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标准吧 > 标准下载 > SJ Z 11266 2002 电子设备的安全2

SJ Z 11266 2002 电子设备的安全2

时间:2012-5-28 14:42:50 作者:标准吧 来源:SJ 阅读:1093次
SJ Z 11266 2002 电子设备的安全2
 

3.1.1              电气间隙

  由于电路承受瞬态过电压和设备内部产生的峰值电压,为了限制的电路中的电路流传过空气,电路的

 

电气间隙以及电路和可触及导电零部件之间的电气间隙,在考虑了以基本绝缘、附加绝缘或加强绝缘、

3A下面规定的有关条件后,应符合表3.4的规定值。

    允许电气间隙小于表3.4的规定值,但该电气间隙应承受短路试验,试验期间,可触及零部件不应

变成危险带电。   

    规定的电气间隙值不适用于恒温器、热切断器、过载保护装置、具有微隙结构的开关,以及其间隙

随触点变化的类似元件。

3.2.1.1试验方法

    通过测量,以及适用时,通过以下试验来检验是否合格。

    测量电气间隙时应考虑附录Q,还应采用下列条件:

    ·  可动零部件应使其处在最不利的位置:

    ·  当测量从绝缘材料外壳上通过该外壳开缝或开孔的电气间隙时,应认为可触及的表面是导电

        的,可看作用IEC61032的试验指B在不施加明显作用力的时候可以触及的任何地方都覆盖有

        金属箔。  (见图Q.15,B点)

    ·  当测量电气间隙时,应按下述方法施加250N的作用力2

    ·  安装在设备上的外部防护罩应承受250 N±1O N的恒定作用力持续5s.该作用力通过具有直

        径为30mm的圆形接触平面的适当的试验工具施加。本试验不适用于可携带式设备和预定操

        作时需手持的设备的外壳.

    要求的最小电气间隙应按下列程序来确定。作为一种替抉方法.也可以使用附录G的方法.

    注:对基本绝缘、附加绝缘和加强绝缘的最小电气间隙,无论其在一次电路或在其它电路中.均取决于要求的耐

        压.该要求的耐压依次取决于工作电压(包括由于内部电路.如开关电源产生的重复峰值电压)和由于外部

        瞬态电压产生的非重复过电压这两者的综合影响。

    为了确定每一个要求的电气间隙最小值,应采用下列步骤:

    1  测量所考虑的电气间隙上的峰值工作电压。宽度在lμs以下的脉冲可以忽略.

    2.如果设备由电网电源供电:

    ·  确定电网电源的瞬态电压值(3.2.1.1.1),并且

    ·  计算交流电网电源标称电压的峰值。

    3. 用3.2.1.1.3和上述电压值来确定针对交流电网电源瞬态电压和内部瞬态电压要求的耐压,如果没有来自通信网络的瞬态电压,则进行步骤7。

    4.如果设备要与通信网络连接,则确定瞬态电压值(3.2.1.1.2)。

    5.用3.2.1.1.3和上述电压值来确定针对来自通信网络的瞬态电压要求的耐压。

    6.选取步骤3和步骤5所确定的电压值中的较大值作为最终要求的耐压值。

    7.用要求的耐压值来确定最小电气间隙(3.2.1.1.4)。

  3.2.1.1.1确定电网电源瞬态电压

    对要由交流电网电源供电的设备,其电网电源瞬态电压值取决于过电压类别和电压的标称值。一般

    来说,预定要与交流电网电源连接的设备的电气间隙应针对过电压类别n的电网电源瞬态过电压来设计。   

    对属于建筑物电力设施一部分,或可能承受超过过电压类别Ⅱ的瞬态过电压的设备,应针对过电

    压类别Ⅲ或Ⅳ来设计,除非从外部对设备提供附加保护。在这种情况下,应在安装说明书中说明这

    种外部保护的必要性。

    电网电源瞬态电压的适用值应使用表3.3按过电压类别和交流电网电源的标称电压来确定。

    只有预计在任何电路绝缘上的瞬态过电压由于受到例如设备内滤波器的影响而低于正常值时才进

    行下列试验.绝缘上的瞬态电压应使用如下试验程序来测量。   

    试验期间,设备连接到其独立的电源单元(如果有的话)上.但不与电网电源相连,并且一次电路

    的任何浪涌抑制器都断开。

表3.3  电网电源瞬态电压

交流电网电源电压的标称值,相线—中线

电网电源瞬态电压

过电压类别

I

≤50Vrms

330 Vp

500 Vp

800 Vp

1500 Vp

≤50Vrms

500 Vp

800 Vp

1500 Vp

2500 Vp

SJ/Z 11266-2002 电子设备的安全_2

800 Vp

1500 Vp

2500 Vp

4000 Vp

≤50VrmsSJ/Z 11266-2002 电子设备的安全_2

1500 Vp

2500 Vp

4000 Vp

6000 Vp

≤50VrmsSJ/Z 11266-2002 电子设备的安全_2

2500 Vp

4000 Vp

6000 Vp

8000 Vp

     1) 20/208或120/240 V

     2) 230/400或277/480 V

     3) 400/690 V

     过电压类别在GB/T 16935.1—1997中规定。

    把电压测量仪器跨接在所考虑的电气间隙上。

    测量降低等级瞬态电压值应使用表D.1和编号2的脉冲试验发生器,其中的Uc等于按3.2.1.1.1确定的电网电源瞬态电压。

    将3~6个极性交替的、时间间隔至少1s的脉冲施加到下述相关的每两点间:

    ·  相线一相线。

    ·  所有相线导体导电连接在一起和中线;

    ·  所有相线导体导电连接在一起和保护地;

    ·  中线和保护地。

    对一组相同的电路只试验其中的一个电路。

3.2.1.1.2确定来自通信网络的瞬态电压

    如果所考虑的通信网络的瞬态电压是未知的-则可以认为其瞬态电压是:

    ·  峰值1500 V,如果同通信网络连接的电路是TNV-1电路或TNV-3电路:

    ·  峰值800 V,如果同通信网络连接的电路是SELV电路或TNV-2电路.

    如果预计在任何电路绝缘上的瞬态电压低于正常值,则瞬态电压按下述方法来测量:

    把电压测量仪器跨接在所考虑的电气间隙上。

    测量由于通信网络的过电压引起的降低等级的瞬态电压值应使用表D.1编号l的脉冲试验发生器.

  其中的Uc等于按3.2.1.1.2确定的通信网络的瞬态电压。

    将3--6个极性交替的、时间间隔至少1s的脉冲施加到下述具有单一接口类型的连接点之间:

    ·  两个相线连接点;

    ·  所有相线导体导电连接在一起和保护地。

    对一组相同的电路只试验其中的一个电路。

  3.2.1.1.3确定要求的耐压

    ·  一次电路接收电网电源全部瞬态电压:

    对这种一次电路的绝缘应使用下列规则:

    规则1)如果峰值工作电压Upw小于交流电网电源标称电压的峰值,则要求的耐压就是按

    3.2.1.1.1确定的电网电源瞬态电压;

                                  U要求的耐压=U电网电源瞬态电压

    规则2)如果峰值工作电压Upw大于交流电网电源标称电压的峰值,则要求的耐压是3.2.1.1.1

    规定的电网电源瞬态电压加上峰值工作电压和交流电网电源标称电压的峰值的差值;

                                  U要求的耐压=U电网电源瞬态电压+Upw-U电网电源电压的峰值


 

  ·  二次电路,其一次电路接收电网电源全部的瞬态电压:

    注:对已经证实是安全的某些结构,这种方法可能会得出不可按受的电气间隙值(未经测量)。

    对处在上述二次电路中的绝缘,要求的耐压应按下述方法确定:

    使用上述规则1)和2),但由3.2.1.1.1确定的电网电源电压瞬态值要用比下列值小一个等级的

    值来代替:

    330,  500,  800,1 500,2 500,  4000,  6000,8000 V峰值

    但是,对于浮地的二次电路,除非其处在具有电网电源保护接地端子的设备中,并且通过与符

    合3.3的保护接地连接的金属屏和一次电路隔离开,否则不允许使3这种减小值。

    另一种可供选择的方法是,使用上述规则1)和2),但用测量(见3.2.1.1.1)确定的电压,作

    为电网电源瞬态电压。

    ·  一次电路和二次电路不接收电网电源全部瞬态电压:

    对在这种一次或二次电路中的绝缘,要求的耐压忽略来自其它方面的瞬态位的影响,应按下列

    方法确定。使用上述规则1)和2),但用测量(见3.2.1.1.1)确定的电压作为电网电源瞬态电

    压。

    ·  二次电路由具有容性滤波的直流电源供电:

    对在任何接地的、由具有容性滤波的直流电源供电的二次电路中的绝缘,要求的耐压应等于直

    流电压。

3.2. 1,1.4确定最小电气间隙

    对确定在海拔高度小于或等于2000m的最小电气间隙使用表3.4。

    对要在海拔高度大子2000m工作的设备,应使用GB/T 16935.1--1997表A2,而不使用表3.4。

3.2.1.2合格判据

    使用按3.2.1.1确定的要求的耐电值,每个间隙值应等于或大于表3.4给出的最小尺寸。

3.2.2爬电距离

    为了限制可能由导电污染(污染等级)引起的流过某一材料组别的绝缘的表面电流,在考虑了表

3.5规定的条件后,应具有符合表3.5规定位的最小爬电距离。

    爬电距离不应小于按3.2.1确定的适用的电气间隙值。

    注:允许爬电距离小于规定值,但应承受短路试验,试验期间.可触及零部件不应变成危险带电。

3.2.2.1试验方法

    通过测量工作电压以及在下列条件下测量危险带电零部件和可触及导电零部件之问的爬电距离来

检验是否合格。

    ·  任何活动零部件应使其处于最不利的位置。

    ·  可选择的零部件及其位置应采用最不利的组合,例如连接具有规定的最大横截面积的不可拆卸

        的电源软线。

    就用于确定爬电距离的工作电压而言:

    ·  应使用真实有效值或直流值;

    ·  如果使用直流值,任何叠加的波纹不应考虑在内:

    ·  短期干扰(如瞬态值)和短期条件(如有节奏的振铃信号)不应考虑在内。

    对装有普通不可拆卸的电源软线的设备,应在安装表5.5规定的最大横截面积的导线和不安装导线

  的情况下测量爬电距离。

    当测量爬电距离时应根据附录Q。

 


表3.4表海拔高度小于或等于2000m的最小电气间隙

要求的耐压

最小电气间隙

基本绝缘和附加绝缘

加强绝缘

≤400Vp或Vd.c

0.2mm  (0.1mm)

0.4mm  (0.2mm)

≤800Vp或Vd.c

0.2mm

0.4mm

≤1000Vp或Vd.c

0.3mm

0.6mm

≤1200Vp或Vd.c

0.4mm

0.8mm

≤1500Vp或Vd.c

0.8mm  (0.5mm)

1.6mm  (1mm)

≤2000Vp或Vd.c

1.3mm  (1mm)

2.6mm  (2mm)

≤2500Vp或Vd.c

2mm  (1.5mm)

4mm  (3mm)

≤3000Vp或Vd.c

2.6mm(2mm)

5.2mm  (4mm)

≤4000Vp或Vd.c

4mm  (3mm)

6mm

≤6000Vp或Vd.c

7.5mm

11mm

≤8000Vp或Vd.c

11mm

16mm

≤10000Vp或Vd.c

15mm

22mm

≤12000Vp或Vd.c

19mm

28mm

≤15000Vp或Vd.c

24mm

36mm

≤25000Vp或Vd.c

44mm

66mm

≤40000Vp或Vd.c

80mm

120mm

≤50000Vp或Vd.c

100mm

150mm

≤60000Vp或Vd.c

120mm

180mm

≤80000Vp或Vd.c

173mm

260mm

≤100000Vp或Vd.c

227mm

340mm

  1  除了3.2.1.1.1规定的一次电路以外,允许在两个电压值之间使用线性内插法,计算所得的最小间隙值

     应圆整到下一个较大的0.1mm增量.

2  只有在制造时执行有效的质量控制程序,括号中的值才适用.特别应指出,双重绝缘和加强绝缘应进

     行例行的抗电强度试验.

3  如果电气间隙的路径为如下的情况,则二次电路的间隙不要求符合8.4mm或更大的值:

    · 完全穿过空气;或

    · 全部或部分沿材料组别I的绝缘表面;

注:材料组别在GB/T 16935.1--1997中定义。

     而所考虑的绝缘要使用如下试验电压通过3.2.3,1.3规定的抗电强度试验:

    · 交流试验电压,其有效值等于工作电压峰值的1.06倍,或

    · 直流试验电压,其值等于上述交流试验电压的峰值.

    如果间隙的路径部分沿非材料组别Ⅱ的材料表面,则仅在空气间隙处进行抗电强度试验.

    

3.2.2.2  合格判据

    测得的爬电距离不应小于表3.5规定的相应的最小值。

3.2.3  固体绝缘,基本要求

    绝缘材料

    危险带电零部件的绝缘不应使用吸湿性材料。

    正常工作条件下,绝缘材料的电气强度和机械强度不应由于温度变化而降低。   

 

    可触及零部件或与其相连的零部件和危险带电件之间的绝缘应能承受由于出现在天线端子上的电   

压而产生的浪涌。   

    绝缘穿透距离50V   

    绝缘穿透距离适用于工作电压大于50V有效值(71V峰值或直流)的情况,其尺寸符应合下列规

定:

    ·  基本绝缘无最小厚度要求;

    ·  附加绝缘最小厚度应为0.4 mm;   

    ·  当加强绝缘不承受在正常工作温度下可能会导致该绝缘材料变形或性能降低的任何机械应力

    时,则最小厚度应为0.4 mm。

表3.5最小爬电距离

工作电压

基本绝缘

污染等级1

污染等级2

污染等级3

 

材料类别

材料组别

材料组别

Ⅰ,Ⅱ,Ⅲa, Ⅲb

I

Ⅲa或 Ⅲb

I

Ⅲa或 Ⅲb

50 Vr.m.a或Vd..c

从相应的表格选用电气间隙

0.6mm

0.9mm

1.2mm

1.5mm

1.7mm

1.9mm

100 Vr.m.a或Vd..c

0.7mm

1.0mm

1.4mm

1.8mm

2.0mm

2.2mm

125 Vr.m.a或Vd..c

0.8mm

1.1mm

1.5mm

1.9mm

2.1mm

2.4mm

150 Vr.m.a或Vd..c

0.8mm

1.1mm

1.6mm

2.0mm

2.2mm

2.5mm

200 Vr.m.a或Vd..c

1.0mm

1.4mm

2.0mm

2.5mm

2.8mm

3.2mm

250 Vr.m.a或Vd..c

1.3mm

1.8mm

2.5mm

3.2mm

3.6mm

4.0mm

300Vr.m.a或Vd..c

1.6mm

2.2mm

3.2mm

4.0mm

4.5mm

5.0mm

400Vr.m.a或Vd..c

2.0mm

2.8mm

4.0mm

5.0mm

5.6mm

6.3mm

600Vr.m.a或Vd..c

3.2mm

4.5mm

6.3mm

8.0mm

9.0mm

10.0mm

800Vr.m.a或Vd..c

4.0mm

5.6mm

8.0mm

10.0mm

11.0mm

12.5mm

1000Vr.m.a或Vd..c

5.0mm

7.1mm

10.0mm

12.5mm

14.0mm

16.0mm

允许在两个电压值之间使用线性内插法,计算所得的最小间隙值应圆整到下一个较大的0.1mm增量。加

强绝缘、爬电距离的数值等于对应基本绝缘的爬电距离数值的两倍。

玻璃、云母、陶瓷或类似的材料,其最小爬电距离可以使用等于其相应电气间隙的数值。

材料组别按如下分类:

·I组材料      600≤CTI (相比漏电)

·Ⅱ组材料      400≤CTI <600

·Ⅲa                    175≤CTI <400

·Ⅲb                    100≤CTI <175

按GB 4207的规定,使用50滴溶液A对材料进行试验,通过对试验数据的评估来验证材料组别。

如果不知道材料组别,可以通过GB 4207规定的耐漏电起痕指数  (PTI)的试验来确定,或假定为材料组别Ⅲb。

 

  薄层材料   

  绝缘穿透距离的要求不适用于由薄层材料构成的绝缘,只要该绝缘用于设备的外壳内,而且在正常

工作条件下不会受到触摸操作或磨损,并符合下列要求之一即可:

    ·  附加绝缘至少用两层材料构成,其中的每一层材料能通过对附加绝缘的抗电强度试验;或者

    ·  附加绝缘用三层材料构成,其中任意两层材料的组合都能通过附加绝缘的抗电强麂试验;或者

    ·  加强绝缘至少用两层材料构成,其中的每一层材料能通过对加强绝缘的抗电强度试验;或者


 

    ·  加强绝缘用三层材料构成,其中任意两层材料的组合都能通过加强绝缘的抗电强度试验。

    通常在变压器制造上用的绕组线原有的溶剂漆或其他绝缘涂覆层不能认为是薄层材料的绝缘。

    不要求所有各层绝缘均为相同材料。

内部配线   

    在危险带电导体和可触及零部件之间、或在危险带电零部件和与可触及导电零部件连接的电线或电

缆中的导体之间的内部配线的绝缘,如果由聚氯乙烯制成,则其厚度至少应为0.4 mm。如果能承受

3.2.3.1.3规定的抗电强度试验,弗且其厚度能保证等效于结构要求的机械强度,则也允许使用其他这些材料。

    注:例如厚度至少为0.24 mm的聚四氟乙烯绝缘被认为满足此要求。

    另外,对Ⅱ类电路的内部配线,如果危险带电导体的各零部件分别与电网电3.2.3.1.3接,则其中

的基本绝缘或其中的附加绝缘应符合上述关于绝缘的要求,而另一个绝缘就应符合3.2.3.1.3规定的对基本绝缘或附加绝缘的抗电强度的试验。

3.2.3.1试验方法

    通过检查,以及当数据不能确定材料是否为非吸湿性材料时,通过下列试验来检验是否合格。

    通过3.2.3.1.2的温度试验来检验绝缘的要求是否降低。

    通过3.2.3.1.4的试验来检验其是否合格。

    对.1类设备,如果保护地同天线输入电路连接,则不需要进行试验。

    通过测量绝缘穿透距离和进行3.2.3.1.3规定的相应的抗电强度试验来检验是否合格。

  3.2.3.1.1湿热试验

    湿热处理在空气相对湿度为90%~95%的潮湿箱或室内进行48th。在能放置样品的所有位置上,

  空气温度应保持在20℃~30℃之间不会产生凝露的任一温度值t土2℃。在湿热处理期间.元器件或部件不通电。

    在热带条件下,应在温度为40℃±2℃、相对湿度为90%—95%的条件下进行120 h口

    在进行湿热处理前,样品温度应达到规定的温度t与(t+4)℃之间的温度值。

    预处理后,样品应立即承受3.2.3.1.3规定的抗电强度试验。

  3.2.3.1.2温度试验

    在下述条件下测量不同零部件的温升:

    ·  在考虑B4条件的情况下,设备或设备中的零部件在下述正常工作条件下工作:

       ·对连续工作的情况,一直到迎立起稳定状态为止:

       ·对间歇工作的情况,一直到建立起稳定状态为止,“通”和“断”的时问为额定“通”和“断”的时间。

    ·  对短时工作的情况,工作时间为额定工作时间。

    ·  如果元器件和其它零部件遵循适用于该设备的试验条件,则可以单独进行试验。

    ·  嵌入安装、台架安装的设备或者组装在较大设备中的设备,应在制造厂商安装说明书所允许的

        最不利的实际条件或模拟条件下进行试验。

    ·  试验期间,热切断器不应动作,而且密封化合物(如果有的话)不应流溢。

      如果电气绝缘(绕组绝缘除外)失效会引起危险,则应在该绝缘的表面靠近热源的某一点上测量其温升。

    注:绕组的温升,见第B.6章.

    预处理后,应立即按3.2.3.1.3的规定对样品进行抗电强度试验。

    3.2.3.1.3抗电强度试验

    抗电强度试验的试验电压应符合表3.6和图3.1的规定。

 


表3.6抗电强度试验的试验电压

绝          缘

交流试验单元(峰值)或直流试验电压

 

1 于交流电网单元连接的不同极性的零部件之间

对于交流电网电源电压额定值≤150V(有效值):

1410V

对于交流电网电网电源电压额定值>150V(有效值):2120V

2 用基本绝缘或附加绝缘隔离的零部件之间

图3.1曲线A

3 用加强绝缘隔离的零部件之间

图3.1曲线B

 

     SJ/Z 11266-2002 电子设备的安全_2

 

图3.1的曲线A和B由下列点来定义:

工作电压U(峰值)

试验电压(峰值)

曲线A

曲线B

35V

707V

1410V

354V

 

4240V

1410V

3980V

 

10kV

15kV

15kV

>10Kv

1.5UV

1.5UV

图3.1  试验电压

 

3.2.3.1.4天线端子  

    用来连接天线的端子和电网电源端子之间的绝缘应承受最大速率为l2次/分的放电50次,使用表

D.1编号3的脉冲试验发生器,其中的Uc=10kV

    注:试验期间,设备不应通电。

    试验后,设备应承受3.2.3.1.3的抗电强度试验。

3.2.3.2合格判据

 

    

  样品应通过3.2.3.1.1的试验。

  在进行3.2.3.1.2的试验期间,温升不应超过表3.7的限值。

  在进行3.2.3.1.3的抗电强度试验期间,绝缘不应击穿。

  对附加绝缘或加强绝缘,测得的绝缘穿透距离不应小于0.4 mm,并且在进行抗电强度试验期间,

绝缘不应击穿。

  使用层数正确、具有足够抗电强度的绝缘。

表3.7温升限值

零  部  件

最    大    温    升

正常工作条件

异常工作条件

绝缘,包括绕组绝缘:

A级材料

B级材料

B级材料

F级材料

H级材料

 

75K

90K

95K

115K

140K

见条件1),2),4)

 

125K

140K

150K

165K

185K

 

绕组线的绝缘:

·未浸渍的丝、棉等

·浸渍的丝、棉等

·油质材料

·聚乙烯一甲醛或

  聚氨基甲酸(乙)酯树脂

·聚酯树脂

·聚酰胺酯树脂

 

55 K

70 K

70 K

85 K

 

120 K

140 K

 

75 K

100 K

135 K

150 K

 

155 K

100 K

内部布线和外部布线(包括电源软线)

的合成橡胶或聚氯乙烯绝缘

·无温度标记值

·有温度标记值T

其他热塑性绝缘升3)

 

 

60 K

T-25

软化温度-10 K

 

 

100 K

T

软化温度

表3.7适用的条件

1) 如果用热电偶来测量绕组温升,则除了电动机外,要将这些数值减小10K.

2) 绝缘材料的分级(A、E、B、F和H级)按照GB/Tll021的规定。

3) 因为热塑性材料种类的范围很宽,不可能一一规定其允许温升值。为了确定热塑性材料的软化温度,

  应采用GB 1633的试验.如果材料是未知的或零部件的实际温度超过了允许的温度限值,则采用A)

  规定的试验.

  A.用单个样品按GB 1633规定的条件测定材科的软化温度,加热速率为50℃/h,并作如下修改:

    · 压透深度为0.1 mm:

    · 刻度调到零或记下初始读数前,先施加10N的总推力。

  B.为测定温升而考虑的温度极限值如下:

    · 在正常工作条件下,比A项测得得软化温度低10 K;

    · 在故障条件下,即为软化温度.

  如果按A)得到需要的软化温度超过120℃,则材料的特性是决定因素.

4)对每一种材料,应考虑该种材料的特性.以便确定适宜的最高温升.f

 

3.2.4   涂覆印制线路扳

3.2.4.1 一般要求

    在刚性印制板上可以采用三种方法使用涂覆层,以便能减小导体之间的距离:

    I.这种方法对应于IEC 60664-3的涂覆层A。这种涂覆层仅被用来改善涂覆层下面印制线路导体之间的环境,使之达到污染等级1,以便能减小导体之间的间隔距离。3.2.6的要求运用。

    Ⅱ.这种方法对应于3.2.4.2,以便使用表3.9的最小间隔距离。对加强绝缘和附加绝缘,需要进行例行的抗电强度试验.

    Ⅲ.这种方法对应于IEC 60664-3的涂覆层B。导体密封在由基材和涂覆层构成的固体绝缘里,这

        样就与空气完全、永久地隔离开。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不存在,而且在涂覆层下也没有最小间

        隔距离。这种方法仅适用于基本绝缘。

表3.8   涂覆印制板的要求汇总

 

涂   覆   层   类   型

3.2.6

3.2.4.2

IEC 60664-3

IEC 60664-3包括的概念

(综合对基本绝缘的涂

覆层类型A和B的要求)

间隔距离特性

污染等级1的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

表3.9的间隔距离

无最小间隔距离

选定尺寸时,考虑瞬态值

绝缘等级

B/S/R

B

例行的抗电强度试验

热循环试验

热老化试验

耐划痕试验

 

3.2.4.2具有最小间隔距离的涂覆印制板

    对其表面导体涂覆有适用的涂层材料的印制板,如果符合下列要求,则表3.9的最小间隔距离适用

于涂覆之前的印制导体。

    一个或两个导电部分上应有涂层,而且在导电部分之间的沿面距离上至少80%应有涂层。在任意两

个无涂层的导电部分之间,以及沿涂层的外表面上.应采用按3.2.2确定的最小距离。

    只有在制造时执行有效的质量控制程序,表3.9的数值才能使用。

    特别应指出,对双重绝缘和加强绝缘,应进行抗电强度的例行试验。

    如果不符合上述条件,则应采用3.2.1,3.2.2和3.2.3的要求。

    涂覆工艺、涂层材料和基板材料应保证其质量的一致性,而且所考虑的间隔距离应得到有效的保护。

 


表3.9涂覆印制板的最小间隔距离

工作电压

基本绝缘或附加绝缘

加强绝缘

≤63Vr.m.a或Vd..c

0.1mm

0.2mm

≤125Vr.m.a或Vd..c

0.2mm

0.4mm

≤160Vr.m.a或Vd..c

0.3mm

0.6mm

≤200Vr.m.a或Vd..c

0.4mm

0.8mm

≤250Vr.m.a或Vd..c

0.6mm

1.2mm

≤320Vr.m.a或Vd..c

0.8mm

1.6mm

≤400Vr.m.a或Vd..c

1.0mm

2.0mm

≤500Vr.m.a或Vd..c

1.3mm

2.6mm

≤630Vr.m.a或Vd..c

1.8mm

3.6mm

≤800Vr.m.a或Vd..c

2.4mm

3.8mm

≤1000Vr.m.a或Vd..c

2.8mm

4.0mm

≤1250Vr.m.a或Vd..c

3.4mm

4.2mm

≤1600Vr.m.a或Vd..c

4.1mm

4.6mm

≤2000Vr.m.a或Vd..c

5.0mm

5.0mm

≤2500Vr.m.a或Vd..c

6.3mm

6.3mm

≤3200Vr.m.a或Vd..c

8.2mm

8.2mm

≤4000Vr.m.a或Vd..c

10mm

10mm

≤5000Vr.m.a或Vd..c

13mm

13mm

≤6300Vr.m.a或Vd..c

16mm

16mm

≤8000Vr.m.a或Vd..c

20mm

20mm

≤10000Vr.m.a或Vd..c

26mm

26mm

≤12500Vr.m.a或Vd..c

33mm

33mm

≤16000Vr.m.a或Vd..c

43mm

43mm

≤20000Vr.m.a或Vd..c

55mm

55mm

≤250000Vr.m.a或Vd..c

70mm

70mm

≤30000Vr.m.a或Vd..c

86mm

86mm

    对在2000V和3000V之间的电压,允许在两个电压值之间使用线性内插法,计算所得的最小间隙值应圆整到下一个较大的0.1mm增量。

3.2.4.3试验方法

    参照图Q.13,通过测量和通过下列试验来检验是否合格。

    样品的准备和初步检查

    需要取三块印制板样品(或者对3.2.5而言,取两个元件和一块印制板),样品上标上l号、2号和3号。可以使用实际的印制板,也可以采用专门制作的、其涂层和间隔距离有代表性的样品板。每一个样品板应有代表实际使用的最小间隔距离,而且应有涂层。每一个样品承受通常在设备组装过程中要承受的全部制造工序,包括焊接和清洗。

    热循环试验

    1号样品承受下列顺序的温度循环10次;

T1℃±2℃           68h

25℃±2℃            1h

O℃±2℃             2h

1093
国家标准下载

下载说明:
1.请先分享,再下载
2.直接单击下载地址,不要使用“目标另存为”
3.压缩文件请先解压
4.PDF文件,请用PDF专用软件打开查看
5.如果资料不能下载,请联系本站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大名:
联络: QQ 或者 邮箱
内容:不能超过250字,需审核,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验证码: 9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