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标准吧 > 标准下载 > SJ Z 11266 2002 电子设备的安全8

SJ Z 11266 2002 电子设备的安全8

时间:2012-5-28 14:42:50 作者:标准吧 来源:SJ 阅读:1079次
SJ Z 11266 2002 电子设备的安全8
 

附录L

(规范性附录)

安全联锁装置

 

L.1  一般要求

 

    安全联锁装置在设计上应使外罩、箱门等还未处于能使IEC 61032试验探头11的刚性试验指触及

危险零部件之前危险已先行消除。

    对防止电击和能量危险的保护而言,当外罩、箱门等在取下、打开或拉出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  必须使这类危险零部件先行断电,或者

    ·  能自动触发切断这类危险零部件的供电电源,并能在2s以内使电压减小到等于或小于交流

        42.4 V(峰值)或直流70V,以及使能量等级减小到小于20J。

    对因惯性而继续运动,从而继续存在危险的运动零部件(例如旋转转印鼓),当外罩、箱门等在取

下、打开或拉出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  必须使运动零部件的运动先行减小到允许的安全等级,或者

    ·  能自动使运动零部件开始制动,在2s以内降到允许的安全等级。

    如果标有告知操作者要等待较长一段时问的标记,则对下列的例外情况,其持续时间允许大于2s:

    ·  易被触及的零部件的温度可以超过表5.2的规定值;

    ·  对运动零部件,在规定的时间内不必满足第H.1章的要求。

    这种标记应标在只有取下外罩和其他零部件才能触及到危险零部件的该外罩或其他零部件上,而

且还应标在危险零部件上或危险零部件的附近。

    试验方法

    监测危险等级的电压和(或)能量。

通过检查、测量和使用IEC 61032试验探头11的刚性试验指来检验是否合格。

 

L.2   意外复位

    安全联锁装置在设计上应使外罩、隔离护板、箱门等在来处于关闭位置时安全联锁装置就不能发生

意外复位的危险。

1l的刚性试验指操作的任何可触及的联锁装置被认为是可能会发生意外

复位的危险。

    选用安全联锁开关应考虑到在正常工作时所遇到的机械冲击和振动.以便不会造成安全联锁开关意

外转换到不安全的状态。

    试验方法

    通过检查,以及在必要时,用IEC 61032试验探头11的试验指来检验是否合格。

在打开箱门和罩子以及起动安全联锁时,用试验指试图取消联锁。

 

L.3    失效保护动作

    安全联锁系统应符合下列a)或b)的要求;

    a)  联锁系统各种可能的失效模式均不会产生需要防护的危险:

    b)  对联锁装嚣、设备、电路图和现有数据进行评定后应能得出这样的结论,即在设备的正常寿命

        期间,安全联锁系统不可能出现失效。

    试验方法   

    通过对安全联锁系统的评定和完成下面规定的试验循环来检验是否合格。


  对具有运动零部件的联锁装置,使其循环切换到正常使用时最不利的负载.循环次数为在设备预期

寿命期间可能出现的最大次数的2倍.但不小于10 000次动作。

    对位于ELV电路的簧片开关,应使其承受10 000次循环动作。

    评定是否符合a)的要求时,不仅要包括机电元件的失效,而且还要包括例如单一半导体器件的失效,以及由此而引起的任何失效或失灵。

允许采用模拟的联锁系统来进行试验。

 

L.4   取消安全联锁

 

    在有可能需要维修人员取消安全联锁的情况下,该取消系统应符合下列要求:

    ·  需要有意加力才能动作,以及

    ·  在维修结束时能自动复原到正常工作状态,或者应在维修人员还未执行复原时,能防止复原到

        正常工作状态,以及

    ·  当位于使用人员接触区时,需要用工具才能进行操作,而用试验指应是无法进行操作的。

    试验方法

    通过检查、操作和在必要时用试验指进行试验来检验是否合格。

    通过模拟下列维修活动来试验安全联锁装置的维修取消功能的动作:

    ·  对联锁取消功能进行操作,确认是否需要有意加力才能动作;

    重新装好单元,确认在维修结束时是否能自动复原;

    在使用人员接触区内用试验指试图操作安全联锁的维修取消功能,并确认是否需要用工具才能

对其进行操作。

 

L.5   机械操作的联锁开关

 

    机械联锁开关应符合L.5.1的要求,或者能通过L.5.2和L.5.3的试验.

L.5.1触点间隙

    如果触点间隙位于一次电路,则该触点间隙不应小于一次电源断按装置的间隙(见附录M)。对位

于其他电路的触点间隙应不小于3.2.1规定的间隙值。

    试验方法

    通过检查和测盈来检验是否合格。

    联锁开关触点间隙的间隙值要按下列要求来测量:

    ·  位于一次电路的联锁开关要测量触点开距是否有3min;

    ·  位于二次电路的联锁开关要测量触点开距是否符合表3.4的间隙值。

L.5.2可靠性

    开关应能满意地完成设备预期寿命期间可能发生的最大循环次数两倍的循环动作。

    在ELV电路的簧片开关应承受100 000次循环动作。

    试验方法

    通过检查和试验来检验是否合格。

    开关应能满意地完成设备预期寿命期间可能发生的最大循环次数两倍的循环动作,循环动作的速率

为6---10次每分钟循环,接通和断开电流为在应用场合中产生的电流的150%,但对切换电动机负载的

开关,试验要在电动机转子堵转的条件下进行。

    位于ELV电路的簧片开关应在第L.3章的试验时承受100 000次循环动作。

    除了位于ELV电路的簧片开关外,试验后在触点之间进行3.2.3.1.3针对加强绝缘规定的抗电强度

试验。
 附录M

(规范性附录)

断接装置

 

M.1  一般要求

 

    为了使设备与电源断开应配备有断接装置。

    断接装置的触点开距至少应具有3mm,当断接装置装在设备内时,应尽可能靠近电源的入口处。

    如果功能开关能满足对断接装置的所有要求,则允许功能开关用来作为断接装置。但是,断接装置

的这些要求不适用于采用其他隔离措施的功能开关。

    下列类型的断接装置是允许的:

    ·  电源软线上的插头:

    ·  器具耦合器;

    ·  隔离开关;

    ·  断路器;

    ·  能提供与上述相同安全程度的任何等效的装置。

M.1.1  永久连接式设备

    对永久连接式设备,除非随设备所附的安装说明书说明,相应的断接装置应作为建筑设施的一部分,

否则断接装置应装入设备内。

    注:外部断接装置不要求随设备一起提供。

M.1.2  持续带电的零部件

    如果设备内断接装置电源侧的零部件在该断接装置断开时仍然带电,则该零部件应加隔离保护,以

减少维修人员意外接触的危险。

    作为一种补充说明,应在维修手册中对此加以说明。

M.1.3  软线上的开关

    当采用隔离开关时,该隔离开关不应安装在交流电网电源软线上。

M.1.4  单相设备

    对单相设备,该断接装置应能同时断开两极,但当可以借助标识来辩认电网电源中线时,也可以使

用单极断接装置来断开相线。

    在设备使用时,如果不能分辨出电网电源的中线,则说明书中应给出在建筑设施中配置附加的双极

断接装置的说明。

    注:需要使用双极断接装置的三个例子如下:

       ·由IT配电系统供电的设备;

       ·通过可正反接插的器具耦合器或可正反接插的插头供电的可插式设备(除非器只锅合器或插头本身被用来

         作为断接装置)。

       ·从不同定极性的输出插座获得供电的设备.

M.1.5  三相设备

    对三相设备,断接装置应同时断开电源的所有相线。对需要与IT配电系统中线连接的设备,其断

接装置应是四极断接装置,并能断开所有相线和中线。如果设备中未提供这种四极断接装置,则安装说

明书应规定四极断接装置必须作为建筑设施的一部分来提供。

    如果断接装置断开中线,则应同时断开所有相线。

M.1.6  用作断接装置的开关   

    如果断接装置是装在设备中的开关,则应按附录F的规定标记开关的通位和断位。

     


   

M.1.7  用作断接装置的插头

    如果电源软线的插头被用来作为断接装置,则安装说明书应说明,对于可插式设备,输出插座应安

装在设备的附近并应易于触及到。对预定要由用户安装的可插式设备,安装说明书应提供给用户。

M.1.8  可插式设备的断接装置

    对I类设备,如果电源插头或器具耦合器被用作断接装置,则应使其保护接地连接端先于电源连接

端接通,而迟于电源连接端断开。

M.1.9  互连设备

    如果各自具有电源连接端的一组设备互连,其连接方式有可能在这些设备之间传递危险电压或危险

等级的能量,则应装有断接装置,以便当所考虑的设备在进行维修时能断开可能会被触及的危险带电零

部件,否则这些零部件应加隔离保护并作相应标记。此外在每台设备上应提供明显的标签,给出断开此

台设备所有电源的明确说明。

M.1.10  多个电源

    如果设备从一个以上的电源(例如不同电压,频率的电源或作为备份的电源)获得供电.则在每一

个断接装置的近旁应有明显的标记,给出断开此台设备所有电源的明确说明。

    如果一台设备装有一个以上的这种断接装置,则所有这些断接装置应集中放在一起。不需要这些断

接装置在机械上联动。

    含有内部不间断电源(UPS)的设备应有能在维修前使UPS不工作并使其输出端断开的可靠措施。

应提供断开UPS的说明。UPS的内部能源应标有相应的标记和加有隔离保护,以防止维修人员意外接

触.

 

M.2  试验方法

 

    通过检查来检验是否合格。

 


附录N

(规范性附录)

电池

 

N.1  要求

 

    含有电池的设备应设计成在正常工作条件下和在设备单一故障.包括设备电池包内电路故障后,能

减小着火、爆炸和化学泄漏的危险。对用户可更换电池,如果反极性安装可能会产生危险时,则其设计

应能减小反极性安装的可能性。

    电池电路在设计上应满足下列要求:

    ·  电池充电电路的输出特性能与其可充电电池相适应,以及

    ·  对不可充电电池,能防止用超过电池制造厂商推荐的速率放电和无意间的充电,以及

    ·  对可充电电池,能防止用超过屯池制造厂商推荐的速率放电、充电,以及反向充电。

    注:当在充电电路极性反接时就会发生可充电电池反向充电,结果助长了电池的放电。

    在正常和异常工作条件以及在故障工作条件下,下列电流不应超过电池制造厂商给出的允许值:

    ·  可充电电池的充电电流。

    ·  锂电池的放电电流和反向电流。

    电池的安装应使积存可燃气体的危险减小到最小,而且应使泄漏的电解液不可能损坏任何绝缘。

    如果设备装有可更换电池,当用型号不正确的电池来更换会发生爆炸时(例如某些锂电池),则应

提供符合E3.1的警告。

 

N.2试验方法

 

    就电池而言,通过检查以及通过评定设备制造厂商和电池制造厂商提供的充电和放电速率的数据来

检验是否合格。

    当不能提供相应的数据时,通过试验来检验是否合格。但是,在给定条件下本身就是安全的电池不

按那些条件进行试验。

    注:消费类不可充电的碳锌电池或碱性电池被认为在短路条件下是安全的,因此不进行放电试验,这类电池也不

        在贮存条件下进行泄漏试验。

    应使随设备提供的或制造厂商推荐用于设备的新的不可充电电池或充满电的可充电电池进行下列

每一项试验:

    ·  在评定可充电电池过充电时,电池依次在下列每一条件下充电7h

    ·  电池充电电路调节到其最大的充电速率(如果这种调节存在的话),接着

    ·  充电电路中可能发生的和会引起电池过充电的任何一个元件的失效,以及

    ·  在一个单体电池短路的情况下对完全放电的可充电电池再充电,以及

    ·  在评定不可充电电池无意间充电时,在可能发生的和会导致电池无意间充电的任何一个元件失

        效的情况下使电池充电7h,以及

    ·  在评定可充电电池反向充电时,在可能发生的和会导致电池反向充电的任何一个元件失效的情

        况下使电池充电7h,以及

    ·  在评定任何电池过快放电速率时,通过开路或短路被试电池负载电路中的任何限流或限压元

        件,使电池承受快速放电。

    在测量电流时,锂电池应从电路中取出并用短路来代替。

    注:所规定的某些试验对在进行这些试验的人员来说可能是危险的,因此应针对可能的化学或爆炸的危险采取各

        种相应的措施来保护试验人员.

附录P

(规范性附录)

电化学电位表

 

SJ/Z 11266-2002 电子设备的安全_8

附录Q

(规范性附录)

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的测量

 

    下列各图规定的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的测量方法是用来对本指导性技术文件所规定的要求进行说

明。

    图中给出的距离数值是对应污染等级2的情况。对污染等级l的距离值是图中距离值的1/4.对污

染等级3的距离值是图中距离值的1.5倍。

在图Q.1至图Q.14中:

     电气间隙

    爬电距离

                      SJ/Z 11266-2002 电子设备的安全_8

 

条件:所考虑的路径包含有一条任意深度、宽度小于1mm,槽壁平行或收敛的沟槽.

规则:直接跨越沟槽测量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

图0.1窄沟槽

                      SJ/Z 11266-2002 电子设备的安全_8

 

条件:所考虑的路径包含有一条任意深度、宽度等于或大于1 mm,槽壁平行的沟横.

规则:电气间隙就是“视线”距离。爬电距离的路径就是沿沟槽轮廓线伸展的路径。

图0.2宽沟槽

                      SJ/Z 11266-2002 电子设备的安全_8


 

条件:所考虑的路径包含有一条内角小于80。、宽度大于l mm的V形沟槽.

规则:电气间隙就是“视线一距离。爬电距离的路径就是沿沟槽轮廓线伸展的路径,但沟槽底部用lmm的连线“短

      接”。

图0.3   V形沟槽

                     SJ/Z 11266-2002 电子设备的安全_8

条件:绝缘距离中插有不连接的导电零部件。

规则:电气间隙就是d+D的距离,爬电距离也是d+D.如果d或D的距离值小于1mm.则应认为该距离为零.

图0.4   中间插有非连接的导电零部件

                       SJ/Z 11266-2002 电子设备的安全_8

条件:所考虑的路径包含有一根肋条。

规则:电气间隙就是越过肋条顶部的最短直达的空间路径。爬电距离的路径就是沿肋条轮廓线伸展的路径。

图0.5   肋条

                         SJ/Z 11266-2002 电子设备的安全_8

条件:所考虑的路径包含有一条非粘合按缝,而在接缝的两侧各有一条宽度小于1mm的沟槽.

规则: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的路径就是如图所示的“视线”距离。

图0.6   带窄沟槽的非粘合接缝


                       SJ/Z 11266-2002 电子设备的安全_8

条件:所考虑的路径包含有一条非粘合按缝,而在接缝的两侧各有一条宽度等于或大于1mm的沟槽.

规则:电气间隙就是 “视线”距离。爬电交流的路径就是沿沟槽轮廓线伸展的路径。

 

图Q.7带宽沟}蓖的非粘合接缝

                         SJ/Z 11266-2002 电子设备的安全_8

条件:所考虑的路径有一条非粘合接缝,而在接缝的一侧有一条宽度小于lmm的沟槽,在另一侧有一条宽度等于

      或大于l mm的沟槽。

规则: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的路径就是如图所示的路径。

图0.8   带窄沟槽和宽沟槽的非粘合接缝

                         SJ/Z 11266-2002 电子设备的安全_8

    为了执行对无污物情况、正常情况或有污物情况所规定的爬电距离的要求,在同时存在一种以上的情况下,应根据在每一种情况下所测得的距离,以伏每毫米计算限值。

    就3.2.2的要求而言,对Ⅱ组材料的工作绝缘,基本绝缘和附加绝缘.在工作电压250 V时,按污染等级确定相应

的伏每毫米限值如下:

    污染等级1: 150V/mm

    污染等级2:138V/mm

    污染等级3: 69V/mm   

    应测量出每一种污染情况的爬电距离,然后计算相应的电压值.这些计算所得的电压值之和不小于有关零部件之

间的工作电压.

    例如:


假定X=2 mm,则计算所得的电压=2×69=138 V

假定Y=1 mm,则计算所得的电压=l×138 V=138 V

这些电压值之和为276 V.因此本例符合工作电压为250 V的爬电距离的要求。

图0.9混合条件下的爬电距离

                     SJ/Z 11266-2002 电子设备的安全_8

条件:所考虑的路径包含有一条槽深等于或大于1.5mm、槽宽最窄处大于0.25mm、槽底宽度等于或大于1mm、

      槽壁扩展的沟槽。

规则:电气间隙就是“视线距离”.爬电距离的路径就是沿沟槽轮廓线伸展的路径,如果各内角小于80°,则对这

      些内角的沟槽,图F.3的规则也同样适用.

图Q.1O   扩展的沟槽

                        SJ/Z 11266-2002 电子设备的安全_8

                       

由于螺钉头与凹槽壁之间的空隙太窄,所以不必考虑该空隙。

 

图Q.11    窄凹槽

 


                          SJ/Z 11266-2002 电子设备的安全_8

由于螺钉头与凹糟槽壁之间的空隙足够宽.所以必须考虑该空隙。

图0.12宽凹槽

    SJ/Z 11266-2002 电子设备的安全_8

图Q.13端子周围的涂层

 

            SJ/Z 11266-2002 电子设备的安全_8

图Q.14  印制线路板的涂层

 


 

           SJ/Z 11266-2002 电子设备的安全_8

 

    A点用于确定可触及性(见3.1).B点用于测量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

A点用于确定可触及性(见3.1).B点用于测量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

1079
国家标准下载

下载说明:
1.请先分享,再下载
2.直接单击下载地址,不要使用“目标另存为”
3.压缩文件请先解压
4.PDF文件,请用PDF专用软件打开查看
5.如果资料不能下载,请联系本站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大名:
联络: QQ 或者 邮箱
内容:不能超过250字,需审核,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验证码: 2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