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标准吧 > 标准下载 > 通信局站防雷接地验收规范

通信局站防雷接地验收规范

时间:2013-4-11 14:08:12 作者:srp_702 来源:通信 阅读:5147次
通信局站防雷接地验收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JI))
YDjT 5175-2009
通信局(站)防雷与接地工程
验收规范
Acceptance Specification of Engineering  for
Lightning Protection  and
Earthing  for  Telecommunication Bureaus(Stations)
2009-02-26 发布 2009-05-01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通信局(站)防雷与接地王程验收规范
Acceptance S萨览ification of Engineering  for Lightning Protection  and
Earthing  for Telecommunication  Bureaus(Stations)
YD /T 5175-2009
主管部门:工业和信息化部通信发展司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施行日期 :2009 年 5 月 1 日
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2009  北京关于发布〈通信王程建设环境保护技术
暂行规定〉等 17 项通信建设
规定的通知
工信部通C2009J76 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通信管理局,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中国移动通
信集团公司、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各相关单位:
现将《通信工程建设环境保护技术暂行规定》等 17 项通信建
设规定发布,自 2009 年 5 月 1 日起施行,各标准名称、编号如下:
一、《通信工程建设环境保护技术暂行规定)),编号为
YD5039-2009 ,原《通信工程建设环境保护技术规定)) (编号:
YD5039-199 7)同时废止;
二、《电信客服呼叫中心工程设计规范)) ,编号为 YD/T
5163-2009;
三、《电信客服呼叫中心工程验收规范)),编号为 YD/T
5164-2009;
四、《本地网光缆波分复用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编号为 YD/T
5166-2009;
五、《本地网光缆波分复用系统工程验收规范)) ,编号为 YD/T
5176-2009;
六、《通信用柴油发电机组消噪音工程设计暂行规定)) ,编号为
YD5167• 2009;
七、《移动 WAP 网关工程设计规范)),编号为 YD/T
5168--2009;
八、《移动 WAP 网关工程验收规范)),编号为 YD/T
5169-2009;
1 九、《个性化回铃音平台工程设计暂行规定>> ,编号为 YD/T
5170 • 2009;
十、《个性化回铃音平台士程验收暂行规定>>,编号为 YD/T
5171-2009;
十一、《通信局(站)防雷与接地工程验收规范>> ,编号为 YD/T
5175一2009;
十二、《互联网网络安全设计暂行规定>>,编号为
YD5177--2009 ;
十兰、《通信管道人孔和手孔图集>> ,编号为 YD5178 一 2009;
十四、《光缆通信工程网管系统验收规范>> ,编号为 YD/T 5179
2009;
十五、《移动通信直放站工程验收规范>> ,编号为 YD/T
5180-2009;
十六、《宽带 IP 城域网工程验收暂行规定>> ,编号为 YD/T
5181-2009;
十七、《第三代移动通信基站设计暂行规定>>,编号为 YD/T
5182-2009 0
以上规定由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解释并监督执行,由北京邮
电大学出版社负责出版发行(联系电话: 010-62285938 ,网址:
www.buptpress.com) 0
• 2 •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二00 九年二月二十六日前
本规范是根据原信息产业部"关于安排 2007 年《通信工程建
设标准》编制计划的通知"(信部规函 C2007J176 号)的要求制定的。
本规范主要包括随工检验、工程初验、丁-程试运行、竣工验收
等内容。
本规范用黑体字标注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由工业和信息化部通信发展司负责解释、修订、监督执
行。规范在使用过程中,如有需要补充或修改的内容,请与部通信
发展司联系,并将补充或修改意见寄部通信发展司(地址:北京市
西长安街口号,邮编 :100804) 。
主编单位:中国通信建设北京工程局有限公司
主要起草人:侯明生 董春光
参编单位:华信邮电咨询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主要参加人:叶向阳 丁海峰目次
1  总则
2  名词和术语 …………………………………………………… 2
3  随工检验
3.  1  通用规定
3.2  接闪器安装
3.3  引下线装设
3.4  接地体安装
3.  5  接地引入线敷设
3. 6  等电位连接
3.  7  接地线敷设
3.8  琅涌保护器安装
4  竣工技术文件检查…………………………………………… 11
5  竣工验收……………………………………………………… 13
5.  1  工程初验………………………………………………… 13
5.  2  工程试运行……………………………………………… 14
5.3  工程终验………………………………………………… 15
附录 A 本规范用词说明
附录 B 土壤电阻率的测量……………………………………… 17
附录 C 接地电阻的测量………………………………………… 21
附录 D 通信局付的防雷与接地工程随工检验表 …………… 23
条文说明 ……………………………………………………… n
. 1 . 1 总则
1. O.  1  本规范是通信局(站)防雷与接地工程施主质量检查、随工
检验和竣工验收等工作的技术依据,适用于新建通信局(站)防雷
与接地工程。改建、扩建T程可参照执行。
1.  o.  2  工程中凡遇本规范未包括的技术标准和技术要求,可依据
设计规范及相关国家标准执行。本规范与国家有关标准、规范相
矛盾时,应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规范执行。
1. 0.3  通信局(站)防雷与接地工程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
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隐蔽部分应会同建设单位或监理单位进
行随工检验并做好随工检验记录。
1. O.  4  在施工过程中,如需修改工程设计或使用代用材料时,必
须经建设单位和设计部门同意,并办理变更于续后方可修改和使
用。严禁使用未经检验或鉴定的材料。
1. O.  5  凡在随工检验和竣工验收中发现不符合工程设计和技术
指标要求的项目,应由相关责任单位负责解决。
1. O.  6  在施工中如执行本规范个别条文有困难时,应提出充分理
由和修改意见,经主管部门审批后执行。
1 2  名词和术语
2. 0.1  接地CEarthing)
将导体连接到"地"使之具有近似大地(或代替大地的导体)
的电位,可以使地电流流入或流出大地(或代替大地的导体)。
2. o. 2  接闪器C Air-terminal System)
包括避雷针、避雷带(线)、避雷网以及用作接闪的金属屋面和
金属构件等。
2.0.3  引下线(Down-conductor System)
连接接闪器与接地装置的金属导体。
2.0.4  接地体(Earthing Electrode)
为达到与地连接的目的,一根或一组与士壤(大地)密切接触
并提供与土壤(大地)之间的电气连接的导体。
2.  o.  5  基础接地体(Foundation Earth Electrode)
建、构筑物基础中地下混凝土结构中的接地金属构件和预埋
的接地体。
2.0.6  接地网 (Ground Grid)
由一组或多组接地体在地下相互连通构成,为电气设备或金
属结构提供基准电位和对地泄放电流的通道。
2.0.7  接地引入线(Earthing Connection)
接地网与接地总汇集线(或总汇流排)之间相连的导体。
2.0.8  接地装置CEarth-termination System)
接地引入线和接地体的总和。
2. O.  9  等电位连接(Equipotential Bonding)
将不同的电气装置、导电物体等,用接地导体或浪涌保护器以
某种方式连接起来,以减小雷电流在它们之间产生的电位差。
• 2 • 2.0.10  接地线(Equipotential Bonding Connection)
接地线是等电位连接中使用的线缆,指通信局(站)的设备、电
梯轨道、吊车、金属地板、金属门框架、金属管道、金属电缆桥架、外
墙上的栏杆等大尺寸的内部导电物就近可靠连到接地汇流排或接
地汇集线上之间的线缆。
2. O.  11  接地汇集线(Main Earthing Conductor)
它是指作为接地导体的条状铜排(或扁钢等) ,在通信局(站)
内通常作为接地系统的主干(母线) ,可以敷设成环形或线形。
2.0.12  接地汇流排(Earth T erminaD
与接地母线相连,并作为各类接地线连接端子的矩形铜排。
2.  0.13  接地系统(Earthing System)
接闪器、引下线、接地网、接地汇集线咱们、接地引入线、建筑
物钢筋、接地金属支架以及接地的电缆屏蔽层和接地体相互连接
的设备外壳或裸露金属部分的总称。
2. 0.14  联合接地(Common Earthing)
使局(站)内各建筑物的基础接地体和其他专设接地体相互连
通形成一个共用地网,并将电子设备的工作接地、保护接地、逻辑
接地、屏蔽体接地、防静电接地以及建筑物防雷接地等共用一组接
地系统的接地方式。
2.0.15  滚球法(Rolling Sphere Method)
用于建筑物防雷保护区计算的简化分析方法。其原理是将雷
云边界等效为一个球面(半径 45 米) ,用假想球沿被保护物体的外
廓滚动时,球面不能到达的区域就为保护区,触及球或穿入其表面
的位置均为非保护区。
2. O.  16  土壤电阻率(Earth Resistivity)
表征土壤导电性能的参数,它的值等于单位立方体土壤相对
两面间的电阻,常用单位是 n.m。
2. 0.17  接地电阻(Power Frequency Ground Resistance)
工频电流流过接地装置时,接地体与远方大地之间的电阻。
• 3 • 其数值等于接地装置相对于远方大地的电压与通过接地体流入地
中的电流的比值。
2.0.18  浪涌保护器(Surge Protecti  ve  Device ,  SPD)
通过抑制瞬态过电压以及旁路浪涌电流来保护设备的装置,
它至少含有一个非线性元件。
2.0.19  开关型(间隙型)浪涌保护器(Switching Type SPD)
无浪涌时呈高阻状态,对浪涌响应时突变为低阻的一种 SPD。
常用器件有气体放电管、放电间隙等。
2.0.20  限压型浪涌保护器(Voltage Limiting Type SPD)
无浪涌时呈高阻状态,但随着浪涌的增大,其阻抗不断降低的
一种 SPD。常用器件有氧化钵压敏电阻、瞬态抑制二极管等。
.4. 3  随王检验
3.  1  通用规定
3.  1.  1  通信局(站)必须采用联合接地。
3. 1. 2  通信局(站)防雷与接地工程所使用材料的型号、规格应符
合工程设计要求。
3. 1. 3  室外钢结构材料防雷与接地系统使用的紧固件均应采用
热镀怦制品。
3. 1. 4  防雷与接地系统的所有连接应可靠,连接处不应有松动、
脱焊、接触不良和锈蚀的现象;采用焊接时,所有连接部位都应焊
满,焊接应牢固、光滑,无裂缝和气孔现象,同时对焊点做防腐处
理,一般采用在焊点处涂抹沥青保护的方法。
3. 1. 5  防雷与接地系统的焊接,宜采用搭接焊,其搭接长度应符
合以下要求:
1.扁钢为其宽度的 2 倍且至少 3 个棱边焊接;
2. 圆钢为其直径的 10 倍;
3. 圆钢与扁钢连接时,其长度为圆钢直径的 10 倍。
3. 1. 6  扁钢与钢管、扁钢与角钢焊接时,除应在其接触部位两侧
进行焊接外,并应焊以由钢带弯成的弧形(或直角形)卡子或直接
由钢带本身弯成弧形(或直角形)与钢管(或角钢)焊接。
3. 1. 7  避雷针(网、带)及其接地装置,应采取自下而上的施工
顺序。
3. 1. 8  安装在腐蚀性较强的场所的接闪器及明敷引下线,应采取
加大截面或其他防腐措施。
3. 1. 9  在施工过程中对防雷与接地系统的安装工艺、布线和隐蔽
• 5 工程应由建设单位派出的随工代表或工程监理人员进行随工检验
和签证,随工检验记录内容和格式可参考附录 D 编制。
3.  2  接闪器安装
3.2.1  避雷针的数量、安装位置、避雷网的网格尺寸及避雷带的
安装位置应符合工程设计要求。
3.2.2  高于接闪器的金属物,应与建筑物屋面的接闪器作电气
连接。
3. 2. 3  接闪器应无脱焊、折断、腐蚀现象。国定点支持件间距应
均匀,固定可靠,有一定的机械强度。避雷带应平正顺直,跨越变
形缝、伸缩缝应有补偿措施。避雷带支持件间距应符合水平直线
距离为 o. 5~ 1o 5 m ,其高度不应小于 150 mm。支持件应有足够的
强度。
3.2.4  接闪器上不能附着其他电气线路。
3.3  引下线装设
3.3.1  引下线的规格、数量、安装位置以及相邻两根引下线之间
的距离应符合工程设计要求。
3.3.2  引下线装设应牢固、无急弯。
3.3.3  在易受机械损坏和人身易接触的地方,即地面上 107m 至
地面下 0.3 m ,应采取暗敷或使用镀怦角钢防止机械损坏,使用塑
料管或橡胶管等保护措施。
3.3.4  引下线上不能附着其他电气线路。
3.3.  5  断接卡的设置应符合工程设计要求,断接卡应加保护
措施。
3.3.6  当利用金属构件、金属管道做接地引下线时,构件或管道
与接地干线间应焊接金属跨接线,其各部件之间均应连成电气
通路。
6 3.4  接地体安装
3.4. 1  接地体的安装位置、材料、数量、规格、长度、间距、埋深应
符合丁e 程设计要求。
3.4.2  接地体敷设完后的土沟回填土内不应夹有石块和建筑垃
圾等;外取的土壤不得有较强的腐蚀性;宜用低电阻率土壤回填并
分层开实。
3.4.3  接地体之间的所有连接必须使用焊接。
3.4.4  接地装置测试点连接板的数量、位置应符合工程设计要
求;标志要明显,均应刷白色底摆并标以黑色记号,其代号为"口"。
3.4.5  建筑物周围设置的环形接地体,与建筑物基础地网的连接
位置应符合工程设计要求 G
3.  5  接地引入线敷设
3.5. 1  接地引人线的引入位置应符合工程设计要求。
3.5.2  铜质接地引入线的连接应焊接或压接,保证有可靠的电气
接触。钢质接地引入线连接应采用焊接。使用铜、铁两种不同的
金属材料时,在连接处应使用铜铁转换装置或采用热熔焊接。焊
点均应做防腐处理(浇灌在海凝土中的除外) ;在做防腐处理前,表
面必须除锈井去掉焊接处残留的焊药。
3.5.3  接地引入线应防止发生机械损伤和化学腐蚀。在与道路
或管道等交叉及其他可能使接地线遭受损伤处,均应用管子或角
钢等加以保护。接地引人线在穿过墙壁、楼板和地坪处应加装铜
管或其他坚固的保护套,有化学腐蚀的部位还应采取防腐措施。
3.5.4  不得利用金属蛇皮管、管道保温层的金属外皮或金属网以
及电缆金属护层作接地引人线。
3.5.5  接地引人线应按水平或垂直敷设,亦可与建筑物倾斜结构
平行敷设;在直线段上,不应有高低起伏及弯曲等情况。
3.5.6  在接地引人线跨越建筑物伸缩缝、沉降缝处时,应设置补
• 7 • 偿器。补偿器可用接地线本身弯成弧状代替。
3.5.7  明敷接地引入线的安装应便于检查;敷设位置不应妨碍设备
的拆卸与检修;支持件间的距离,在水平直线部分宜为 O. 5~ 1.  5 m ,
垂直部分宜为1. 5~3  m,转弯部分宜为 O. 3~0.  5 m。明敷接地引人
线的表面应涂以用 15~100 mm 宽度相等的绿色和黄色相间的条
纹。在每个导体的全部长度上或只在每个区间或每个可接触到的
部位上宜做出标志。当使用胶带时,应使用双色胶带。
3.  6  等电位连接
3.6.1  通信局(站)的等电位连接结构应符合工程设计要求。各
接地汇流排、各层水平接地汇集线、垂直接地主干线以及建筑物钢
筋之间应按工程设计要求可靠连接。
3.6.2  接地汇集线、接地汇流排以及垂直接地主干线的材料、规
格、安装位置应符合工程设计要求,各种等电位连接端子处应有清
晰的标识。
3.6.3  所有进入通信局(站)的外来导电物体应在入局处就近可
靠接地。
3.6.4  非屏蔽电缆应敷设在金属管内并埋地引人,金属管应电气
连通,并应在雷电防护区交界处做等电位连接并接地。
3.6.5  通信局(站)的设备、电梯轨道、吊车、金属地板、金属门框
架、金属管道、金属电缆桥架、外墙上的栏杆等大尺寸的内部导电
物,应就近可靠连到接地汇流排或接地汇集线上。
3.6.6  竖直敷设的电缆金属外护套、金属管道及金属物应至少在
上下两端各接地一次。
3.6.7  平行敷设的管道、构架和电缆金属外皮等长金属物,其净
距小于 100 mm 时应采用金属线跨接,跨接点的间距不应大于
30 m; 交叉净距小于 100 mm 时,其交叉处亦应跨接。长金属物的
弯头、阀门、法兰盘等连接处可不跨接。
3.6.8  等电位网络的连接宜采用焊接、熔接或压接;连接导体与
8 • 金属管道等自然接地体连接,如焊接有困难,可采用卡箍连接,但
应有良好的导电性和防腐措施。连接导体与接地汇流排之间应采
用螺栓连接,连接处应进行热搪锡处理。
3.6.9  接地汇集线或接地汇流排表面应无毛剌、明显伤痕、残余
焊渣,安装应平整端正、连接牢固,绝缘导线的绝缘层无老化龟裂
现象。
3.  7  接地线敷设
3.  7.  1  接地线在穿越墙壁、楼板和地坪处应套管保护,采用金属
管时应与接地线做电气连通。
3.7.2  走线槽或走线架上的线缆,其绑扎间距应均匀合理,绑扎
线扣应整齐,松紧适宜;绑扎线头不宜外露。
3.7.3  接至通信设备或接地汇流排上的接地线,应用镀辞螺栓连
接,连接应可靠、美观。
3.7.4  接地线应使用具有黄绿相间色标的铜质绝缘导线。
3.7.5  对于暗敷的接地线及其连接处,应做隐蔽记录,并在竣工
图上注明其实际部位走向。
3.7.6  接地线的敷设应尽量短直、整齐,多余的线缆应截断,严禁
盘绕o
3.7.7  严禁在接地线中加装开关或熔断器。
3.8  浪涌保护器安装
3.8. 1  各级 SPD 的安装位置,安装数量、型号、主要性能参数应符
合工程设计要求。
3.8.2  SPD 的表面应平整、光洁、无划伤、无裂痕和烧灼痕或变
形。 SPD 的标志应完整和清晰。
3.8.3  SPD 连接导线的型号规格、SPD 两端引线长度应符合工程
设计要求。 SPD 连接导线的安装应平直、美观、牢固、可靠。
3.8.4  连接导体应符合相线采用黄、绿、红色,中性线用浅蓝色,
9 • 保护线用绿/黄双色线的要求。
3.8.5  检查 SPD 是否具有状态指示器。确认状态指示应与厂家
说明相一致。
3.8.6  SPD 内置脱离器,应区别装置设置情况测试:对于热脱扣
装置,不对其进行现场测试。对于热熔丝、热熔线圈或热敏电阻等
限流元件,应用万用表在其两端测试是否导通,如不导通则需更换
或对其可恢复限流元件于动复位。
3.8.7  SPD 无内置脱离器,应检查安装在 SPD 前端的过电流保
护器。使用熔丝时,其与主电路上的熔丝电流比宜为 1: 1. 6 0
3.8.8  检查安装在配电系统中的 SPD 的 Uc 值应符合 E程设计
要求。
•  10  • 4  竣王技术文件检查
4.  0.1  工程完工后,施工单位应及时编制竣工技术文件。工程初
步验收前施工单位应向建设单位提交竣工技术文件一式三份。
4.0.2  提交的竣工技术文件应包含以下规定内容。
1.工程说明。
2. 工程开工报审表(工程有监理单位时)。
3. 开工报告。
4. 安装工程量总表。
5. 已安装的设备明细表。
6. 工程设计变更单。
7. 重大工程质量事故报告。
8. 停(复)工报告。
9. 随工签证记录。
10. 交(完)工报告。
1 1.交接书。
12. 洽商记录。
13. 验收证书。
14. 测试记录:接闪器的保护范围和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
15. 竣工图纸:在原施工图设计的基础上编制,施工过程中没
有进行改变时,原施工图可作为竣工图纸;个别变动时,可在原施
工图上改绘,改绘后的修改图纸可作为竣工图纸;当施工图有较大
修改巳无法改绘时,应按实际竣工情况重新绘制。无论是原施工
图、改绘图还是重新绘制的竣工图,都应加盖竣工图章。
16. 备考表。
4. O.  3  竣工技术文件应符合下列要求。
•  11  • 1.内容齐全:按规定内容应没有缺页、漏项、颠倒,资料齐全。
2. 详实准确:竣工图纸应与实际竣工状况相符,测试记录数据
应真实准确。
3. 清楚规范:资料书写应字迹清楚、版面整洁、规格一致,装订
符合归档要求。
4. O.  4  竣工文件的编订应符合建设单位归档要求,可按单位t程
装订成册,内容较多时,可分册装订。
•  12  • 5  竣工验收
5.  1  工程初验
5.  1.  1  建设单位收到施工单位的交工通知和竣工文件后,根据有
关文件要求应及时组织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的代表进行初步
验收。
5.  1.  2  工程初验的检查内容可按表 5. 1. 2 所列内容并结合工程
实际情况进行。隐蔽工程部分不再重复检验。
项目
容 肉川
容一验 内一检 验一 nom  ·哩
T

程一 工一 ,"-
..
··AE
--
,、
JWF
表一
1.接闪器
1)接闪器的安装位置、数量;
2) 接闪器的材料规格、连接方法和防腐处理p
3) 接闪器的焊接质量
2. 引下线
1)寻|下线的安装位置、数量;
2) 引下线的材料规格、连接方法和防腐处理;
3) 引下线的焊接质量;
4) 寻|下线测试点的标志
3. 接地装置(包括接
地线)
1)接地装置与总等电位接地端子板连接导体规格和
连接方法;
2) 接地线与接地体、金属管道之间的连接方法;
3) 接地干线的规格、敷设方法及其与等电位接地端子
板的连接方法:
4) 接地线的连接方法:
5) 接地装置的材质、连接方法、防腐处理
•  13  • 项目
续表
检验内容
1)等电位接地端子板(等电位连接带)的安装位置、材
料规格和连接方法;
2) 等电位连接网络的安装位置、材料规格和连接
4. 等电位接地端子板 l 方法;
(等电位连接带)
5. 浪涌保护器
3) 通信设备的导电物体、各种线路、金属管道、设备的
等电位连接;
4) 绝缘导线和绝缘层
1)浪涌保护器的安装位置、连接方法和连接导线
规格;
2) 浪涌保护器接地线的导线长度、截面;
3) 电源线路各级浪涌保护器的参数选择及能量配合
5. 1. 3  工程初验的测试内容包括接闪器的保护范围和接地装置
的接地电阻,应结合工程实际情况进行,可全测,也可抽测,测试结
果应满足工程设计要求。接闪器的保护范围可根据设计要求用滚
球法计算验证;接地电阻的测量方法参照本规范附录 C 进行。
5. 1. 4  初验不合格的项目不得交付使用,应由责任方立即整改或
返修直至合格,对于无法立即整改直至合格的项目可列为初验遗
留问题,限定整改完成时间,再进行补验。
5. 1. 5  验收小组应根据验收情况写出初验报告和工程结论,报送
相关单位。
5.2  工程试运行
5.2.1  防雷与接地工程初验合格后应跟主体工程同步进行试
垣行。
5.2.2  在试运行期间,维护部门应对各部分进行检查并对接地装
置的接地电阻进行测试。
5.2.3  施工、供货单位对在试运行期间出现的工程和产品质量问
•  14  • 题应负责保修,若出现重大质量问题,应延长试运行期。
5.2.4  试运行结束后,应由维护部门编制试运行测试和试运行情
况报告,交监理单位审核确认后,报建设单位。
5.3  工程终验
5.3. 1  试运行结束,工程遗留问题已解决,可进行工程终验,工程
终验由建设单位或主管部门组织。
5.3.2  在工程终验过程中,应主要检验系统的稳定、可靠和安全
性能,并对以下项目进行检查:
1.工程初步验收提出的遗留问题处理情况;
2. 工程试运行情况报告;
3. 验收小组确定的系统指标抽测项目;
4. 工程技术档案的整理情况。
5.3.3  终验应对工程质量进行综合评定,评出质量等级,签发验
收证书。衡量施工质量等级的标准如下。
1.优良:主要工程项目全部达到施工质量标准,其余项目较施
工质量标准稍有偏差,但不会影响设备的使用寿命。
2. 合格:主要工程项目基本达到施工质量标准,但不会影响设
备的使用寿命。
5.3.4  工程终验后,系统可投入使用。
•  15  • 附录 A 本规范用词说明
本规范条文执行严格程度的用词,采用以下写法:
A.0.1  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必须"
反面词采用"严禁"。
A.0.2  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应"
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A.0.3  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宜"
反面词采用"不宜"
表示允许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用词,采用
"可"。
•  16  • 附录 B 土壤电阻率的测量
B.1 总则
B.  1.  1  测量目的
为解决土壤电阻率 ρ 的相关规定和计算公式中的要求,土壤电
阻率的测量引用了 GB/t17949. 1-2000<< 接地系统的土壤电阻率、
接地阻抗和地面电位测量导则第 1 部分:常规测量》的相关内容。
B. 2  一般原则
B.  2.1  土壤电阻率是土壤的一种基本物理特性,是土壤在单位体
积内的正方体相对两面间在一定电场作用下,对电流的导电性能。
一般取每边长为 10mm 的正方体的电阻值为该土壤电阻率 P' 单位
为 n.m。
B.  2.  2  土壤电阻率的影响因子有:土壤类型、含水量、含盐量、温
度、土壤的紧密程度等化学和物理性质,同时土壤电阻率随深度变
化较横向变化要大很多。因此,对测量数据的分析应进行相关的
校正。本规范只对接地装置所在的上层(几米以内)土壤层进行测
量,不考虑土壤电阻率的深层变化。
B.  2.  3  在进行土壤电阻率测量之前,宜先了解土壤的地质期和地
质构造,并参照表 B. 2. 3 ,对所在地土壤电阻率进行估算。
B.  2.  4  土壤电阻率的测量方法有:土壤试样法、三点法(深度变化
法)、两点法(西坡 Shepard 土壤电阻率测定法)、四点法等,本规范
主要介绍四点法。
B.  2.  5  在采用四点法测量土壤电阻率时,应注意如下事项z
•  17  • 1.测试电极应采用钢质接地棒,且不应使用罗纹杆。在多岩
石的土壤地带,宜将接地棒按与铅垂方向成一定角度斜向打入,倾
斜的接地棒应躲开石头的顶部。
2. 为避免地下埋设的金属物对测量造成的干扰,在了解地下
金属物位置的情况下,可将接地棒排列方向与地下金属物(管道)
走向呈垂直状态。
3. 不要在雨后土壤较湿时进行测量。
表 B.2.3 地质期和地质构造与土攘电阻率
土壤电阻率 第四纪
自辈纪
第四纪
第三纪
石炭纪
兰叠纪
寒武纪
奥陶纪
泥盒纪
寒武纪前
和寒武纪
l(海水)
10( 特低)
砂质粘土
粘士
自登
30( 甚低)
岩岩石
垄岩岩 11
色绿
1

hy
eE
暗辉
F
石在
页岩
石灰石
砂石
大理石
砂石
石英石
饭石岩
100( 低)
300( 中)
1000( 离)
3000( 甚高)
花岗岩 表面为沙砾和
10000( 特高)1 石子的土壤 片麻岩
B.3  测量方法(四点法)
B.3.1  等距离或温纳 (Wenner) 法
•  18  • 将电极埋入被测土壤呈一字排列,埋入深度为 b , 直线间隔均
为 a 。测试电流 I 流入外侧两电极,而内侧两电极间的电位差 V 可
用电位差计或高阻电压表测量。如图B. 3. 1 所示。设 a 为两邻近
电极间距,则以 a , b 的单位表示的电阻率ρ 为
FMR/(1+JL-L)
飞 d可4b2 va可V)
式中 p 土壤电阻率;
R  所测电阻;
G一一电极间距;
b一一→电极深度。
图 B. 3.  1  电极均匀布置
当测试电极入地深度 b 不超过 O. 1a , 可假定 b=O 则计算公式
可简化为
p=2πaR
B.  3. 2  土壤电阻率应在干燥季节或天气晴朗多日后进行,因此土
壤电阻率应是土壤电阻率数据中最大的值,为此应按下列公式进
行季节修正
p= 1Jrpo
式中 :ρ。 所测土壤电阻率;
1Jr  季节修正系数,见表B. 3. 2 。
•  19  • 表 8.3.2 根据土壤性质决定的季节修正系数表
土壤性质 深度(m) 0/,
粘士 0.5-0.8  3
粘士 0.8-3  2
陶土 。 -2 2.4
在þ砾盖以陶土 。 -2 1. 8
园地 。 -3
黄沙 。 -2 2.4
杂以黄沙的砂砾 。 -2 1. 5
泥炭 。 -2 1. 4
石灰石 。 -2 2.5
注:飞机表示在测量前数天下过较长时间的雨时选用;
0/,表示在测量时士壤具有中等含水量时选用;
0/,
2
1. 5
1.  36
1. 2
1.  32
1. 56
1. 3
1.  1
1.  51
0/3
1. 5
1. 4
1. 2
1.  1
1. 2
1. 2
1. 2
1. 0
1. 2
ψ3 表示在测量时,可能为全年最高电阻,即土壤于燥或测量前降雨不大时选用。
•  20  • 附录 C 接地电阻的测量
c. 0.1  地网接地电阻值的测量
地网接地电阻值的测试,应按图 C. 0.1-1 三极法的原理接线
图或按图 C. 0.1-2 三角法的原理接线图所规定的方法测试。
电流极与接地网边缘之间的距离 dGc ' 一般取接地网最大对角
线长度 D 的 4~5 倍,以使其间的电位分布出现一平缓区域。在一
般情况下,电压极到接地网的距离 dGP 约为电流极到接地网的距离
的 50%~60% 。测量时,沿接地网和电流极的连线移动三次,每次
移动 dc;c 距离的 5%左右,如三次测得值接近即可。
若 dc; c 取 4~5D 有困难,在土壤电阻率较均匀的地区,可取
2D , dc; p 取 D; 在土壤电阻率不均匀的地区或城区 , dG( 可取 3D , dGP
取值 1. 7D 。
规范规定 dGC 和 dGP 从地网边缘算起,是分析了大量地网,并且
通过理论分析和测试而确定的,不取 dc; p =0. 618dGC 而是取 dGP 为
O.  5 ~O.  55dc;c , 这其中已经考虑了边缘至地网中心的一段距离,这
样,由地网中心到电压极也约相当是到电流极的距离的 O. 618 。
电压极、电流极也可采用三角形布置方法。一般取 dGP=dGC >
2D , 夹角为 290~300 。
由于地质结构的不均匀性,以及难以了解地下矿藏情况的可
能影响,采用几个方向的测量值互相比较,互相校核是必要的,而
且也可用三角法和直线法的对比互校。另外,电流极合电压极应
可靠的接地,如果接地不良,甚至晃动而致使与土壤形成空气间
隙,则可能导致较大的误差。
•  21  • c
。嗣
E 曰: 脱仍面仰仔仔-j////t(//
(a) 电极布置图
图 c. O.  1-1  三极法的原理接线图
注 G 表示被测接地装置 ;P 表示测量用的电压极正表示测量用的电流恨;
E 表示测量用的工频电源 ;A 表示交流电流表 ;V 表示交流电压表,
D 表示被测接地装置的最大对角线长度。
电压极、电流极也可采用如图 c. O.  1-2 所示的三角形布置方
法。一般取 dz=d] 二三 2D. 夹角约为 30 0

咀ι::: \
图 c. O.  1-2  三角形法原理接线图
•  22  • 附录 D 通信局(站)防雷与接地王程
随王检验表
表 D.O.l 接地体检查验收衰
1.验收结果
施工人员
W:
2. 检测l 记录
是否达到 质量情况
序号 检测内容 检测结果
设计要求
整改意见
优良 合格 不合格
。 1 垂直接地体材料
02  垂直接地体数量
03  垂直接地体规格
04  垂直接地体长度
05  垂直接地体问距
06  埋设深度
。 7 水平接地体材料
08  水平接地体规格
09  水平接地体总长度
10  连接方式
11  防腐措施
12  测试点标志
13  总体工艺水平
14
备注 2
•  23  • 表 D.0.2 接地线检查验收表
1.验收结果
施工人员
W.
2. 检测记录
是否达到 质量情况
序号 检测内容 检测结果 整改意见
设计要求 优良 合格 不合格
接地装置至
总等电位连接
01
带连接导体、截
面、材料
连接干线、接
地线材料、截
02
面、敷设和连接
方法
PE 线与接地
03  端子板连接方
法、防腐措施
接地线与金
属管道等自然
04
接地体连接方
法、防腐措施
05  总体工艺水平
备注 2
•  24  • 表 D.O.3 接闪器检查验收装
1.验收结果
施工人员
W:
2. 检测记录
是否达到 质量情况
序号 检测内容 检测~结果 整改意见
设计要求 优良 合格 不合格
避雷针规格(直
。 1
径、针长)
02  针高
03  针数
避雷带规格(直
04
径、截面)
0"  避雷带高度
06  避霄网格尺寸
避雷网材料规格
。 7
(宦径、截面)
08  避雷线长度
避雷线规格(截
09
面)
10  防腐措施
11  避雷带墙架尺寸
12  总体工艺水平
13
一一」一一一-一
备注.
•  25  • 表 D.O.4 引下线检查验收表
1.验收结果
施工人员
W:
2. 检测记录
是否达到 质量情况
序号 检测内容 检测结果
设汁要求
整改意见
优良 合格 不合格
01  敷设方式
02  材料规格
03  引下线数量
04  引下线长度
05  焊接质量
06  引下线之间距离
07  防腐措施
08  测试点标志
09  总体工艺水平
备注:
•  26  • 表 D. O.  5  等电位连接(等电位连接带)检查验收表
1.验收结果
时间/天气/温度 施工人员
W:
2. 检测记录
是否达到 质量情况 整改
序号 检测内容 检测l 结果
设计要求 优良合格际合格 意见
总等电位接地端子板位置、
。 l
材料和连接方式
楼层等电位接地端子板设
1) 2
置位置、材料和连接方式
局部等电位接地端子板设
03
置位置、材料和连接方式
设备机房等电位连接方式、
04
材料、规格
总等电位接地端子板至楼
os  层等电位接地端子板连接导
体材料、规格
楼层等电位接地端子板至
06  局部等电位接地端子饭连接
导体材料、规格
天面金属物接地及金属管
。7
道接地
08  电锦轨道接地
09  {氏压配电保护接地
10  线缆金属屏蔽层接地
11  设备金属外壳、机架接地
12  走线桥、架接地
13  其他等电位接地
11  总体工艺水平
备注·
•  27  • 表 D.O.6 电源浪涌保护器检查验收表
1.验收结果
施工人员
W:
2. 检测记录
检测 SPD 防护级数
序号 检测内容
结果 一级 二级 三级 四级 五级
线缆敷设方式(埋
01
地、架空)
02  SPD 型号
03  SPD 数量
04  SPD 安装位置
05  标称放电电流
相线连接线长度、
06
截面
N 线连接线长度、
07
截面
08  SPD 接线长度、截面
09  总体工艺水平
优良
质量情况 合格
不合格
备注 2
•  28  • 表 D.O.7 信号浪涌保护器检查验收衰
1.验收结果
施工人员
W.
2. 检测记录
SPD 防护级数
序号 检测内容 检测结果
一级 二级 三级
。 l 线缆敷设方式(埋地、架空)
02  SPD 型号
03  接口形式
04  SPD 数量
05  SPD 安装位置
06  标称放电电流
07  SPD 接地截面积
08  接地线长度
09  总体工艺水平
优良
质量情况 合格
不合格
备注·
•  29  • 表 D.O.8 天馈浪涌保护错检查验收表
1.验收结果
时间/天气/温度 施工人员
W,
2. 检测记录
SPD 防护级数
序号 检测内容 检测结果
一级 二级
01  线缆敷设方式(埋地、架空)
02  SPD 型号
03  接口形式
04  SPD 数量
05  SPD 安装位置
06  标称放电电流
07  SPD 接地截面积
08  接地线长度
09  总体工艺水平
优良
质量情况 合格
不合格
备注:
•  30  •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通信局(站)防雷与接地工程验收规范
Acceptance Specification of Engineering  for Lightning Protection  and
Earthing for Telecommunication  Bur剧由(Stations)
YD/T 5175-2009
条文说明
•  31  • 目次
1  总则-
3  随工检验……………………………………………………… 36
4  竣工技术文件检查…………………………………………… 37
5  竣工验收……………………………………………………… u1 总则
1. O.  1  通信局(站)是各类通信局、通信站、通信点的统一称呼,包
括了综合通信楼、交换局、传输局、数据中心、模块局、接入网站、局
域网站点、移动通信基站、室外站、边界站、PHS 站、卫星地球站、微
搜站等。
•  35  • 3  随工检验
3. 1. 5  在 GB 50343一2004((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
中规定的困钢与圆钢、圆钢与扁钢的搭接长度为圆钢直径的 6 倍,
在 YD 5098-2005(( 通信局仗的防雷与接地工程设计规范》中规定
的搭接长度为圆钢直径的 10 倍,为保持通信局(站)防雷与接地工
程设计、施工、验收的一致性,本规范要求搭接长度为圆钢直径的
10 倍。
•  36  • 4  竣工技术文件检查
4.0.2  竣工图纸包括:
1.防雷装置安装竣工图;
2. 接地线敷设竣工图;
3. 接地装置安装竣工图;
4. 等电位连接带安装竣工图;
5. 屏蔽设施安装竣工图。
•  37  • 5  竣王验收
5.  1.  4  滚球法的计算方法依据 GB 50057((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附录四 滚球法确定接闪器的保护范围;接地电阻的测量依据本
规范附录 c-接地电阻的测量进行。测量接地电阻时,应选择在地
面相对于燥的情况下进行,不宜在雨后或地面过于潮湿时测量,这
种情况下测出的接地电阻值往往不够准确。测试仪表连线应选用
绝缘导线,如果用裸导线,会造成多点接地,影响测试值。
•  38  •5147
国家标准下载

下载说明:
1.请先分享,再下载
2.直接单击下载地址,不要使用“目标另存为”
3.压缩文件请先解压
4.PDF文件,请用PDF专用软件打开查看
5.如果资料不能下载,请联系本站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大名:
联络: QQ 或者 邮箱
内容:不能超过250字,需审核,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验证码: 3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