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标准吧 > 标准下载 > YD/T 926.1-2001

YD/T 926.1-2001

时间:2013-5-4 10:22:52 作者:81412422 来源:YD 阅读:7882次
YD/T 926.1-2001
      丫0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 T  9 2 6 . 1 - 2 0 01
n e q  I S O/ I E C  1 1 8 0 1 : 1 9 9 9
   代替 Y D/ T9 2 6 . 1 -1 9 9 7
大楼通信综合布线系统
   第 1 部分: 总规范
T e l e c o mmu n i c a t i o n  Ge n e r i c  C a b l i n g  S y s t e m  f o r  B u i l d i n g
             P a r t  1 :  Ge n e r i c  S p e c i f i c a t i o n
2 0 0 1 - 1 0 - 1 9发布 2 0 0 1 一1 1 一0 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 发 布VDI T  926. 1 - 2 001
目 次
1 范 围
2 引用标准
3 定义
4 要求
5 链路性能试验方法
6 验收
附录A( 提示的附录)拓扑·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附录B( 提示的附录)综合布线系统能支持的各种应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附录C( 提示的附录)永久链路与信道的衰减串音比 ( A C R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VDI P  92 6. 1 - 2001
前 言
     Y D / T  9 2 6《 大楼通信综合布线系统》分为3 个部分:
     一 第1 部分:总规范( 即Y D / T  9 2 6 . 1 ) ;
     一 第2 部分:综合布线用电缆、光缆技术要求( 即Y D / f  9 2 6 . 2 ) ;
     一 第3 部分:综合布线用连接硬件技术要求( 即Y D / T  9 2 6 . 3 ) 0
     本部分为 Y D / T  9 2 6的第 1 部分,对应于国际标准化组纫 国际电工委员会标准 I S O / I E C  1 1 8 0 1《 信
息技术— 用户房屋综合布线》除第 8 章、第 9 章外的部分。
     I S O / I E C  1 1 8 0 1《 信息技术— 用户房屋综合布线》包括I S O / I E C  1 1 8 0 1 : 1 9 9 5及其两个修订补充文
件A m  1 : 1 9 9 9 和A m2 : 1 9 9 9 ( 版本号为I S O / I E C  1 1 8 0 1 : 1 9 9 5 + A1 : 1 9 9 9 + A 2 : 1 9 9 9 ,简称I S O / E E C  1 1 8 0 1 : 1 9 9 9 ) 0
本部分同时参考了美国A N S I / E I A MA  5 6 8 A《 商务建筑电信布线标准》 。本部分修订时还参考了美国
A NS I / E I A / T I A - 5 6 8 - A - 5 : 2 0 0 0  ( ( 4对1 0 0  6 2 5 e 类布线传输特性规范》 。
     本部分与I S O / I E C  1 1 8 0 1的一致性程度为非等效,主要差异如下:
     一 对称电缆布线中,不推荐采用 I S O / I E C  1 1 8 0 1中允许的 1 2 0  S 2 阻抗电缆品种及星绞电缆品种。
     一 链路的试验项目与验收条款比I S O / I E C  1 1 8 0 1 更加具体。
     一 对综合布线系统与公用网的接 口提出了要求。
     一 对称电缆D级永久链路及信道的指标较I S O / I E C  1 1 8 0 1 : 1 9 9 9提高,与A NS I / E I A/ T I A - 5 6 8 - A-
       5 : 2 0 0 0的指标一致。
     符合本部分的综合布线系统也符合国际标准化组织/ 国际电工委员会标准 I S O / I E C
1 1 8 01 : 1 99 5+ A1: 1 9 99 +A2: 1 99 9  a
     本部分与 Y D / T  9 2 6 . 1 -1 9 9 7 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一 增加“ 永久链路”的定义,规定配线电缆不包括在永久链路内。对部分术语的定义作了修订。
     一 对于布线长度中的软电缆长度根据 “ 交接”与 “ 互连”两种情况分别作出不 同规定;
     一 将原 “ 链路要求”的内容修订为 “ 永久链路和信道规范” 。明确永久链路和信道两个概念,将
       对称电缆布线的要求按永久链路及信道分别作出新的规定。
     一 增加近端串音功率和、衰减串音功率和比 ( P S A C R  ) 、等电平远端串音功率和( P S E L F E X 刀及
       时延差的要求。
     一 对一些指标作了修改,对原来 “ 在考虑中”的部分指标作出了规定。在对称 电缆布线链路试验
       方法中对测试步长作出了新的规定。
     本部分从实施之日起,同时代替Y D / T  9 2 6 . 1 -1 9 9 7 .
     本部分的附录 A、附录B和附录 C是提示的附录。
     本部分由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大唐电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张维潭 程奇松 王则民 高安敏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YD/ T  9 26. 1 - 1 9 97.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大楼通信综合布线系统
         第 1 部分:总规范
T e l e c o m mu n i c a t i o n  Ge n e r i c  C a b l i n g  S y s t e m  f o r  B u i l d i n g
             P a r t  1 :  G e n e r i c  S p e c i f i c a t i o n
YDr 1 P  92 6. 1- 20 01
n e q  I S O/ I E C  1 1 8 0 1 : 1 9 9 9
代替 Y D/ T 9 2 6 . 1 -1 9 9 7
范 围
     本部分规定了接入网内大楼通信综合布线系统的总体结构、要求、试验方法与验收等。本部分中大
楼指各种商务大楼、办公大楼及综合性大楼等,但不包括普通住宅楼。大楼可以是单个的建筑物或包含
多个建筑物的建筑群。
     本部分适用于跨距不超过 3 0 0 0  m、办公总面积不超过 1 0 0 0 0 0 0耐 的布线区域,区域内的人员为
5 0 - 5 0 0 0 0人。布线区域超出上述范围时,也可以参考使用本部分。
     本部分规定的综合布线系统可以支持话音、数据、文字、图像和视频等各种应用。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
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 B  9 2 5 4 - 1 9 8 8 信息技术设各的无线电千扰特性的极限值和测量方法
     G B / T  9 7 7 1 . 1 - 2 0 0 0 通信用单模光纤系列 第1 部分:非色散位移单模光纤系列
     G B / T  1 1 3 2 7 . 1 - 1 9 9 9 聚氯乙烯护套聚氯乙烯绝缘低频电线电缆 第1 部分:一般试验和测量方法
     G B / T  1 2 3 5 7 - 1 9 9 0 通信用多模光纤系列
     G B / T  1 5 6 2 9 . 3 - 1 9 9 5 信息处理系统 局域网 第 3部分:带碰撞检测的载波侦听多址访问
                         ( C S MA / C D )的访问方法和物理层规范
     G B / T  1 5 6 2 9 . 4 - 1 9 9 7 信息处理系统 局域网 第4部分:令牌传递总线访问方法和物理层规
                             范
     G B / T  1 5 6 2 9 . 5 - 1 9 9 6 信息技术 局域网和城域网 第5部分:令牌环访问方法和物理层规范
     G B / T  1 5 9 7 2 . 4 - 1 9 9 8 光纤总规范 第4部分:传输特性和光学特性试验方法
     G B J 4 2 - 8 1 工业企业通信设计规范
     G B J 7 9 - 8 5 工业企业通信接地设计规范
     Y D / T 8 3 8 . 1 - 1 9 9 6 数字通信用多芯对绞/ 星绞对称电缆 第1 部分:总规范
     Y D / T 9 2 6 . 2 - 2 0 0 1 大楼通信综合布线系统 第2部分:综合布线用电缆、光缆技术要求
     Y D / T  2 0 0 8 - 1 9 9 3 城市住宅区和办公楼电话通信设施设计标准
     T T U - T  G . 1 1 7 : 1 9 9 6 对地不平衡的传输特性
     I T U - T  0 . 9 : 1 9 9 9 确定对地不平衡度的测量装置
3 定义
3 . 1应用系统 a p p l i c a t i o n  ( s y s t e m )
     采用某种传输方式的系统,这个系统能在综合布线上正常运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 2 0 0 1 - 1 0 - 1 ,批准 2 0 0 1 - 1 1 - 0 1 实施                                      YD汀 9 2 6 . 1 -2 0 0 1
3 . 2 布线、布缆 c a b l i n g
     可以支持与信息技术设备相连的各种通信电缆、光缆、接插软线、跳线及连接硬件组成的系统。
3 . 3 综合布线 g e n e r i c  c a b l i n g
     能支持多种应用系统的一种结构化电信布线系统。安装综合布线时,不必具有应用系统的准备知识。
应用系统不是综合布线的组成部分。
3 . 4 建筑群;园区 c a m p u s
     包括一个或多个建筑物的区域。例如,大学、工厂、小区或军事基地等
3 . 5建筑物主干电 缆、 建筑物主干光缆 b u i l d i n g  b a c k b o n e  c a b l e      用来在建筑物内连接建筑物配线架与楼层配线架的电缆、光缆。建筑物主干电缆、建筑物主干光缆
还可直接连接同一建筑物内的楼层配线架。
3 . 6建筑群主干电 缆、 建筑群主干光缆 c a m p u s  b a c k b o n e  c a b l e      用来在建筑群内连接建筑群配线架与建筑物配线架的电缆、光缆。建筑群主干电缆、建筑群主干光
缆还可直接连接不同建筑物间的建筑物配线架。
3 . 7 水平电缆、水平光缆 h o r i z o n t a l  c a b l e
     连接楼层配线架与通信引出端之间的电缆、光缆。
3 . 8设备电 缆、 设备光缆 e q u i p m e n t  c a b l e
     把通信设备连接到配线架的电缆、光缆
3 . 9 工作区电缆、工作区光缆 w o r k  a r e a  c a b l e :工作区软线 w o r k  a r e a  c o r d
     把通信引出端连接到终端设备的电缆、光缆。
3 . 1 0 电缆单位、光缆单元 c a b l e  u n i t
     型号和类别相同的电缆线对或光纤的组合。电缆单位可以具有屏蔽层。
3 . 1 1非屏蔽对绞电缆 u n s h i e l d e d  t w i s t e d  p a i r  c a b l e s
     由非屏蔽线对组成的电缆。当有总屏蔽时,称作带总屏蔽的非屏蔽对绞电缆。
3 . 1 2 屏蔽对绞电缆 s h i e l d e d  t w i s t e d  p a i r  c a b l e s
     由屏蔽线对组成的电缆。当有总屏蔽时,称作带总屏蔽的屏蔽对绞电缆。
3 . 1 3 综合电缆、光缆 h y b r i d  c a b l e
     两个或多个不同型式或不同类别的电缆、光缆单位构成的组件,外面包覆一个总护套,护套内还可
以有一个总屏蔽。其中,只由电缆单位构成的称为综合电缆,只由光缆单位构成的称为综合光缆,同时
含有电缆与光缆单位组件的称为光电综合缆
3 . 1 4 跳线 j u m p e r
     不带连接器的电缆线对,用于在交接装置上进行连接。
3 . 1 5 接插软线 p a t c h  c o r d
     一端或两端带有连接器的软电缆或软光缆。用于在配线盘上进行连接。
3 . 1 6 配线盘 p a t c h  p a n e l
     使用接插软线连接链路的一种交接装置。通过配线盘可以方便地改换或断开链路。
3 . 1 7 交接 c r o s s - c o n n e c t i o n
     布线走向、子系统和设备之间采用接插软线或跳线相连的一种连接方式,相连通过接插软线或跳线
端头的连接硬件进行。
3 . 1 8 互连 i n t e r c o n n e c t i o n
     不用接插软线或跳线,使用连接硬件把电缆、光缆与另外的电缆、光缆直接相连的一种连接方式。
3 . 1 9 配线架 d i s t r i b u t o r
     放置对电缆、光缆元件进行端接与连接的部件 ( 如配线盘、接插软线)的装置。
3 . 2 0 建筑群配线架 c a m p u s  d i s t r i b u t o r
     端接建筑群主干布线的配线架。
2                                    Y D/ r  9 2 6. 1 -2 0 01
3 . 2 1建筑物配线架 b u i l d i n g  d i s t r i b u t o r
     端接建筑物主干电缆、主干光缆并可连接建筑群主干电缆、主干光缆的配线架。
3 . 2 2 楼层配线架 f l o o r  d i s t r i b u t o r
     连接水平电缆、水平光缆和其他布线子系统或设备的配线架。
3 . 2 3 链路 l i n k
     综合布线的任意两接口间的传输途径。链路中不包括设备电缆、设备光缆和工作区电缆、工作区光
缆。
3 . 2 4 永久链路 p e r ma n e n t  l i n k
     综合布线的两个配对的接口间的传输途径,是对链路进行验收试验的一种配置。永久链路中不包括
设备电缆、设备光缆、工作区电缆、工作区光缆和交接。
3 . 2 5 信道 c h a n n e l
     连接两个应用设备的端到端的传输通道。信道中包括设备电缆、设备光缆和工作区电缆、工作区光
缆。
3 . 2 6 通信引出端:电信引出端 t e l e c o m mu n i c a t i o n s  o u t l e t
     在工作区终端水平电缆、光缆的固定连接装置。通信引出端为工作区提供布线的接口
3 . 2 7 引入设备 e n t r a n c e  f a c i l i t y
     将外部通信电缆、通信光缆引入建筑物的设备。
3 . 2 8 公用网接口 p u b l i c  n e t w o r k  i n t e r f a c e
     公用网和专用网之间的分界点。在多数情况下,公用网接口是公用网设各与综合布线的连接点。
3 . 2 9 交接间 c r os s  c o n n e c t i o n s  c l o s e t ;电信间 t e l e c o mm u n i c a t i o n s  c l o s e t
     放置电信设备、电缆、光缆终端、配线架并进行布线交接的一个专用空间。交接间是主干布线子系
统和水平布线子系统的指定交接地点。
3 . 3 0 设备M             e q u i p m e n t  r o o m
     放置配线架和应用设各的空间。
3 . 3 1 工作区 w o r k  a r e a ;工作站 w o r k  s t a t i o n
     用户使用电信终端设备的一块建筑空间。
3 . 3 2 转接点 t r a n s i t i o n  p o i n t
     在水平布线中,不同型式或规格的电缆、光缆相连的地点( 例如: 扁平电缆接到圆电缆或不同对数的
电缆相连的地点) 。
4 要求
4 . 1综合布线系统的结构
4 . 1 . 1 总则
4 . 1 . 1 . 1 布线部件
     综合布线系统采用的主要布线部件有下列几种:
         建筑群配线架 [ [ C D ]
         建筑群主干电缆、建筑群主干光缆
         建筑物配线架 [ [ B D ]
         建筑物主干电缆、建筑物主干光缆
         楼层配线架 [ [ F D ]
         水平电缆、水平光缆
         转接点( 选用) [ T P ]
         通信引出端 【 T O ]
     综合布线系统采用的主要布线部件应符合本部分及相关产品标准。YD / T  9 2 6 . 1 - 2 0 01
4 . 1 . 1 . 2 布线于系统
     综合布线可分为 3种布线子系统:即建筑群主干布线子系统、建筑物主干布线子系统和水平布线子
系统,分别见4 . 1 . 1 . 3 .  4 . 1 . 1 . 4 和4 . 1 . 1 . 5 。各种布线子系统可连接成图1 所示的综合布线系统。 端



I 翼 擞 & 线   ) R l E f A m 禽 A 出   4 9 3 1 t h e 声 一林 、电
     建筑群
主千布线子系统
     建筑物 } 主干布线子系统 i 水平布线子系统 i 工作区布线
L -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Q  o  X M#R 一一
图 1 综合布线系统的典型结构
4 . 1 . 1 . 3 建筑群主干布线子系统
     从建筑群配线架到各建筑物配线架属于建筑群主干布线子系统。该子系统包括建筑群主干电缆、建
筑群主干光缆及其在建筑群配线架和建筑物配线架上的机械终端和建筑群配线架上的接插软线和跳线。
     一般情况下,建筑群主干布线宜采用光缆。建筑群主干布线也可直接连接两个建筑物配线架。
4 . 1 . 1 . 4 建筑物主干布线子系统
     从建筑物配线架到各楼层配线架属于建筑物主干布线子系统。该子系统包括建筑物主干电缆、建筑
物主干光缆及其在建筑物配线架和楼层配线架上的机械终端和建筑物配线架上的接插软线和跳线。
     建筑物主干电缆、建筑物主干光缆应直接端接到有关的楼层配线架,中间不应有转接点或接头。
4 . 1 . 1 . 5 水平布线子系统
     从楼层配线架到各通信引出端属于水平布线子系统。该子系统包括通信引出端、水平电缆、水平光
缆及其在楼层配线架上的机械终端、接插软线和跳线。
     水平电缆、水平光缆宜从楼层配线架直接连到通信引出端。
     在楼层配线架和每个通信引出端之间允许有一个转接点。进入与接出转接点的线对或光纤应按1 : 1
连接以保持对应关系。转接点处的所有电缆、光缆应作机械终端。转接点处只包括无源连接硬件。应
用设备不应在这里连接。用电缆进行转接时,所用的电缆应符合YD / T 9 2 6 . 2对多单位电缆的附加串音
要求。
     转接点处应为永久性连接,不作配线用。特殊情况下,对于包含多个工作区的较大房间,且工作区
划分有可能调整时,允许在房间的适当部位设置非永久性连接的转接点。
4 . 1 . 1 . 6 工作区布线
     工作区布线用于把终端设备连接到通信引出端。工作区布线一般是非永久性的。
     在4 么2 . 1中有对工作区电缆、工作区光缆的长度及传输特性的要求。如不符合这些要求,可能影响
某些系统的应用。
4 . 1 . 2 拓扑结构      综合布线是一种分级星形拓扑结构,如图2 所示。
     对一个具体的综合布线系统,其子系统的种类和数量由建筑群或建筑物的相对位置、区域大小及用
户密度决定。例如:一个综合布线区域只含一幢建筑物,其一次配线点就在建筑物配线架,这时就不需
要建筑群主干布线子系统。反之,一幢大型建筑物就可能看作一个建筑群,可以具有一个建筑群主干子
系统和几个建筑物主干子系统,综合布线系统结构的进一步说明见附录A ( 提示的附录) 的A3  a
     综合布线系统中,电缆、光缆安装在两个相邻层次的配线架间。这样就构成图2所示的分级星形拓
扑,这种拓扑结构具有很高的灵活性,能适应多种应用系统的要求。附录A ( 提示的附录) 详细叙述了一
个分级星形拓扑如何构成总线形、星形和环形等不同的拓扑结构。这些拓扑结构是在配线架上对电缆、
光缆及设备进行适当连接构成的。YD / T  9 2 6. 1 -2 0 01
一 一 电 级或光级( 选用)
C 转接点 ( 选用)
图2 布线部件的相互关系
     必要时,为了提高综合布线的可靠性和灵活性,可在几个楼层配线架或建筑物配线架间用建筑物主
干电缆、建筑物主干光缆增加直通连接。
4 . 1 . 3 布线部件的典型设置
     配线架可以设置在设备间或交接间中。在大楼内布线部件的典型设置示意图见图3 0
     电缆、光缆根据安装条件敷设在管道、电缆沟、电缆托架、线槽、暗管等通道,并应符合 G B J  4 2
和 Y D / T  2 0 0 8的规定。
交接间
建筑群主千
( 光绳)
设备间 建筑物引入设备 至公用网
冈一配 线 架
                                 图3 布线部件的典型设置
     允许将不同配线架的功能组合在一个配线架中。如图 4所示。图4中前面建筑物中的配线架是分开
放置的,而后面建筑物中的建筑物配线架和楼层配线架的功能就组合在一个配线架中。丫DI T  926. 1 - 2001
图4 配线架功能的组合
4 . 1 . 4 接 口
4 . 1 . 4 . 1 综合布线的接口
     每个综合布线子系统的端部都有相应的接口,用以连接有关设备。各配线架和通信引出端处可能具
有的接口如图5所示。建筑群配线架上有一个接口与外部业务电缆、光缆相连,其连接方式既可用互连
也可用交接。
种 仲 麟
                             图5 综合布线的接口
     外部业务引入点到建筑群配线架的距离可能影响综合布线系统的运行。在应用系统设计时宜将这段
电缆、光缆的特性考虑在内。
4 . 1 . 4 . 2 公用网接口
     为使用公用电信业务,综合布线系统应与公用网接口相连。公用网接口的位置及有关装备应符合相
关规定。如果公用网的接口没有直接连到综合布线系统的接口时,应仔细考虑这段中继线的性能。
     用户小交换机或远端模块与公用网的接口,以及DD N专线、I S D N或分组交换、以太网接口等与公
用网的接口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YD / T  9 2 6 . 1 - 2 0 0 1
4 . 1 . 5 具体配置
4 . 1 . 5 . 1 楼层配线架
     通常,每层楼设一个楼层配线架。当楼层的办公面积超过 1 0 0 0  m 2 时,可增加楼层配线架。当某一
层楼的用户很少时( 例如大厅) ,可不单独设置楼层配线架,由其他楼层配线架提供服务。
4 . 1 . 5 . 2 推荐布线用传输媒介型式及建议用途
     表1 给出了各种布线子系统中推荐使用的传输媒介。
                                 表 1 推荐的传输模介
子系统 传输媒介型式 建议用途
水平布线 对称电缆 音频和数据’ ) ( 见表B 4 和B 5 )
光缆 数据’ ) ( 见表B 4 和B 5 )
建筑物主干布线
光缆 中高速数据
对称电缆 主要用于音频和中低速数据
建筑群主干布线 光缆 多数情况下采用光缆,采用光缆还可以克服地电位差和其他的干扰的影响
对称电缆 按用户要求乃
1 )在特定条件下( 例如 环境条件、 保密等原因) 在水平布线子系统中 宜考虑使用光缆。
2 )不需要光纤的宽带特性时( 如用户交换机线8 4 ) 可用对称电 缆。
4 . 1 . 5 . 3 通信引出端
     通信引出端可安放在墙上、地板上或工作区的其他地方,其安装位置要便于使用。
     通信引出端可单个安放或成组安放。每个工作区宜设两个或两个以上通信引出端。如需要提高综合
布线的灵活性时,可增加通信引出端的个数。有多个较小的工作区同在一个较大房间内时,允许将这些
工作区的通信引出端放在一起。
     每个工作区至少有一个通信引出端应连接到1 0 0  f 2 数字通信用对称电缆( 以下简称1 0 0  b 2 对称电缆) ,
通信引出端应采用 8位模块式通用插座。工作区中其他的通信引出端可连接到对称电缆或光缆。当通信
引出端与对称电缆相连时,电缆可采用 4 对 ( ( 1 0 0  b 2 电缆)或 2 对 ( 1 5 0  d 2 电缆)的对称电缆。电缆的全
部线对均应终端。4对 1 0 0  d 2 电缆布线具有较大的通用性。所接电缆为2对时,由于线对连接位置可能
会与某些应用系统的实际使用位置不一致,可能影响布线的通用性。
     每个通信引出端都要有明显的永久性标牌。其线对分配及以后的所有变化都应详细填入记录中( 详见
4 . 5 ) 。通信引出端所接的线对少于4 对时,应专门加以标记’ ) 。
     对某些需使用的平衡变量器和阻抗匹配器等器件的应用系统,应将这些器件放在通信引出端之外。
在通信引出端之外,允许使用带分支的接插软线进行线对的再分配。
4 . 1 . 5 . 4 交接间和设备间
     交接间内安装有配线架、必要的有源部件和设备并提供相应的条件。交接间宜尽量靠近电缆孔、管
道或电缆竖井。
     设备间是在建筑物内放置电信设备和用户应用设备的地方。设备间内也可以安装配线架。设备间面
积通常大于交接间的面积,设计设备间时应考虑到电信设备和应用设备的特点及使用要求。
4 . 1 . 5 . 5 引入设备
     建筑群主干电缆、光缆,公用网和专用网电缆、光缆( 包括天线馈线) 进入建筑物时,都应有引入设
备。这些电缆、光缆在引入设备处或其他适当位置终端,并转换为室内电缆、光缆。引入设备还包括必
1 )关于不同应用所需要的线对数及其接插件分配参见附录B,                                      YD 厅 9 26 . 1 -2 0 01
要的保护装置。引入设备的设计与施工应符合有关标准。
4 . 1 . 6 电磁兼容性
     布线本身为无源系统,不能单独进行电磁兼容性试验。对于特定的应用系统,应符合G B  9 2 5 4及与
该系统有关的标准。
     对称电缆布线与附近可能产生高电平电磁干扰的电气设备( 例如电动机、电力变压器、复印机等) 之
间,应保持必要的隔距。当布线区域存在严重的电磁干扰影响时,宜采用光缆布线:当用户对电磁兼容
性有较高要求时,可采用光缆进行布线,也可采用带屏蔽的对称电缆进行布线。
4 . 1 . 7 接地和汇接
     接地和汇接应符合G B J  7 9的要求。在应用系统有特殊要求时,还宜符合有关设备制造厂的要求。
4 . 2 常规设计导则
     常规设计是一种通用设计。按常规设计导则设计的综合布线,其链路性能会符合4 . 3的规定,可以
支持附录B ( 提示的附录) 中对应的各种应用系统。
     在某些情况下,允许综合布线不完全按本条进行设计,但验收时应按合格试验进行。合格试验的试
验项目多于交收试验的试验项目,详见第 6章。
4 . 2 . 1 总则
     a )综合布线中,水平布线子系统和主千布线子系统内的电缆、光缆最大长度应符合图6所示的规
定 。
异 旦 比1 5 0 `       0  m ‘ 扛5 0 0  m 卫蛛 9 0  m 。 } . A . { 建筑群主干
电组( 光统)
建筑物主干‘
电组( 光幼)
水平电缆( 光统)
       ( A + B + E )  <  1 0  m 水平子系统中 工作区电缆、工作区光缆、设备电 缆、设 备光缆 和接插软线或跳线的总长度。
       ( C和D )  <2 0 m 在建筑物配线架成建筑群配线架中的接插软线或跳线。
       ( F 和G )  < 3 0  m 在建筑物配线架或建筑群配线架中的设备电 缆、 设备光缆。
     注:软电缆有关要求见YD / f 9 2 6 . 2 ,
                              图6 电缆、光缆最大长度
     b )综合布线用电缆、光缆应符合Y D / f 9 2 6 . 2及有关产品标准的要求,布线用连接硬件除应符合各自
的产品标准外,应使构成的链路符合本部分的要求。
     C )工作区光缆、设备光缆的传输特性应符合水平光缆的传输特性,见Y D f F  9 2 6 . 2 。接插软线、设备
电缆、 工作区电缆的传输特性应符合Y D / T  9 2 6 . 2的要求。 这些电缆的衰减允许比水平电缆的衰减大5 0 %a
     d )特性阻抗为1 0 0  S 2 的对称电缆及连接硬件的性能分为下列4 类:
     3 类 1 0 0  S 2 对称电缆及其连接硬件,其传输性能支持 1 6  MH z以下的应用。
     4类 1 0 0  S 2 对称电缆及其连接硬件,其传输性能支持2 0  MH z 以下的应用。
     5类 1 0 0  S 2 对称电缆及其连接硬件,其传输性能支持 1 0 0  MH z以下的应用。
     5 e 类1 0 00 对称电缆及其连接硬件,其传输性能支持1 0 0  MH z以下的双工应用。
     e )特性阻抗为1 5 0。的数字通信用对称电缆( 以下简称1 5 0  S 2 电缆) 及连接硬件,只有5类一种,其
传输性能支持 1 0 0  MH z 以下的应用。
     0在同一个布线链路中使用不同类别器件时,该链路的传输性能由最低类别的器件决定。 8                                     YD/ T  9 2 6. 1 -2 0 0 1
     g )在一个布线链路中,不应混用标称特性阻抗不同的电缆,也不能混用光纤芯径不同的光缆。在布
线系统中,不应有桥接接头。
4 . 2 . 2 水平布线
4 . 2 . 2 . ,布线长度
     水平布线永久链路的长度应不大于 9 0  m,与传输媒介的型式无关( 见图7 ) ,这是楼层配线架上的电
缆、光缆机械终端到工作区通信引出端之间的电缆、光缆长度。
     在确定水平信道的最大长度中的软电缆、软光缆长度限制时,取决于选用交接或选用互连方式。图
7示出对软电缆、软光缆最大长度具有不同要求的水平信道实施的例子。
亏c滑 终端
设备 设 备 9
" - E 卜 E 产片一一一一一一一一叶~ A+B+  E =9 m最大
图 7 a 对称电缆水平布线 ( 采用交接方式)
每一 一一一一一 f a -   I一
{ 一一* x f A m 一一 , { {
设备 I c
g o m最大
尸 一一 不 甲 一-- F 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州吟一 A 介 A+E=l o  m 最大
图7 b 对称电缆水平布线 ( 采用互连方式)
油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C一   m一
{ . , 永 久 一 )
A +E= l om 最大
               图7 。 光缆布线 ( 采用互连方式)
c— 连接器 ( 即插头与插座或配对的光连接器) 5 光纤熔接接头
注 :
所有长度均为机械长度。
关于软电缆的进一步信息见T D M 2 6 . 2附录
                               图 7 水平信道实施的例子                                      YD / T  9 2 6 . 1 - 2 0 01
     在图7 a 中,工作区电缆、设备电缆和配线电缆的最大总长度9m,是考虑到软电缆比水平布线的衰
减大 5 0 %,而且楼层配线架上有一次交接。在图 7 b中,工作区电缆和设备电缆的最大总长度 1 0  m,也
是考虑到软电缆比水平布线的衰减大5 0%,而楼层配线架上有一个互连。在这两种对称电缆的情况下,
转接点是可选件。要求水平布线的特性不得由于包含了转接点而下降。
     对于光纤的方案示于图7 c 。按照YD / f  9 2 6 . 3 ,允许在水平布线的两端各有一个光纤接头二
     对配线电缆和其他软电缆的要求参见Y D / T  9 2 6 . 2的附录A。在所有情况下,建议设备电缆要符合或
优于配线电缆的要求。
     包含多个工作区的较大房间,如设置有非永久性连接的转接点,在转接点处允许用工作区电缆直接
连接到终端设备。这种转接点到楼层配线架的电缆长度不应短于1 5  m,而整个水平电缆最长9 0  m的传
输特性仍应保持不变。
4 . 2 . 2 . 2 水平电缆、水平光缆型式选择
     a )推荐采用的电缆、光缆型式为:
     一 1 0 0  S 2 对称电缆
     一 6 2 . 5 / 1 2 5  g m多模光缆( 光纤为G B / T  1 2 3 5 7规定的Al b类)
     b )允许采用的电缆、光缆型式为:
     一 5 0 / 1 2 5  W m多模光缆( 光纤为GB / T  1 2 3 5 7 规定的^l a 类)
     一 单模光缆( 光纤为G B / T  9 7 7 1 . 1 规定的B1 . 1 类)
     一 1 5 0。 对称电缆
     采用对称电缆时,根据需要可选用非屏蔽电缆或屏蔽电缆。
4 . 2 . 2 . 3 通信引出端配置
     每个工作区中一般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通信引出端,其配置如下:
     a )至少有一个通信引出端应由4 对1 0 0 5 2  5类或 5 e类对称电缆支持。
     b )其他的通信引出端应由符合Y D / T  9 2 6 . 2的1 0 0  S 2 或1 5 0 0对称电缆或光缆来支持。
     注:与上述每种电缆、光缆对应的通信引出端的要求应符合YD / C 9 2 6 . 3 .
     典型的水平布线和工作区布线见图8 0
水平电统( 光组)
90M
工作区 工作区
尸 |
|
1
.
.

1

1
:
!
:
图8 常用的水平布线和工作区布线YD f r  9 2 6 . 1 -20 01
4 . 2 . 3 主干布线
4 . 2 . 3 . 1 物理拓扑
     为便于综合布线系统的路由管理,主干电缆、主干光缆布线的交接不应多于两次。从楼层配线架到
建筑群配线架间只应通过一个配线架,即建筑物配线架。
     当综合布线系统只用一级主干布线进行配线时,放置主干布线配线架的交接间可以并入设备间。
图9 主干星型拓扑
4 . 2 . 3 . 2 主干电缆、光缆型式选择
     本部分规定了4种传输媒介;在一个主干布线子系统中可以采用这4种传输媒介的一种或几种,这
4种传输媒介是:
     单模光缆;
     多模光缆;
     1 0 00 对称电缆 ( 推荐采用) :
     1 5 0  S Z 对称电缆。
     采用对称电缆时作主干布线时,根据需要可选用非屏蔽电缆或屏蔽电缆。
4 . 2 . 3 . 3 主干布线距离
4 . 2 . 3 . 3 . 1楼层配线架到建筑物/ 建筑群配线架
     楼层配线架到建筑物健筑群配线架的主干布线的最大距离如图 1 0所示,即建筑群配线架( ( C D) 到楼
层配线架( F D ) 间的距离不应超过2 0 0 0  m。建筑物配线架( ( B D ) 到楼层配线架( F D) 的距离不应超过5 0 0  ma
当超出上述距离时,可以分区进行布线,使每区的主干布线满足本条规定的距离要求。
注:这里规定的最大距离并不适用于传输媒介和应用系统的任意组合。在选择传输媒介前,建议查阅有关应用系统
     标准并与设备厂商和系统供应方联系。同时参见表 2 e
                             图1 0 主干布线最大距离
        11                                     Y DI T  9 2 6 . 1 -2 0 01
     当采用单模光缆布线时,建筑群配线架到楼层配线架的最大距离可以延伸到3 0 0 0  m,虽然单模光纤
可能允许端到端距离直到6 0  k m,但更长的距离已不属于本部分的范围。
     当采用对称电缆作主干布线时,对于高速率系统的应用,长度不宜超过4 . 2 . 2 . 1 对水平距离的规定。
否则宜选用单模或多模光缆。
     在建筑群配线架和建筑物配线架中,接插软线和跳线长度不宜超过2 0  m,超过2 0  m的长度应从允
许的主干布线最大长度中扣除。
4 . 2 . 3 . 3 . 2 延伸业务
     延伸业务 ( 如,通过天线接收)可能从远离配线架的地方进入建筑群或建筑物。这些延伸业务引入
点到连接这些业务的配线架间的距离,应包括在主干布线的距离之内。如果有延伸业务接口,与延伸业
务接口位置有关的特殊要求也会影响这个距离。应记录所用媒介的型号和长度,必要时,还应提交给延
伸业务提供者。
4 . 2 . 3 . 3 . 3 连接电信设备
     把电信设备如用户交换机直接连接到建筑群配线架或建筑物配线架的设备电缆、设备光缆长度不宜
超过3 0  m,如果使用的设备电缆、设备光缆超过3 0 m时,主干电缆、主干光缆的长度宜相应减少。
4 . 3 永久链路和信道规范
4 . 3 . , 永久链路和信道
4 . 3 . 1 . 1 概述
     永久链路要求主要用于对己安装的布线进行验收。信道要求主要是给应用开发者使用,也用于应用
系统在开发期间的故障诊断。采用第 5章规定的试验方法,4 . 3的要求可作为检验布线永久链路与信道
是否符合本部分的鉴定依据。
     按照4 . 2规定的常规设计导则,并采用符合标准的布线部件构成的综合布线系统。如果设计的正确
性可被证实时,不一定要对4 . 3的所有参数都进行测量。4 . 3 条规定的永久链路与信道要求适用于更一般
的情况,例如使用了尚未认可的布线部件,或永久链路与信道长度超过4 . 2的规定。
     在综合布线预期工作的整个温度范围“ ) 内,永久链路与信道性能均应符合4 . 3的要求。允许在室温
下进行性能试验,但由于布线部件的特性与温度有关,宜根据室温下的测量结果推算出最坏情况下的链
路性能。另外,考虑到老化的影响,链路性能还应留有适当的余量。特殊情况下,应给出在最坏情况温
度下测量的特性。布线的特性按对称电缆和光缆两种不同的媒介型式对于永久链路和信道分别进行规
定。
4 . 3 . 1 . 2 永久链路
     布线永久链路的性能是两个配对接口间链路的性能 链路两端的接口也包括在内。在水平子系统中
也可能有转接点。有源和无源应用的专用硬件不由本部分规定( 图1 1 ) 0
TP  T O
冲-州二 )
永久链路
图 1 1 永久链路
图1 2 a给出工作区中一个终端设备通过3条链路连接到主机的例子,共有两条光缆链路和一条对称
一般情况下,电缆光缆允许运行的温度范围为一2 0℃一+ + 6 0 ' C,连接硬件允许运行的温度范围为一1 0 ' C -+ 6 0 V,或按
用户使用要求确定                                    YD/ T  9 2 6. 1 -2 0 01
电缆链路。光纤和对称电缆链路间由一个光纤到对称电缆的光电转换器,一个交接装置和两条设备电缆
接到一起。永久链路的每一端都是布线的接口。规定 T O和应用专用设备与布线的连接点是布线的接口。
工作区电缆、光缆和设备电缆、光缆不属于永久链路。配线电缆也不包括在永久链路内。
     注:在本章中,对子永久链路对称电缆布线的长度极限是按已安装 9 0M电缆和两个连接器计算出来的。
4 . 3 . 1 . 3 信道
     信道的特性规定是信道的接口间的特性,信道两端的接口也包括在内。布线元件只包括电缆、光缆、
连接硬件、工作区电缆、设备电缆和配线电缆等无源部分。
     图1 2 b给出工作区中一个终端设备通过两条信道:一个光缆信道和一个对称电缆信道— 连接到主
机的例子。光纤和对称电缆信道用一个光纤到对称电缆的光电转换器接到一起。在对称电缆信道的两端,
及光纤信道的两端都有信道的接 口。设备上的连接器不是信道的组成部分。而工作区电缆、光缆和设备
电缆、光缆、配线电缆、光缆则包括在信道中。
图 1 2 a 布线接口的位置和联合永久链路的范围
图1 2 b 布线接口的位置和联合信道的范围
A+B+C=9m
注:这个对称电缆布线例子假设使用的软电缆的衰减 ( d B / m)可能比水平布线大 5 0 %, 在楼层配线架中有一次交接,
     因而有3个连接器。在这种情况下,工作区电缆、配线电缆和设备电缆的最大长度是gmo采用衰减特性更好的
     软电缆,有可能达到更长的长度。
图 1 2 c   D级信道的实现 ( 带有交接)丫D厅 926. 1- 2001
     注:这个对称电缆布线例子假设使用的软电缆的衰减 ( d B / m)可能比水平布线大 5 0 %。在这种情况下,工作区电缆、
         设备电 缆的最大长度是l o  m 。 采用5 类元件计算, 在1 0 0  MH z 的信道衰减是2 3 . 9  d B .
                             图1 2 d   D级信道的实现 ( 采用互连)
                         图中: . 对综合布线的接口 因 当使用交接时 可选的接口
                             图1 2 布线系统的例子
4 . 3 . 2应用、链路和信道的分级
4 . 3 . 2 . ,应用级别
     A级一 包括语音频带及低频应用。支持 A级应用的对称电缆永久链路和信道,分别称作A级永
             久链路和 A级信道。
     B级一 包括中比特率的数据应用。支持 B级应用的对称电缆永久链路和信道,分别称作B级永
             久链路和B级信道。
     C级 一 包括高比特率的数据应用。支持 C级应用的对称电缆永久链路和信道,分别称作 C 级永
             久链路和 C级信道。
     D级一 包括甚高比特率的数据应用。支持 D级应用的对称电缆永久链路和信道,分别称作D级
             永久链路和 D级信道。
     光纤级 一 包括高和甚高比特率的数据应用。支持光纤级应用的光纤永久链路和信道,分别称作光
               纤永久链路和光纤信道。
     附录B( 提示的附录)给出了不同级别的应用实例。
4 . 3 . 2 . 2链路和信道的级别
     为支持特定的应用,定义了5种级别的永久链路和信道,分别对应于4 . 3 . 2 . 1中规定的应用级别。
     A 级永久链路对 言 道 规定到 1 0 0  k H z
     B级永久链路2 信道 规定到 1  MHz
     C级永久链路2 信道 规定到 1 6  MH z
     D级永久链路尹 信道 规定到 1 0 0  MHz
     光纤永久链路2 信道 规定支持 1 0  MH z及以上的应用
     对于对称电缆的永久链路或信道,规定了传输特性最低要求。一个给定级别的链路和信道也支持更
低级别的应用。A级永久链路/ 信道是最低级别。
     C级和D级永久链路和信道分别相当于完全符合4 . 2 . 2规定的3类和5类水平布线子系统“ 〕 。光纤永
久链路和信道分别按单模和多模光纤规定其参数。
     表2说明永久链路和信道级别与传输媒介的相互关系。该表还给出了可以支持各种应用的信道长
度。这些信道长度是根据串音衰减( 对称电缆) 或带宽( 光缆) 与各种应用系统的允许衰减确定的。应用系统
的其他要求,如传播时延指标也可能会限制其距离。
     在设计布线系统时,要考虑到各布线子系统在实际运行时可能会连接成更长的链路和信道。而更长
链路和信道特性将低于构成它的任一个别子系统的特性。所以永久链路和信道的测量宜在每个子系统安
装后单独进行。由多个子系统组成的长链路的性能试验,应按应用系统的具体要求进行。
a }  4 . 2常规设计中的链路允许使用范围比此处的永久链路的规定要宽
1 4YD I T  9 2 6 . 1 -2 0 0 1
表2 不同类别和型式的布线能达到的信道长度
传 输 媒 介 信 道 长 度
A级 B级 C级 D级 光纤级
3类刘称 电缆 2km 200  m 1 0 0  m"
4 类对称电 缆 3k m 2 6 0  m 1 5 0  m"
5 类对称电缆 3k m 260  m 1 6 0时 〕 1 0 0  m0
1 5 0 5 1 对称电缆 3  k m 40 0  m 2 5 0扩 ) 1 5 0  m} '
多模光纤 2  k m"
单模光纤 31 . . ! '
1 )  l o o m距离包括9 0 M长的永久链路和最大允许的l o  m的软电缆,用于接插线/ M线、工作区和设备连接器。
2 ) 水平布线子系统中的对称电 缆长度超过 1 0 0  m时, 需核对具体应用的有关标准。
3 ) 对于2  k m多模光缆链路的 最小带宽规定在4 . 3 . 4 . 3 中。有些多模应用的 距离会短于2  k m。 对于距离的限制参见具    体应用的有关标准。
4 )对单模光纤 3 k m的限制是由本标准的应用范围所决定,并不是单模光纤的允许长度极限。
4 . 3 . 3 对称电缆布线永久链路和信道要求
4 . 3 . 3 . 1 概述
     除非另有规定,本条规定的参数适用于带屏蔽或非屏蔽的电缆元件,带有或没有总屏蔽的对称电缆
的永久链路和信道。
     除非另有规定,对称布线所有测量的试验原理图在第 5章中给出。对于对称布线的现场测量,要求
使用专用的试验仪器。在表 3到表 1 8中,对于衰减、近端串音衰减、近端串音衰减功率和、A C R、功
率和A C R ,  E L F E X T及 功率和E L F E XT的要求只给出所列频率点的数值。这些传输要求对于所有的
中间频率也应符合。中间频率的要求,以频率的半对数( 近端串音衰减、近端串音衰减功率和、AC R、功
率和A C R ,  E L F E X T及 功率和E L F E X T ) 或对数刻度( 衰减) 由线性插值得出。
     对称电缆布线链路的试验方法见第5 章。
     与链路长度有关的参数,如衰减、近端串音衰减、传播时延等,不进行长度换算,但不应与电缆长
度的设计值及电缆所用的材料有显著偏离,以防止潜伏的缺陷或故障。
4 . 3 . 3 . 2 标称特性阻抗
     对称电缆布线链路的标称特性阻抗有两个系列,其值分别为1 0 0 5 2 或 1 5 0 5 2 。在一个链路中不应混用
不同阻抗的电缆和连接硬件。
     在永久链路和信道中使用得电缆的特性阻抗应符合Y D / I '  9 2 6 . 2的要求。
4 . 3 . 3 . 3 回波损耗
     永久链路和信道特性阻抗的变化用回波损耗表示。在对称电缆永久链路和信道的任一接口,测出的
回波损耗应大于或等于表3 、表4中给出值所连成的折线。
                                  7882
国家标准下载

下载说明:
1.请先分享,再下载
2.直接单击下载地址,不要使用“目标另存为”
3.压缩文件请先解压
4.PDF文件,请用PDF专用软件打开查看
5.如果资料不能下载,请联系本站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大名:
联络: QQ 或者 邮箱
内容:不能超过250字,需审核,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验证码: 2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