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标准吧 > 标准下载 > 第三章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

第三章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

时间:2013-1-16 19:44:52 作者:58.240.84.67 来源:第三 阅读:704次
第三章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

第三章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

化学分析                       

 

                                        

 

分析化学

 

仪器分析   

 

 

电分析 

 

光分析

 

色谱分析  

 

 

原子吸收光谱

 

原子发射光谱

 

吸光光度法           

1光分析法:基于检测能量与待测物质作用后产生的光辐射信号或所引起的变化的分析方法。

2吸光光度法:基于物质分子对光的选择性吸收而建立起来的分析方法。

3.1  概述

 

3.1.1.光的基本性质

1、光的波粒二象性

光具有波动性,又有粒子性。光是一种不连续的粒子流,亦称光子流。不同波长的光子,具有不同的能量,而且能量是量子化的。

     a. 波动性:波长、频率,反射、折射、偏振

     b. 粒子性:质量和动能,光电效应和电压效应

 

◆光的波粒二象性(关系)

 

结论:一定波长的光具有一定的能量,波长越长(频率越低),光量子的能量越低。

单色光:具有相同能量(相同波长)的光。

混合光:具有不同能量(不同波长)的光复合在一起。

 

2.电磁波谱

γ射线→ X 射线→紫外光→可见光→红外光→微波→无线电波

 

 

高能辐射区

 

波谱区

 

 

 

 

光学光谱区

 

γ射线   

 

χ射线   

 

能量最高,来源于核能级跃迁

 

来自内层电子能级的跃迁

 

紫外光  

 

可见光

 

红外光   

 

来自原子和分子外层电子能级的跃迁

 

微波           

 

无线电波   

 

来自分子转动能级及电子自旋能级跃迁

 

来自原子核自旋能级的跃迁

 

来自分子振动和转动能级的跃迁

 

3. 光学光谱区

3.2 吸光光度法

吸光光度法是基于被测物质的分子对光具有选择性吸收的特性而建立起来的分析方法。

 

 

 


 


l/nm

颜色

互补光

400-450

黄绿

450-480

480-490

绿蓝

490-500

蓝绿

500-560

绿

红紫

560-580

黄绿

580-610

610-650

绿蓝

650-750

蓝绿

3.2.1 特点

灵敏度高:测定下限可达10-510-6mol/L, 10-4%10-5%

◆准确度能够满足微量组分的测定要求: 相对误差2~5

◆操作简便快速,设备简单

◆应用广泛

 

3.2.2 溶液中溶质分子对光的吸收

 

不同颜色的可见光波长及其互补光

 

1.物质对光的选择性吸收及吸收曲线

 

一种物质呈现何种颜色,是与入射光的组成和物质本身的结构有关。溶液呈现不同的颜色是由溶液中的质点(离子或分子)对不同波长的光具有选择性吸收而引起的。当白光通过某一有色溶液时,该溶液会选择性地吸收某些波长(wavelength)的光而让未被吸收的光透射过,即溶液呈现透射光的颜色,亦即呈现的是它吸收光的互补光的颜色。例如,KMnO4溶液选择吸收了白光中的绿色(500~560nm)光,与绿色光互补的紫色光因未被吸收而透过溶液,所以KMnO4溶液呈现紫色。

 

◆吸收光谱曲线或光吸收曲线

    以波长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作图。

◆最大吸收波长(maximum absorption wavelengh

     光吸收程度最大处的波长,用λmax表示。

在可见光,KMnO4溶液对波长525 nm附近绿色光的吸收最强,而对紫色和红色的吸收很弱。λmax=525 nm。浓度不同时,光吸收曲线形状相同, λmax不变,吸光度不同


吸收曲线(absorption spectrum)的讨论:

 

©       1)同一种物质对不同波长光的吸光度不同。吸光度最大处对应的波长称为最大吸收波长(lmax)

©       2)同一物质不同浓度的溶液,光吸收曲线形状相似,其最大吸收波长不变;但在一定波长处吸光度随溶液的浓度的增加而增大。这个特性可作为物质定量分析的依据。在实际测定时,只有在λmax处测定吸光度,其灵敏度最高,因此,吸收曲线是吸光光度法中选择测量波长的依据。

©       3)不同物质吸收曲线的形状和最大吸收波长均不相同。光吸收曲线与物质特性有关,故据此可作为物质定性分析的依据。

2.吸收光谱产生的原理

物质分子内部六种运动形式:

1)价电子能级跃迁<,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Ee

2)分子的振动Ev

      3)分子的转动Er

      4)原子的核能En

      5)分子的平动能Et

      6)基团间的内旋转能Ei

在紫外光的照射下, En不变, EtEi较小。所以,体系吸收能量而发生跃迁时:

         E = Ee + Ev+ Er

 

1~20ev

可见、紫外    

0.05~1ev

红外         

 

<0.05ev

红外      

 

分子的激发

M    +    h n          M *

基态(ground state)    激发态(Excited state)

  E1         E               E2

DE = E2E1 = h n     

  量子化 ;选择性吸收;        

  分子结构的不同使其对不同波长光的具有选择性吸收。

3.2.3 光吸收基本定律

1 朗伯-比尔定律

当一束平行单色光通过任何均匀、非散射的固体、液体或气体介质时,一部分被吸收,一部分透过介质,一部分被器皿的表面反射。如图6-3所示,设入射光强度为I'0,吸收光强度为Ia,透过光强度为It,反射光强度为Ir

 


朗伯(Lambert J H)和比尔(Beer A)分别

17601852年研究了光的吸收与溶液层的厚度及溶液浓度的定量关系,二者结合称为朗伯-比尔定律,也称为光的吸收定律。

  当一束强度为I0的平行单色光垂直照射到长度为b的液层、浓度为c的溶液时,由于溶液中吸光质点(分子或离子)的吸收,通过溶液后光的强度减弱为I

A——为吸光度

Ø       朗伯-比尔定律表明:当一束单色光通过含有吸光物质的溶液后,溶液的吸光度与吸光物质的浓度及吸收层厚度成正比。这是进行定量分析的理论基础。

Ø       比例常数K与吸光物质的性质、入射光波长及温度等因素有关。

2.  摩尔吸收系数

* 摩尔吸收系数

          当浓度cmol·L-1,液层厚度bcm为单位表示,则K用另一符号ε来表示。ε称为摩尔吸收系数,单位为L·mol-l·cm-1,它表示物质的量浓度为l mol·L-1,液层厚度为l cm时溶液的吸光度

A=εbc

摩尔吸光系数(e)的讨论

1)吸收物质在一定波长( λmax )和溶剂条件下的特征常数,可作为定性鉴定的参数εmax

2)不随浓度c和光程长度b的改变而改变。在温度和波长等条件一定时,ε仅与吸收物质本身的性质有关,与待测物浓度无关;

3)同一吸收物质在不同波长下的ε值是不同的。在最大吸收波长λmax处的摩尔吸光系数,常以εmax表示。εmax表明了该吸收物质最大限度的吸光能力,也反映了光度法测定该物质可能达到的最大灵敏度。

4εmax越大表明该物质的吸光能力越强,用光度法测定该物质的灵敏度越高。

      ε>105:超高灵敏;

      ε=(610)×104 :高灵敏;

      ε<2×104 :不灵敏。

5ε在数值上等于浓度为1mol/L、液层厚度为1cm时该溶液在某一波长下的吸光度。

透射比或透光度

        透过光强度It与入射光强度Io之比称为透射比或透光度,用T表示溶液的透射比愈大,表示它对光的吸收愈小;相反,透射比愈小,表示它对光的吸收愈大。

在吸光光度分析法中,试液和空白溶液分别置于同样质料及厚度的吸收池中,然后让强度为I0的单色光分别通过这两个吸收池,再测量其透过光的强度。此时反射光强度基本上是不变的,且其影响可以相互抵消


1.目视比色法

方便、灵敏,准确度差。

2. 吸光光度法和分光光度计

通过棱镜或光栅得到一束近似的单色光.

波长可调, 故选择性好, 准确度高.

习题1 25.0ng/50mLCu2+溶液,双环己酮草酰二腙分光光度法测定,于500nm处,2.0cm比色皿测得T=50.1%,求吸光系数a和摩尔吸光系数,已知MCu=64.0

 

习题2 有色溶液,1cm比色皿时透光度T,改用2cm比色皿时,透光度应为多少?

3.3 光度分析法及其仪器

3.3.1 光度分析的几种方法

分光光度计的基本部件

吸收池

光源

单色器

检测系统




704
国家标准下载

下载说明:
1.请先分享,再下载
2.直接单击下载地址,不要使用“目标另存为”
3.压缩文件请先解压
4.PDF文件,请用PDF专用软件打开查看
5.如果资料不能下载,请联系本站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大名:
联络: QQ 或者 邮箱
内容:不能超过250字,需审核,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验证码: 5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