您的位置:标准吧 > 标准信息 > 我国开展提高工业产品质量示范试点工作

我国开展提高工业产品质量示范试点工作


  编者按:“十一五”收关之年,为进一步巩固工信系统推进工业产品质量工作的阶段性成果,充分发挥地方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在质量工作中的作用,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牵头,开展了“提高工业产品质量示范项目”的试点工作。重庆、黑龙江、辽宁、四川和广东等五个省市成为首批试点地区。示范项目涉及发电设备、输变电设备、家电、摩托车、乳制品、特大型铸锻件等行业。

  试点工作开展过程中,工信部组织专家奔赴各试点地区进行调研与指导,试点地区人民政府、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高度重视,组织得力,积极利用有关政策和手段,狠抓示范项目的实施落实。重庆市成立了质量提升示范项目实施领导小组及专家咨询小组;四川省成立了发电设备产品质量推进办公室,推动示范项目的组织落实;辽宁省下达了产品质量技术攻关项目计划,落实13个技术攻关项目,并给予企业技术开发费加计扣除所得税的优惠政策;广东省充分利用家电下乡政策,以及有关专项资金,优先支持示范项目。

  试点工作从关键技术入手,通过对与提升产品质量有关的技术进行攻关,带动产品质量提升,开拓和扩大了产品国内外市场占有率,促进了地方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为地方经济持续、健康、高效的增长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一是落实质量职能,建立工作机制。在试点工作中,地方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积极牵头负责,策划组织活动,协调各方资源,推动区域质量进步。实现了通过示范项目落实质量职能,建立工作机制的目的。二是解决突出问题,实现关键提升。一批与示范项目相关的共性、突出质量问题已经或正在得到有效解决,为实现突破性产品质量提升奠定了基础。三是构建质量优势,促进经济发展。五个试点地区都选择了对本地区经济影响较大的产业开展示范项目活动。通过解决困扰产业集群和产业链的重点质量问题,有效地提高集群质量水平和竞争力,有力地促进了本地区工业经济的发展。

  重庆

  示范项目带动摩托车排放向国三标准切换

  实施摩托车整车国三排放标准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整车的技术进步,也涉及一大批关键零部件产品的质量技术水平提升。发动机、油箱、消声器、触媒、化油器、空滤器等零部件的质量技术水平,直接影响摩托车产品的排放。在对重庆市摩托车整车和关键零部件企业质量管理控制情况、产品质量技术水平等进行大量的调研基础上,重庆市经济与信息化委员会组织专家研究拟定了《加强关键共性技术研发,降低重庆摩托车排放》质量提升示范项目实施方案,并首批明确了70项重点实施项目。

  通过引导,全市各整车企业在全面考察国内外现有相对成熟技术路线的基础上,与高等院校、检测机构等开展产学研合作,联合配套零部件企业协同攻关和匹配开发。通过重点优化发动机性能,优化影响摩托车排放质量的关键零部件的结构及性能,开展关键零部性能筛选测试和匹配组合试验,掌握了适合企业发展的满足国三排放标准要求的技术方案及关键零部件产品匹配技术方案,形成了具有一定特色的摩托车国三排放成熟技术路线,并取得了一大批科研成果,已申请与摩托车排放直接相关的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超过50项,其中,发明专利超过10项,并形成了一批企业技术标准,为实现全面降低摩托车排放,实现摩托车产品从满足国二排放标准向满足国三排放标准切换创造了良好条件。

  经济成效

  示范项目促进了重庆摩托车产业的发展,增强了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今年1~4月,全市累计产销摩托车319.2万辆和297.0万辆,分别同比增长17.9%和15.7%。其中:市内产销266.1万辆和261.8万辆,分别同比增长21.5%和19.1%。销量占全国同口径的比重为35%。

  与此同时,出口大幅增长。据海关统计,今年1~4月,重庆市出口摩托车115.6万辆,比上年同期增长1.6倍;价值4.3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4倍。

  技术成效

  为全面推动质量提升示范项目的实施,重庆市组织了一批关键零部件企业与整车企业协同合作,加强对关键零部件产品的质量技术攻关,合作开展零部件产品的匹配试验,积极建设培育摩托车国三排放标准关键零部件键零部件生产基地。

  重庆平山泰凯化油器公司以技术创新为核心,提升自主产品竞争力,其国三化油器产品在性能、质量、成本等方面形成了较强的综合竞争能力。

  重庆远平滤清器公司积极配合嘉陵、建设、隆鑫等整车企业,研究采用活性炭罐吸附控制技术,解决燃油蒸发机外排放难题。

  管理成效

  通过质量提升示范项目的实施,较好促进了整车企业对外购零部件的质量控制和管理,特别是围绕满足国三排放标准,各整车企业纷纷对化油器、催化转化器、空气喷射装置、ECU、氧传感器、燃油喷射器、空气滤清器、消声器、炭罐等与工况排放相关的关键零部件和炭罐、燃油箱、燃油管等与燃油蒸发相关的关键零部件质量严格把关,加强了对供应商的选择、评价和管理,建立形成了依据配套企业质量管控水平和供货产品质量的择优汰劣管理体系。各整车企业还纷纷加强了对重要配套零部件生产过程的控制和管理,对配套产品关键工序和特殊过程的工艺要求及控制方法实施全过程的监视和检测,从配套零部件入手,提高重庆摩托车产品的生产一致性水平。

  品牌成效

  示范项目在推动企业研究降低摩托车产品排放的同时,还积极引导促进企业加强对摩托车产品的可靠性、动力性、舒适性、外观质量等的研究提升,积极建立形成长效机制,全面持续提升重庆摩托车产品的质量品牌形象和市场竞争能力。

  重庆力帆实业集团着力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和科学的质量管理方法,成立了由总裁挂帅的卓越绩效管理模式导入推进领导小组,持续提升企业的质量品牌形象和管控水平。

  重庆建设摩托车股份公司深入开展质量管理活动,建立健全长效质量管理机制,扎实推进ISO9001质量体系标准换版工作、欧标COP认证、“3C”认证、莱茵公司质量体系认证和生产准入认证等,提升质量体系运行能力。

  成果推广

  重庆市通过《加强关键共性技术研发,降低重庆摩托车排放》质量提升示范项目的实施,初步形成了一系列相关的先进经验和研究成果。

  为加强交流互动,进一步发挥质量提升示范项目相关成果对促进产业质量技术水平提升的作用,重庆经信委正在筹备召开重庆摩托车产品质量提升示范研讨会,并从现收集的上百篇摩托车产品国三排放经验交流材料和研究论文中精心挑选了32篇交流材料和优秀论文,拟编制印发《摩托车产品降低排放与提升质量经验介绍暨优秀论文集》,供有关企业及研究单位学习参考,以促进相关先进经验和研究成果的推广应用,推动重庆乃至全国摩托车产品质量技术水平的提升,增强摩托车产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同时,以此为契机,研究探索推动提升重点产业质量技术水平的有益经验。

  黑龙江

  树立乳制品企业重质量的良好形象

  2009年底,黑龙江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成立了示范项目实施领导小组,制定了《乳制品质量提升示范项目实施方案》,确定了项目的主要内容,即:通过进一步强化乳制品行业诚信体系、标准体系、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和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促进黑龙江省乳制品企业“开发品种、提升质量、创建品牌和改善服务”。树立黑龙江省乳制品企业讲诚信、重质量的良好形象。总体目标是:通过实施乳制品质量提升示范项目,进一步提升黑龙江省乳制品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和诚信意识,打造完达山、飞鹤等优质品牌,全面提升乳制品的质量水平和市场占有率,促进乳制品工业快速发展。

  全面启动行业诚信体系建设

  2010年上半年,示范项目试点工作中,一是召开了黑龙江省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启动大会,黑龙江省副省长王玉普、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朱宏任出席会议并做了重要讲话,黑龙江省工信委主任孙糰进行了工作部署。二是举办了有82家(规模以上)乳制品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各地市工业主管部门参加的培训,对《乳制品生产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及实施指南》进行了宣讲。三是以黑龙江省的完达山乳业、摇篮乳业和龙丹乳业为试点,邀请专业信用服务机构帮助企业形成了8类共50项诚信管理制度。四是筹备召开诚信文化建设交流研讨会,同时举办企业诚信文化征集和有奖征文活动。五是对企业诚信信息平台建设进行了技术调研,完成了机房和网络改造,制定了初步的技术实施方案。

  开展质量管理达标升级

  试点工作中,对全省82户乳品企业采用的标准进行了调研梳理,省工信委会同省卫生部门组织专家对20项地方标准进行制修订。积极引导企业采用国内外先进标准和质量管理方法。今年规划了20户重点骨干企业开展GMP(乳制品企业良好生产规范)和HACCP(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体系)认证工作。目前,已有5户企业(完达山哈尔滨公司、北安完达山、贝因美乳业公司、飞鹤乳业、龙丹乳业)通过了首批认证。其余15户企业正对照有关认证标准和细则,不断完善认证条件,认真做好审查前的准备。

  强化企业主体责任

  在推进质量示范项目试点工作过程中,始终将激发企业主体责任作为工作出发点,以加强和完善宏观质量管理体系为落脚点。具体来看,一是重点推广了卓越绩效管理模式,首批已在10户重点企业组织推广应用,目前这些试点企业正按照《卓越绩效评价准则》,根据各自实际积极开展工作,力争9月份前通过专家组的评价和认证;二是推进实施奶源管理“一卡通”信息系统。以应用“一卡通”信息系统为突破口,建立全流程质量信息管理追溯体系,全面控制原奶质量。

  成效初显

  项目共涉及全省8个地区,20户重点企业,6个中介组织。示范项目实施后,地方政府部门和企业共投入资金8000万元。其中:技改资金3400万元(企业自筹2000万元,政府投入1400万元),技术创新资金4600万元(企业自筹3000万元,政府投入1600万元)。目前,项目实际投入4000万元左右。部分企业实施了基本建设和新增固定资产投入。对现有奶站进行了改造或重建,新购置奶罐、原奶专用运送车辆,新购置质量检测设备等,总投入近3000万元。通过实施示范项目,共产生22项新产品,4项专利技术,拟修订20项地方标准。   

  广东

  区域性质量综合效益稳定提升

  广东省提高家电产品质量示范项目涉及深圳、佛山、中山、珠海、惠州等5个地级以上市和顺德共6个地区,涉及珠海格力、美的、广东之高空调、格兰仕、海信科龙、TCL、惠州德赛、康佳、创维9个大型骨干企业及顺德家电产业集群、中山家电产业集群、廉江小家电产业集群中的6364家企业。通过示范项目的实施,制定了12项行业标准和1项地方标准,支持中山、湛江、佛山等地的家电产业集群建设5个检测与试验中心和产品创新平台。支持企业实施多项质量精益改善课题,直接财务收益达到2000万元。

  研发新型绿色家电

  依托美的、格力、格兰仕、海信科龙、志高、德赛、TCL、康佳、创维等龙头骨干家电企业和科研院所、中介机构等开展产学研合作,开发绿色设计技术,包括生态材料技术、节能设计技术、减量化/小型化/集成化设计技术、可拆卸回收技术等。

  2010年结合示范项目,在粤港关键领域重点突破招标项目中设立了绿色家电制造关键技术专题,实施关键零部件质量提升工程,支持试点企业开展家电直流变频控制芯片、低温热泵系统等绿色家电关键零部件研发。同时,要求各市修订2010年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技术改造技术创新滚动计划时(粤经信技改〔2010〕453号,5月20日印发),把家电产业转型升级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作为一个重点方向,积极鼓励家电企业申报相关技改创新项目。

  建立公共服务平台

  依托广东省主要家电产业集群、龙头企业和公共技术支撑机构,在试点工作推广过程中进一步加强了产品研发设计、检测、物流、人才培训等质量技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助力绿色制造。先后投入财政引导资金810万元支持中山、湛江、佛山等地的家电产业集群开展检测与试验中心、产品创新平台等建设。

  支持佛山市顺德生产力促进中心建设家用电器综合检测与试验中心,建立针对家电所含有害物质的认证检测机构,提高顺德家用电器产业集群综合竞争力。

  支持中山南头家电产业集群加强质量检测服务机构建设,引导企业进行技术开发和加速产业技术升级,提高产品质量,推动家电产业集群持续稳定发展。

  提升质量管理水平

  一是依托省质量协会、家电行业协会,在生产企业大力推广六西格玛、全面质量管理、卓越绩效管理、零缺陷管理等先进的质量管理方法,开展质量管理知识和技能培训,增强企业从源头上抓产品质量的意识。二是全面贯彻落实以质取胜战略。大力推进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增强企业守法经营观念和维护产品质量安全意识。三是推行绿色制造管理认证。开展危害物质管理认证评估,推广有害物质过程管理体系(HSPM),完成认证实施准则的制订和审核作业指导书的编写,今年已对9家企业进行了认证。对59家企业开展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培训,配套形成了外审员培训、内审员培训、能源管理培训等一系列提高企业环境管理水平的培训课程。

  继续支持“绿色制造”

  下一步要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继续支持绿色技术和产品开发。在技术创新财政扶持资金的项目立项、资金安排上对家电产业“绿色制造”项目,特别是产品和技术开发项目、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项目予以优先支持。重点支持企业围绕产品的绿色设计、绿色生产制造、绿色回收处理等生命周期各个阶段的创新技术研发。

  四川

  共克质量难关共铸产业明天

  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紧紧抓住全球经济复苏对能源的大量需求、国家推行低碳经济对发电设备的迫切需求以及全面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有利契机,通过对发电设备制造行业的质量提升推进工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为切实做好该项工作,专门成立了发电设备产品质量推进办公室。

  加大政策支持

  制定发电设备产品质量指导意见,逐步建立和完善支持发电设备产品质量提升的相关政策措施,指导和支持企业做好发电设备产品质量提升工作。定期发布行业和产业发展重点信息,引导企业开发适应市场需求的新产品、新技术。省、市财政每年都安排专项资金,引导和支持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并对获得国家、省、市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中国驰名商标、国家名牌产品、四川著名商标和四川省名牌产品等给予奖励。每年从省、市财政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发电设备制造行业技术改造、技术研发和新产品研制。

  搭建融资平台

  一是积极促进银企合作。建立银企新合作和协调机制,引导金融机构主动深入发电设备制造企业,帮助企业解决银行授权授信等融资问题,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支持并鼓励符合条件的发电设备制造企业通过改制上市、发行企业债券、短期融资券等方式直接融资。

  二是加大对中小配套财政支持力度。省、市、县财政建立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其增长比例与中小企业上缴税金增长同步。

  三是进一步落实税收优惠政策。落实国家、省有关促进企业发展的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对工业企业实际发生的技术开发费,允许在缴纳企业所得税前扣除。鼓励中小企业积极开发新产品,对企业研究开发的新产品,自确认之日起,国家级新产品3年内、省级产品2年内新增增值税,经本级政府批准,由财政部门将地方留成部分用于企业技术开发和技术改造。

  问题不容忽视

  一是发电设备结构有待优化。近年来,清洁能源、新能源产品的比例持续显著提升。但火电、水电等传统发电设备仍居主导地位。

  二是自主创新能力较弱。产业优势主要集中在低端加工制造环节,大部分核心技术支持还主要依靠国外,国产化率不高,关键部件对国外的依赖程度高,新产品开发、新技术应用在推动产品质量提升方面的后劲有待提升。

  三是基础配套能力较弱。集群化发展水平较低,骨干企业之间协作不足,产品的外协扩散不够,配套企业的配套加工能力和配套产品质量水平较低,德阳本地能提供的配套能力仅占30%。

  四是产品质量有待提升。发电设备生产制造的全过程质量监测和综合检测能力较弱,产品技术不够稳定。
  明确工作思路

  一是实施重大技术攻关。围绕发电设备产品的国产化,在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同时,充分发挥人才集中、创新能力强的优势,开展原始创新,使技术水平逐步领先国内、赶超国际。

  二是实施一批重大技术改造和创新项目。围绕水电、火电设备大型化及核电、风电等新兴能源产业建设,开展1000MW级核电站、大型水电机组、超临界和超超临界火电机组、重型然气轮机发电机组等重大装备的关键铸锻件制造技术研究,实施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项目。

  三是加强技术中心和名牌创建。着力支持重点优势企业建立企业技术中心,加快知识产权的创造和运用,提升技术水平。

  四是加强产品质量控制。

  辽宁

  以质量提升引导产业技术进步

  “辽宁省输变电设备制造链质量提升行动示范项目”于2009年11月开始策划,12月获得工业和信息化部批准。该项目由特高压±800kV直流输电用换流变压器质量保证、《高压组合电器用金属波纹管补偿器》国家标准制定、输变电设备制造商共同质量技术协议制定、输变电设备企业质量提升项目指导计划和输变电设备质量提升行业培训计划等五项工作构成。

  构建全过程质量保证模式

  特高压±800kV直流输电用换流变压器质量保证示范项目在借鉴ABB等国际跨国公司的质量管理模式基础上,结合沈变集团承担的国家电网重点工程—“向家坝~上海特高压±800kV直流输变电工程”核心装备±800kV换流变压器研制及国产化项目,对产品设计、供应链管理、生产制造、产品试验、产品包装和安装调试全过程质量管理模式重新构建,共制造出18台换流变压器,其中7台已投运成功,11台已安装结束,正陆续进入调试,完成了阶段性目标。

  提高质量保证能力

  《高压组合电器用金属波纹管补偿器》国家标准制定由沈阳仪器仪表研究院牵头,联合国内最知名的高压组合电器用金属波纹管补偿器设计、生产、检验单位组成标准制定工作组。标准制定过程中,购置了氦质谱检漏设备,自制了波纹管刚度与疲劳寿命测试机等设备,打造了“国内先进、具有权威和公正地位的第三方输变电设备配套零部件的国家级检测平台”;开展批产工艺稳定性研究,完成了波纹补偿器成型工艺参数控制技术和波纹管设计优化技术;依托国家仪器仪表元器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技术优势和实验条件,模拟产品使用环境的温度、压力,对标准技术参数进行实验验证,达到了设计、制造和使用的要求,提高了质量保证能力。

  签署共同质量技术协议

  为了推进辽宁输变电制造企业产品质量提升,满足国家电网重点工程的需求,约束各成员企业的行为,辽宁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先后六次组织各类会议,就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质量管理流程和开展的工作情况进行交流,对照ABB等企业找差距,就提升产品质量的关键环节进行分析。组织各成员企业对照国际知名公司的质量管理模式和ISO9000质量保证体系要求,在研发设计、原材料选购、生产制造及检测、包装与运输、安装及售后服务等多环节确定质量提高的要点,制定共同质量技术协议交各成员企业签署。

  引导企业提升产品质量

  今年年初下达了产品质量技术攻关项目计划,包括沈变、沈阳全密封变压器、荣信电力电子、抚顺电磁、抚顺高科电磁、锦州电容器等骨干企业实施的变压器、高强度绝缘子、电容器、铁塔等13个输变电设备质量技术攻关项目。这批项目享受当年企业技术开发费加计扣除所得税的相关优惠政策。以上项目通过技术创新,将大幅降低材料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为行业内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提供新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