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标准吧 > 标准下载 > YD T 1513 2006 农村VSAT卫星通信网络/系统技术要求 2

YD T 1513 2006 农村VSAT卫星通信网络/系统技术要求 2

时间:2012-5-28 14:42:50 作者:标准吧 来源:YD 阅读:2357次
YD T 1513 2006 农村VSAT卫星通信网络/系统技术要求 2
  10.10.1.2假设参考数字通道输出端的误码性能指标

    ——PCIM电话业务的误码特性指标:

    在图15中HRDP输出端上的比特差错率不应超过下述值:

    (1)l×10-6:任何月份比20%多的时间,l0min的平均值;

    (2)l×10-4:任何月份比0.3%多的时间,lmin的平均值;

    (3)1×10-3:任何月份比0.05%(年的0.01%)多的时间,ls的平均值。

    注:

    (1)数字卫星系统通常比模拟系统对网络无线电频率特性变化更敏感。因此,对系统寿命期间产生的性能恶化,设计者提供适当的电路储备是特别重要的。

    (2)上述比特差错率指标包括:干扰噪声,大气吸收和降雨产生的噪声。但不包括设备的不可用时间。

    (3)上述比特差错率指标仅适用于PCM电话传输。对于其他数字业务,需要进一步研究其相关性能指标。

    (4)工作在低予10GHz的卫星固定业务系统,通常是不受短时间10-3比特差错率的限制,设计者总是假设短时间指标是按总时间计算的。

    (5)对于工作在10GHz以上的卫星固定业务系统,上述的比特差错率指标在可用时闼内是适用的(即年总时间的99.96%内)。在这种系统中,降雨将使系统恶化到劣于10-3的比特差错率。按照不可用定义,对于这些时间百分比(年的0.04%),电路将认为是不可用。也就是,连续108或更长的高误码区为不可用时间。短于连续10s的高比特误码区为可用时间,它等效于链路误码超过10-3的请况。因此,超过10-3误码的总设计指标(总时间)将是上述13.2.1小节中3)中的时间加上14.1.2小节中的不可用时间之和(年的0.01%+0.04%旬.05%)。

    (6)任何月份相当于年度的最坏月份,所谓年度最坏月份是指含盖至少4年的(连续)月度统计中的最坏月份。

     工作频率低于150Hz,作为64kbit/s ISDN连接的一部分的卫星固定业务假设参考通道(HRDP)

输出端上,在可用时间内的比特差错率不得超过下述规定值:

    l×10-7:任何月份比10%多的时间;

    I×10-6:任何月份比2%多的时间;

    l×10-3:任何月份比0.03%多的时间。

    其误码分布应满足以下规定:

    出现lmin平均比特差错率劣于1×110-6 (称为劣化分(DM).它是指扣除可用时间内出现严重误码的

秒后,其误码个数≥4bit/min)的总时间(min)不应超过任何月份内可用时间的2%。

  出现1s平均比特差错率劣于l×10-3【称严重误码秒(SES).它是指可用时间内出现误码个数>64bit/s

的秒】的总时间(s),不应超过任何月份内可用时间的0.03%。

  出现ls内有误码【误码秒(ES),它是指误码个数≥1bit/s、≤64bit/s,并且包括连续出现少于10个的

严重误码秒】的总时间(s),不应超过任何月份内可用时间(s)的1.6%。

    注:

    (1)误码串的测试应当保证有足够长的时间,以便获得—个良好的比特差错概率的估计。

    (2)本建议可用于载送PCM电话以外的数字信息的卫星系统。例如话带数据(传真),低速率编码话音(低于64kbittt)等。

10.10.2数字电视广播(DVB-s)误码特性

  传输系统的误码门限:不加任何纠错,调制—解调中频环回:在MPEG的解复用的输入端测量的误

码率不应大于2×10-4

  加任何纠错,调制—解调中频环回,在MPEG的解复用的输入端测量的误码率不应大于l×10-l0


10.11延时特性

10.11.1延时

    不包括自由空间时延在内的传输路径处理时延:

    电路交换:≤60ms;

    voIP方式:≤150ms(8kbit/s编码,单向处理时延)。

    总时延:

    端到端的包括卫星电路的网络传输时延和网关处理时延在内的单向总延时不应超过门限值400 ms

(参见ITU-T G.114【l】和【7】)。

    注:运营商可根据用户的承受能力适当放宽到450ms。

    地面网P电话系统中,对语音传输时延放宽到:

    < 150ms:最好:

    150~250 ms:较好;

    250~450 ms:一般尚可接受;

    >450 ms:差。

10.11.2延时抖动

    网络延时抖动必须在80ms以内(端到端)。

10.11.3丢包率    。

  要求网络丢包率小于10%(端到端)。

10.12话务量、呼损率

  对于话务量、呼损的要求,给出下述建议值:

  话务量:

  农户话机:按0.03Er10

  公用电话机:按0.1Er10

  空中信道呼损率:0.05。

10.13回声控制

  回声抑制参见ITU-TG.168【2】和【9】以及1TU-T G165建议【3】和【8】。

  端站:端路径时延取不小于16ms。

  主站和关口站:端路径时延取不小于32ms。

10.14呼叫建立时间

VSAT用户与其他用户之间单跳拨号后时延

    (1)电路交换

    VSAT之间平均值≤4s

    VSAT用户拨打固定用户拨号后时延:平均值≤8s

    VSAT用户拨打移动用户拨号后时延:平均值≤16s

    移动用户拨打VSAT用户拨号后时延:平均值≤lls

    (2 )VoIP方式

    呼叫建立时间≤5s(不包括PSTN段的呼叫建立时间)。

    注:经卫星VoIP的其他路径的建立时间(参考地面):

    固定用户拨打固定用户的拨号后时延:平均值≤8s


 YD/T 1513-2006

    固定用户拨打移动用户的拨号后时延:平均值≤12s

    移动用户拨打固定用户的拨号后时延:平均值≤12s

    移动用户拨打移动用户的拨号后时延:平均值≤l6s

 10.15信令要求

10.15.1主站

    主站的交换模块应具备完全符合中国标准的完整的No.7信令功能:TUP、ISUP、MTP、SCCP、TCAP、

INAP、DSS1。系统应满足下列国家行业标准和部颁标准要求:

    (1) GF001-9001《中国国内电话网No.7信号方式技术规范》【2】和【14】及其补充规定。

    (2 )YDN 038-1997《国内No.7信令方式技术规范综合业务数字网用户部分(ISUP)》【4】和【15】。

    (3) YDN 038.1-1999《国内N。.7信令方式技术规范综合业务数字网用户部分(ISUP)(补充修改

件)》【5】和【16】。

    (4) YDN 089-1998 (No.7信令网技术体制(1998修订版)》【6】和【17】。

10.15.2端站电话机信令和用户线

    端站电话机:

    使用DTMF双音多频信令。

    支持付费电话。支持反极性被叫应答信号。

    能满意工作的用户线条件是:

    (1)用户环路电阻允许高达1800Ω(包括话机电阻),特殊情况下允许高达3000Ω.馈电电流应

不小于18mA。

    (2)用户线线间绝缘电阻≥2kΩ。

    (3)用户线线间电容≤0.7μF。    。

10.15.3.端站小交换机信令和E、M线

    在四线E、M中继线上采用卫星电路内部信令。

    E、M线路条件:

    采用E、M线接口中继方式,规定E线和M线无电流时编码为1状态,接通电流时为0状态小交换

机E、M中继器电源为负。E、M线工作电流一般不大于30mA,最大不超过40mA。

10.16卫星电路的段数

    1个卫星用户的呼叫连接中最多允许出现两段卫星接续。主站和关口站的交换模块应提供卫星电路段

数的控制功能。

10.17工作环境要求

    (a)温度

    工作温度范围:

    室外设备(包括天线,。DU.太阳能电池等):-40℃~600℃

    主站、关口站室内:0℃~+30℃;

    端站室内:- 10℃~+50℃;

    存储温度范围:- 50℃~+70℃;

    (b)相对湿度范围:

    室外设备(包括天线,ODU,太阳能电池等):0%~100%;


    主站、关口站室内:10%~65%:

    端站室内:0%~95%。

    (c)防尘

    端站室内、外设备应有防尘设计。

    (d)风速

    包括太阳能板、基站天线塔和卫星地球站天线的要求:

    风荷性能:

    工作风速:>20m/s,对达到27m/s的阵风能正常工作;

    性能恶化风速:32m/s;

    不破坏风速:最小55m/s。

    (c)降雨

    100mm/h。

    (f)抗震性能 

    抗8度烈度地震。

    (g)海拔高度

    主站、关口站和端站设备应具有在不同海拔高度上工作的能力。

10.18地球站天际线的限制

  在天线的近区场内,天线主轴方向与障碍物边际之间的夹角不应小于100(下、左、右各方向)。

如图8所示。

YD/T 1513-2006 农村VSAT卫星通信网络/系统技术要求_2

图8天线近场障碍要求示意图

天线远场分界点到天线的距离R(米)(沿天线射束的主轴方向)为:

  R=D2/λ(分界点到天线口径的相位行程差不大于λ/8时        (38)

  R=2D2/λ(分界点到天线口径的相位行程差不大于λ/l6时)    (39)

其中,D为天线直径(m);

      Λ为工作波长(m)。

在偏离主轴方向时,满足同样远场条件的距离月值将减小。偏离的角度越大,尺值就越小。


1 1可用性

11.1概述

  卫星固定业务假设参考电路或假设参考数字路径的可用性按下述公式定义:

  可用性=(100-不可用性)%                                        (40)

  不可用性=(不可用时间,要求时间)×l00%                         (41)

    所谓要求时间是指用户要求电路或数字通道在一定的条件下执行要求的功能的时间周期。

    所谓不可用时间是指在要求的时间范围内,电路或数字通道中断累计时间。

    在假设参考电路或假设参考数字路径两端之间定义的卫星固定业务链路的任意接收终端处,如果有

以下5种状态中的一种或几种连续出现l0s或更长时间,应认为是不可用(当以下5种状态持续存在连续10s.

则不可用时阅开始,这10s认为是不可用时间。当以下5种状态终止连续10s时,不可用时间终止,这10s

时间认为是可以时间)。

    (1)对于模拟信号传输,远端接收端的希望信号电平值比期望电平值低10dB或者更低。

    (2)对于数字信号传输,数字信号中断(即:校准和定时信号丢失)。

    (3)在模拟信号传输中,电话信道的不加权噪声,在0相对电平点处,测量的5ms积分时间内,高于

10(6)pwo。

    (4)对于低于一次群速率(1.544Mbit/s和2.048Mbit/s)的数字传输,其ls内的平均比特误码率(BER)

低于10-3

    (S)对于高于一次群速率(1.544Mbit/s和2.048Mbit/s)的数字传输,每一秒都是严重误码秒(SES)

事件。一个SES定义为:1s内含有30%或以上的误码块或至少出现一个严重扰动周期(SDP)。

11.2设备的可用性

    在卫星固定业务中,由于设备故障造成的假设参考数字连接的不可用性不应超过一年时间的0.2%。

11.3传播的可用性

11,3.1中继方式

    在卫星固定业务中,由于传播造成的假设参考数字连接的不可用性为任何月份的0.2%。任何年的

0.04%。对于工作在10 GHz以上的电路可以放宽到0.05%。

    建议分配:主站到小站方向:上行分配0.01%(有上行功率控制)下行为0.03%;

    小站到主站方向:上行分配0.03%,下行为0.01%。

11.3.2用户接入方式

  在卫星固定业务中,由于传播造成的假设参考数字连接的不可用性任何年的0.1%。

  建议分配:主站到小站方向,上行分配0.02%(有上行功率控制)下行为0.08%。

    小站到主站方向,上行分配0.07%.下行为0.03%。

11.3.3瞬断

  建议卫星中继数字传输中的数字信号的瞬时中断(即:短时间干扰、校准和定时信号丢失引起的)

时间不超过任何年时间的0.004%(暂定)。


 12计费

12.1概述

    一次通信的计费是通过卫星网和地面网共同完成的。VSAT的系统的计费模块负责产生和收集VSAT

用户的呼叫详情记录( CDR),至少包括主叫和被叫电话号码,通话开始时间(卫星系统的通信开始时

间的定义与地面系统一致),通话时长,所用带宽,呼叫终止方式和终止原因等主要信息。

    通常情况下,计费由VSAT用户所属省份的计费中心负责。由VSAT卫星系统提供呼叫详细记录

( CDR),并按时传送至相应运营商各省的计费前置机中。然后由计费中心从计费前置机中采集数据,

产生详细话单,向用户收费。

    VSAT用户使用卫星VoIP业务时,费用一般由两部分组成,—部分是通话费用,另一部分是用户的网

络使用费。通话费用与基本通话计费方式相同,由VSAT系统的计费模块负责产生和收集呼叫详情记录

(CDR);网络使用费由语音网关和网守负责采集用户计费信息,并按时传送到计费中心,由计费中心

根据费率生成详细帐单,向用户收费。

12.2计费功能

    计费模块应能产生呼叫详细记录(CDR).并可以设置不同的计费策略和计费费率切换条件。VSAT

系统应能与计费中心配合实现停开机指令的自动化。

    计费模块应至少支持两种不同的CDR格式:EBCDIC格式和ASCⅡ格式,同时还应能根据运营商的

需求支持其他格式。每当一个呼叫结束便产生一条新的记录。不论呼叫是否成功完成,也不论呼叫是否

计费,呼人、呼出或内部呼叫(如行政村内部的通话,不经过卫星)都产生呼叫记录。不同的CDR格式

产生不同的文件格式,所有文件都存储在特定的文件目录下。

12.3计费接口

  VSAT系统的计费模块负责采集、生成计费信息和话务统计信息。。为了将计费数据和话务统计数据传

送到相应运营商的计费中心,需要在VSAT中心站配置计费前置机,运行计费接口软件。计费接口机负

责读取计费模块产生的各种计费数据,按运营商计费系统需要的格式进行格式转换,然后传送给运营商

相应的计费中心。

12.4计费精度

    l s。

12.5计费差错率

  小于10-4

13同步方式

13.1  网同步

  在卫星电路与地面同步数字网连接时,需要网同步功能。

  在卫星电路内部又有两种:中继方式和用户接入方式的网同步。

13.1.1中继方式

  中继方式网同步参考图9所示。


YD/T 1513-2006 农村VSAT卫星通信网络/系统技术要求_2

图9中继方式网同步

  本地时钟精度不低于l×10-11

  注:端站的BTS端应提供外时钟同步接口。

13.1.2用户接入方式

用户接人方式网同步参考图10所示。

YD/T 1513-2006 农村VSAT卫星通信网络/系统技术要求_2

图10用户接入方式网同步

    本地时钟精度不低于1×10-11

13.2同步

    主站或关口站设备一般采用主从同步方式。

13.2.1定时

13.2.1.1外定时  

    主站或关口站的调制器,网关设备等应设置外定时源输入端口,可从站内同步设备( BITS)获得定

时,也可以外加GPS接收机取得同步。同步接口可以是2 048kbit/s或者2 048kHz。

    2 048kbit/s接口:接口的物理和电气参数应符合国家标准GB/T 7611-2001【1】和【13】的要求,帧

结构应符合1TU-T G.704【5】和【11】的要求。接口数量≥10

  2 048kHz接口:

  根据实际需要也可以选用。接口的物理和电气参数应符合国家标准GB/T 7611-2001【1】和【13】的

要求。

  端站采用GPS接收机方式。

13.2.1.2线路定时(地面线路侧)

  主站或关口站的调制器,网关设备等应能从线路信号中提取定时。可分成两种情况:

  (1) PDH传输时:可从承载有效定时信号的2 048kbit/s业务码流中提取。其接口的物理和电气参数

应符合国家标准GB/T 7611-2001【l】和【13】的要求。帧结构应符合1TU-T G.704【5】和【11】的要求。

接口数量≥2。


    (2)SDH传输时:一、当卫星地面设备有外同步接口且与SDH网元设备外同步输出接口类型一致时,

可以直接从SDH网元设备外同步接口输出信号获得定时;二、当卫星地面设备没有外同步接口时,只能

从SDH下载的2 048kbt/s支路信号中提取定时,但此种情况下,必须对其2 048kbit/s支路信号进行再定

处理。

13.3外时钟

    时钟精度:不低于l10-11

    输出频率:10MHz; 2048kbit/s; 2048kHz。

    对时钟的要求参见YD/T I012- t999【3】和【18】第4.1节的相关内容。

14电源

14.1概述

    电源采用交流,直流两种供电方式。

    主站和关口站采用交流和直流供电方式。

    ——端站采用直流或交流供电方式。可采用夜间睡眠工作方式降低功耗。但当需要通话使用时:

    (1)不应当通过网管实现叫醒。而应采用本地主叫激活方式。

    (2)异地主叫方也可以叫醒处于睡眠状态的被叫方。

    (3)端站应在断电恢复后,无需网管人员操作,即可自动恢复正常。

    ——端站太阳能电池供电方式:

    (1)当端站无电源或电源无保障时可以采用太阳能电池供电方式。

    (2)供电系统包括:太阳能电池组,蓄电池组和充电控制器。

    ——太阳能板的技术要求:

    (1)太阳能电池应满足IEC标准IEC61215【12】和【17】的要求;

    寿命:不小于10年(太阳能电池板效率不低于13%)。

    (2)无人值守。

    (3)太阳能板的仰角度完全可按不同的季节(冬至、夏至、春分和秋分)调整。

    (4)太阳能电池板正极接地。

    (5)具有快速充电、伏充电电压温度补偿、过充保护和过放电保护等功能。

    (6)应考虑阴雨天数。

14.2交流供电方式 

    主站和关口站:

    电压:220(+10%和- 15%)V

    频率:50±2Hz

    端站:180~250V

14.3直流供电方式

14.3.1  中继方式

    端站:直流48V( 57~40V)

14.3.2用户接入方式


    端站:直流24V( 20~28.5V)

    直流12V(10~14.3V)(非标准)

15接地和防雷要求

15.1接地

    主站和关口站:接地电阻应小于5Ω。

    应采用电气地、电源地、防雷地共地。

    端站:接地电阻应小于10Ω。

    应采用电气地、电源地、防雷地共地。

15.2防雷

15.2.1避雷针

  远端站由于接地电阻要求放宽,地电阻增大,建议使用适合大地电阻的避雷针。

15.2.2电涌保护器

  在远端站的室内和室外单元之间的引线、电源引线和长的话机引线上应当加装电涌保护器,并就近

接地。

15.3防电磁辐射要求

  在主站和关口站机房内,设备对人体的微波杂散辐射功率密度不得大于:

  6GHz濒段:0.4mW/cm2

  14GH频段:0.2 mW/cm2

16网管功能要求

16.1概述

    VSAT网管系统与交换机、语音网关、P网关、网守等配合对包括主站、关口站和端站在内的整个网

络、系统和设备进行集中统一的管理。其中包括:配置管理、性能管理、告警(故障)管理、网络控制、

计费管理、安全管理等。一个网管系统应能至少支持有10 000个以上远端站的网络。

16.2配置管理(包括资源管理)

    网络管理系统应提供一个VSAT网络的配置能力。可采用分层配置方法。

    可分成四层管理:网络配置,区域配置,子区配置和终端站配置。

    (1)网络配置

    网络配置是配置管理等级中的最高层,例如全国范围。它定义的条款适合整个网络。配置的项目也

适于全网。

    (2)区域配置

    区域配置是在全国之下,全网被划分为几个独立的区域,例如一个省为一个区域。区域范围是网络

中被划分的独立区。它定义的条款适合整个独立区。配置的项目也适于本区域。

    C3)子域配置

    子域配置是在区域配置之下,区域被划分为几个独立的子域,例如一个大本地网为一个子域。子域

是网络中被划分的独立群。它定义的条款适合整个独立群。配置的项目也适于本子域。

    (4)终端站配置


    终端站配跫在子域配置之下。一个子域内有许多终端站。终端站配置应符合所在子域的条款。

    各级的配置内容,可根据使用的网络、系统和设备的功能,以及用户和运营商的要求确定。网络管

理系统可以通过卫星链路对VSAT主站、关口站和终端站的配置内容进行编程设置,支持软件更新和配置

修改等,创建配置数据库,提供配置记录、查询和统计功能。

16.3性能管理

    网络管理系统应提供一个VSAT网络性能管理的能力。它可以监视本VSAT网络的设备和系统性能,

可以生成当前网络状态的报告,也可以生成基于历史数据的综合性报告。网络管理的性能项目和内容,

可根据用户和运营商的需求确定。

    性能管理一般包括:对VSAT网、系统、设备的性能进行统计和分析;性能的实时管理(如传输特性、

设备特性、业务特性)等。

16.4告警和故障管理

    网络管理系统应提供一个VSAT网络告警和故障管理的能力。它可以提供整个VSAT网络发出的告

警。应能通过声、光、电(短信、邮件)等手段实时的发出整个网络实体发出的告警信息;提供图形用

户接口,呈现告警的时间、位置、类别和状态;操作员确认告警信息并向上一级网管重发告警信息;能

确定故障位置和进行故障分析。能记录并提供当前和基于历史的整个髑络实体的告警报告。

16.5网络控制管理

    网络管理系统应提供一个VSAT网络控制管理的能力。控制的内容,可根据使用的网络、系统和设

备的功能,以及用户和运营商的要求确定。通常包括:电话和数据的呼叫建立和拆除,跳频,带宽按需

分配等。

16.6计费管理

  参见本标准12章。

16.7安全管理

    网络管理系统应提供一个保证VSAT网络安全正常运行的能力。

授权、口令等安全措施管理。

16.8日志和数据库备份管理

  应具有日志和数据库备份管理功能。

16.9网络管理系统的延伸管理(可选)

    (1)对远端站电话线实施告警和检测管理。

    (2)对远端站的语音网关,小交换机实施告警和检测管理。

    (3)对远端站的电源实施告警和检测管理。

16.10远程网管功能和与上级网管的连接能力

  应具有远程网管功能和与上级网管的连接能力。.

16.11其他网管功能

  其他用户需要的网管功能。

一般包括:用户鉴权,数据加密,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VSAT网络结构组网方案

 

A.1  与固定电话网连接

  为农村通信服务的与固定电话网连接的卫星通信系统有四种典型的组网方案。

A.1.1用户接入方式C电路交换)

    与固定电话网连接,用户接人方式采用电路方式的典型组网方案如图A.1所示。

YD/T 1513-2006 农村VSAT卫星通信网络/系统技术要求_2

图A.1  地面固定电话网VSAT卫星通信组网方案(电路方式)

  该方案中VSAT系统包括网管中心、关口站和端站。由网管中心和关口站组成的主站设在省以上的交

换中心处;关口站设在地区中心以上的交换中心处;端站设在行政村或没有通话的乡、镇内。关口站不

管放在什么地方,它在地面网中的地位是端局。整个VSAT网络内的话机是分别按所属地面固定电话网端

局等位编号。关口站与端站之间的传输采用电路方式,端站内用户之间打电话不经过卫星。

A.1.2用户接入方式(VoIP方式)

  与固定电话网连接,用户接入方式采用VoIP方式的典型组网方案如图A.2所示。


YD/T 1513-2006 农村VSAT卫星通信网络/系统技术要求_2

图A.2地面固定电话网VSAT卫星通信组网方案(VolP方式)

  该方案中VSAT系统包括网管中心、关口站和远端站。网管中心和关口站组成的主站设在省以上的交

换中心处;关口站设在地区中心以上的交换中心处;端站设在行政村或没有通话的乡、镇内。关口站不

管放在什么地方,它在地面网中的地位是端局,网守属于二级。关口站语音网关以G.703 (E1)与地面电

路相连。整个VSAT网络内的话机是分别按所属地面固定电话网端局等位编号。关口站与端站之间的传输

采用VoIP方式,与地面网和话机相连时增加了语音网关。端站内用户之间打电话不应经过卫星。

A.1.VSAT中继方式(电路交换)

    与固定电话网连接,VSAT中继方式采用电路方式的典型组网方案如图A.3所示。

YD/T 1513-2006 农村VSAT卫星通信网络/系统技术要求_2

图A.3地面固定电话网VSAT中继方式的组网方案(电路方式)


  该方案中卫星中继方式是指利用卫星电路做无线接入的基站和基站控制器之间的中继电路,无线接

人设备做终端。现有的可能用于农村通信的无线接入系统有S-CDMA等固定无线接人方式。卫星中继系

统采用电路交换方式。

    卫星中继包括关口站和端站。有时需要网管中心。网管设在省中心以上的地球站内。关口站设在地

区中心以上位置处,并可与BSC设在一起。端站可以设在所需要覆盖区域的中心,并与BTS设在一起。

  语音处理设备:现有的用于地面的与光纤相连的无线接人设备(例如:S-CDMA等等)在光纤或电

缆中传送的话音为PCM64kbit/s。建议在BSC进行语音处理,其目的是要降低每话路占用的卫星转发器带

宽。一个关口站可以带很多个端站。每一个行政村或自然村里设无线接入的无线终端。村中的每一个终

端之间或—个基站范围内的无线终端之间的通话可不通过卫星。

  卫星系统可以采用点对点的方式,也可以是点对多点的按需分配方式。

A.1.4VSAT中继方式(VoIP方式)

  与固定电话网连接,VSAT中继方式采用VoIP方式的典型组网方案如图A.4所示。

YD/T 1513-2006 农村VSAT卫星通信网络/系统技术要求_2

    图A.4地面固定电话网VSAT中继方式的组月方案(VoIP)

  该方案中VSAT卫星系统端站与关口站之间采用包交换方式。在基站与端站之间和关口站与BSC之

间插入以太网口(P045)/G703转换器。

A.2与移动电话网连接

  为农村通信服务的与移动电话网连接的卫星通信系统有四种组网方式。

A.2.1  用户接入方式(电路交换)

  与移动电话网连接,用户接入方式采用电路方式的典型组网方案如图A.5所示。


YD/T 1513-2006 农村VSAT卫星通信网络/系统技术要求_2

图A.5地面移动VSAT揍入方式组网方案(电路方式)

  该方案中地面移动网可以象地面固网—样,利用卫星电路以接入方式解决农村通信。卫星关口站经

过移动关口局接到移动交换网。关口站相当于移动网的端局。卫星端站设在行政村内,村内的每一部电

话相当于一部手机,固定话机按手机号码编号。网管可以根据呼叫按斋分配卫星电路。关口站与端站之

间的传输采用电路方式,端站内用户之间打电话不应经过卫星。   

A2.2用户接入方式(VoIP方式)

  与移动电话网连接,用户接入方式采用VoIP方式的典型组网方案如图A.6所示。

YD/T 1513-2006 农村VSAT卫星通信网络/系统技术要求_2

图A.6地面移动VSAT接入方式组网方案网(电路方式)


    该方案中关口站与端站之间的传输采用VoIP方式,关口站语音网关以G.703 (El)与地面电路相连。

端站内用户之间打电话不应经过卫星。

A2.3中继方式(电路方式)

与移动电话网连接,VSAT中继方式,采用电路方式的典型组网方案如图A.7所示。

YD/T 1513-2006 农村VSAT卫星通信网络/系统技术要求_2

图A.7 地面移动卫星中继方式组网方案(电路方式)

 该方案是地面移动网卫星中继方式。卫星系统的端站与移动的基站( BTS)相连,卫星系统的关口站

与多个基站控制器( BSC)相连。卫星侧—个关口站可以与许多端站相连。地面侧关口站与许多个BSC

相连;BSC与关口站、端站与BTS之间以Abis接口相连,也可以按使用的移动无线接人设备定。它们之间

可以是点对点的,也可以是点对多点。关口站与端站之间的传输采用电路方式。端站内用户之间打电话

需不经过卫星。

A.2.4中继方式l VoIP方式)

    与移动电话网连接,用户接入方式采用VoIP方式的典型组网方案如图A.8所示。

YD/T 1513-2006 农村VSAT卫星通信网络/系统技术要求_2

图A.8地面移动卫星中继VoIP方式组网方案(VoIP)


  该方案是地面移动卫星中继方式。卫星系统的端站于移动的基站相连,卫星系统的关口站与基站控

制器相连。卫星侧一个关口站可以与许多个端站相连,地面测许多个BSC可共用一个关口站。如果BSC和

BTS是Abis接口,则关口站与BSC、端站与BTS之间以Abis~RJ45转换器或其他移动无线接人接口与RJ45

转换器相连。关口站与端站之间可以是点对点的,也可以是点对多点口关口站与端站之间的传输采用VoIP

方式。端站内用户之间打电话不需经过卫星。


附录B

(规范性附录)

C/N实测值的修正

实际测量C,N值时,会由于背景噪声的影响出现测量误差,附表B.1给出正确值与测试值的修正表。

信号与背景电平实测差值

(C+N)一N(dB)

测量误差(dB)

正确C/N(dB)值

备注

10

- 0.46

10

10dB+( - 0.46dB )=9.5dB

9.5

- 0.52

9.0

 

9

- 0.58

8.4

 

8.5

-0.66

7.8

 

8.0

- 0.75

7.2

 

7.5

- 0.85

6.6

 

7.0

-0.97

6.0

 

6.5

- 1.10

5.4

 

6.0

-1.26

4.7

 

5.5

- 1.44

4.1

 

5

-1.65

3.3

 

4.5

- 1.90

2.6

 

4.0

- 2.20

1.8

 

3.5

- 2.57

0.9

 

3.0

-3.02

0.0

 

2.5

- 3.59

-1.1

 

2.0

- 4.33

- 2.3

 

1.5

- 5.35

- 3.9

 

1.0

- 6.87

- 5.9

 

0.5

-9.64

-9.1

 

 


参考文献

YD/T 1513-200

    [1]GB/T7611-2001   数字网系列比特率电接口特性

    [2]GF001-9001      中国国内电话网No.7信号方式技术规范

    [3]YD/T1012-1999    数字同步网节点时钟系列及其定时特性

    [4]YDN 038-1997    国内No.7信令方式技术规范综合业务数字网用户部分(ISUP)

    [5]YDN 038.1 -1999 国内No.7信令方式技术捌簖洽业务数字网用户部分(ISUP)(补充修改件)

    [6]YDN 089-1998    No.7信令网技术体制

    [7]  ITU-T  G114 0ne-way transmission time

    [8]ITU-T  G165 Echo cancellers

    [9] ITU-T G168 Digital network echo cancellers

    [10] ITU-T G703 Physical/electrical characteristics of hierarchical digital interfaces

    [11] ITU-T G704 Synchronous frame structures used at 1544, 6312, 2048, 8448 and 44 736 kbit/s

hierarchical levels(参照2 048kbit/s)

    [12] ITU-T G729 Coding of speech at 8kbit/s using conjugate-structure algebraic-code-excited linear prediction( CS-ACELP).

    [13] ITU-T G723.1 Speech coders: Dual rate speech coder for multimedia communications transmitting at 5.3 and 6.3 kbit/s

  [141 ITU-T T.30 Procedures for document facsimile transmission in the general switched telephone

network

    [15] ITU-T T.38 Procedures for real-fme Group 3 facsimile communication over IP networks

    [l 6]ETS-300-421 Digital broadcasting systems for television, sound and data services; Framing structure,channel coding and modulation for 11/12 GHz satellite services

  [17]IEC 61215 Crystalline Silicon Terrestrial PhotovoItaic( PV )Modules - Design Qualification and Type Approval

    [18] IESS-315使用QPSK/OQPSK调制TURBO编码的性能特性

2357
国家标准下载

下载说明:
1.请先分享,再下载
2.直接单击下载地址,不要使用“目标另存为”
3.压缩文件请先解压
4.PDF文件,请用PDF专用软件打开查看
5.如果资料不能下载,请联系本站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大名:
联络: QQ 或者 邮箱
内容:不能超过250字,需审核,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验证码: 3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