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标准吧 > 标准下载 > SJ 20370 93 军用电子测试设备通用规范设计和结构的基本要求

SJ 20370 93 军用电子测试设备通用规范设计和结构的基本要求

时间:2012-5-28 14:42:50 作者:标准吧 来源:SJ 阅读:2232次
SJ 20370 93 军用电子测试设备通用规范设计和结构的基本要求

军用电子测试设备通用规范

设计和结构的基本要求

1范围

1.1主题内容

    本标准规定了军用电子测试设备包括系统,仪器和辅助件(以下简称测试设备)的设计和结构的基本要求.

1.2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各类型测试设备.

1.3应用指南

    《军用电子测试设备通用规范》由一组行业军用标准组成,这组标准是。

    SJ20369   军用电子测试设备通用规范   总则

    SJ 20370  军用电子测试设备通用规范   设计和结构的基本要求

    SJ 20371  军用电子测试设备通用规范   电源要求和试验方法

    SJ20372   军用电子测试设备通用规范   环境要求和试验方法

    SJ20373   军用电子测试设备通用规范   安全要求

    SJ 20374  军用电子溯试设备通用规范   电磁兼容性要求和试验方法

    SJ 20375  军用电子测试设备通用规范   可靠性试验要求和方法

    SJ 20376  军用电子测试设备通用规范   识别标志包装要求

    SJ 20377  军用电子测试设备通用规范   质量保证规定

    应用本标准时应与该组其它标准配合使用

2引用文件

    GBn 249.1--84可程控电子测量仪器的一种接口系统

    GBn 249.2--84可程控电子测量仪器编码和格式惯例

    GJB 100--86    面板、架和柜的基本尺寸系列

    GJB/Z 28-- 92  插箱、扦件的基本尺寸与系列

3定义

3.1 自测试self-test

    自测试是由测试设备自身来进行的一种或一组测试,用来证明该设备是否工作在设计的

范围内.它包括检验测试设备性能状态和备用状态的计算机测试程序和自动测试装置.

3.2  自测试能力  self-test capability   

    自测试能力是测试设备检查自己的电路和工作的能力,自测试的程度与检出故障的能力

有关.

3.3尺寸dimension

    测试设备的尺寸用处子正常工作位置的长、宽、高的尺寸来规定.

    规定的最大尺寸包括所有的把手、插销、按钮和其它凸出部位的尺寸.最大尺寸也指可以装入测试设备(可拆卸的电线、电缆或附件除外)的矩形箱的三个内部尺寸.

    规定的局部尺寸包括除可拆卸的把手、连接器、减震器脚、插销和箱盖以外的所有凸出部位的尺寸.

4一般要求

    测试设备应设计和制造得使其符合详细规范中规定的分类、性能特性和其它要求.其基本设计目标是使测试设备符合以下要求.

    a.  符合军方的需要,在长期连续使用条件下,不用拆修而只需进行有限的维修

    b.  具有满足本组标准和详细规范的功能和环境要求的最简单的设计

    c.  通过零部件标称值辟额来提供足够的安全系数,以使在所有使用条件下保证设备的高可靠性

    d.  容易安装和维修,从而减少对熟练维修人员的要求.

5详细要求

5.1  I型测试设备的设计和结构

5.1.1总体要求

    应满足本组标准和详细规范对机械和电气性能特性的要求.设计布局和各单元的组件和

零部件的装配应便于批量生产.

    应尽可能采用成熟的电路和工艺,以便于机械化,半机械化生产.整体设计要使其体积小、重量轻.

5.1.2结构型式

    测试设备结构型式的设计,首先应采用下列技术,    .

    a.  采用印制电路技术

    b.  采用二次集成组件

    c.  采用立体或折叠式结构

    d.  采用微电路技术.

5.1.3电磁兼容性

  测试设备应进行电磁兼容性设计.

5.1.4人机工程  

5.1.4.1人机工程的设计,应在详细规范中作出要求或规定导则,一般应考虑下列因素.

    a.  使用者的智力、体力及心理状态,

    b.  视觉和听觉的感性要求;

    c.  对操作和维修空间的要求;

    d.  控制器和显示器、仪表位置的安排

    e.  当测试设备在恶劣环境下工作时,引入的人为误差的最小范围

    f.  与工作效率有关的因素,

    g.  气候和机械环境条件下对人的能力的影响

    h.  新设备操作程序与习惯操作程序的一致性

5.1.5机械设计和结构

5.1.5.1热设计

5.1.5.1.1测试设备应有良好的热特性.选用的元器件、零部件及材料应能满足规定环境温

度极限的要求.

5.1.5.1.2设计时应使机箱内具有散热通道.当距离机箱顶面、侧面和背面有50ram间隙

时,应使测试设备在其适用的环境级别的最高工作温度上连续工作24h。当测试设备内部温度,升高到可能损坏设备时,应有一个热控开关切断电源.允许使用过载控制开关作为热控开关。

5.1.5.1.3测试设备需设置冷却系统时,应满足下列要求.

    a.  冷却系统用的鼓风机或风扇应放在机箱内;

    b.  冷却装置应是可更换的维护件,

    c.  冷却装置应采用测试设备所规定的电源,

    d.  不应使用除了霍尔效应电机外的直流电机和其它电刷型电机,

    e.  冷却装置的噪声不应超过规定标准,.

    f.  冷却装置应设有外露的空气过滤器,应能从外部进行维护或更换.

5.1.5.1.4测试设备的通风孔,包括强制风冷的进气口和排气口应符合下列要求;

    a.  A式机箱可在前面板设置空气进气口和排气口

    b.  B式机箱的顶部或前面板不允许设通风孔,设置在侧面或后面的通风孔应有百页窗保护

    c    C式机箱顶部不设通风孔,在侧面或后面的通风孔应根据测试设备的要求设置;

    d.  D式至F式机箱应根据测试设备的要求开设通风孔,

    e.  G式机柜应设通风孔,当进气口与出气日之温升超过10"C时,应设置强制通风冷却装置.冷却装置的安装应使设备机箱上维持正气压.测试设备的进气口百页窗不得高于

450mm

    f.  P、T式运输箱不应设通风孔.

5.1.5.2湿气阱

5.1.5.2.1  当测试设备在正常位置工作时,应避免出现露点或冷凝。尽可能不设湿气阱和收集器等类似装置.

5.1.5.2.2当需要设置湿气阱时.应设有排水管.湿气阱内不应使用干燥剂或吸湿材料,但密封设备中可使用干燥荆.

5.1.5.3液压系统

    液压系统的设计和安装应满足订贷方规定的环境和性能要求,并在详细规范或合同中规

5.1.5.4润滑要求

    测试设备应设计得尽可能不采用润滑措施和润滑剂.

  5.1.5.5枯合剂

    应避免使用对结构和性能不适用的粘合剂.

5.1.5.6度盘调谐机构

    度盘调谐机构应灵活、操作平稳、均匀一致,无跳动、卡死现象,无冲击性噪声,并应有足够的阻尼或应结合一个连锁装置,以保持其调节位置,应选用最佳调谐比,使其既能快速调节,又能精确定位。

5.1.5.7安装和紧固

5.1.5.7.1零件、部件装配应准确、牢固、可靠,应满足强度要求.元器件安装位置应适当,并留有一定间隙.

5.1.5.7.2电阻器和电容器应可靠地安装固定.当电阻器或电容器重量超过15g且两根引线

从元件的两个引出点到各自焊点的总长度的一半超过25mm时,应采取加固措施。对轴向引

线的元件.引线长度应不小于6.5mm,除非用于印制电路板和不可修复的组件中.

5.1.5.7.3当插座安装于某垂直表面时,插座的最大极性键、主键或键槽应尽可能在插座外

壳顶部的中心.

5.1.5.7.4应尽可能少用相似的连接器作内部电缆连接.若需要使用时,除在功能上可以互

换外,为防止接错,应在插头排列或尺寸或键口上加以区别.

5.1.5.7.5在垂直面板上安装拨动开关时,一般应使开关的把手能上下操作,除非有兰个位

置的开关,中间位置为断开位置外,其余拨动开关的断开位置应在下面.

5.1.5.7.6在对脆性材料制造的零件进行紧同时,应配有适当的衬垫.    .

5.1.5.8控制装置

5.1.5.8.1  在规定的条件下~每个控制装置应提供所需要的控制功能.并应保证在正常调节

范围内有一定的余量.

5.1.5.8.2改变控制时,仅应在指定的控制装置上变化,不应引起其它控制装置发生变比。

5.1.5.8.3刻度盘、指示器和控制器的显示应为直读式,不应借助校准图或曲线.

5.1.5.8.4对于非操作控制应设置调整或补偿器件,以使相应的璁能和参数在9个月的贮存

和使用期后仍能调节在所规定的范围内.

5.1.5.9测试措施

    测试设备设计时应采取下列测试措施。

   a.   除非在详细规范中另有规定,测试设备设计应尽可能包括机内校正、自测试和诊断能力

    b.  在信号和电源特性(如电压、波形和频率)有甬显变化的地方,应提供测试点;

    c.  为信号监视和电源调节所设置的测试点应易于接近,并应有标记。

5.1.5.10  自动测试设备(ATE)

5.1.5.10.1设计成自动测试的设备,其自动控制、测试和极限补偿的方法应充分说明.

5.1.5.10.2应在详细规范中说明下列情况的手动控制范围.

  a.  调整自动测试设备的参数    .

  b.  直接进行的专门测试

  c.  重复测试

  d.  测试紧急停止.

  5.1.5.10.3逻辑或开关单元应尽可能采用固态或微电子器件,尽量不用或少用继电器和步进开关.

5.1.5.10.4  自动测试设备应设计成具有自测试能力,包括测试中出现在被测设备上可能导

致自动测试设备破坏性损坏的反应,并应能切断自动测试设备与被铡设备的连接.

5.1.6电气设计和结构

5.1.6.1  电气过负荷保护

5.1.6.1.1测试设备应具有过负荷保护装置,当负载开路或短路时,设备不应受到损坏。

5.1.6.1.2测试设备应设置熔断器或断路器等保护装置。采用熔断器时应提供备份件,并能

在外部进行更换.

5.1.6.1.3使用过载或其它保护装置时,不应改变测试设备的电源或负载的正常工作性能.

5.1.6.2电晕和电击穿保护 

5.1.6.2.1当测试设备用电缆或其它方式连接时,在规定的电源频率、电压(包括瞬态)和环境条件下工作时,电晕电平应与规定的电磁干扰要求相一致,在高强度电场中使用的所有金属零件应避免锐利的棱边和毛刺.

5.1.6.2.2测试设备在规定的湿度、大气压、冷凝、温度使用寿命、污染和工作电压(包括瞬态)等条件下,应采用适合于防止电击穿的间隙、爬电距离和绝缘等级来设计和制造.

5.1.6.3内部布线 

5.1.6.3.1应优先选用绞合芯线的线缆,使用的线缆应符合相应标准的规定.

5.1.6.3.2连接线、裸线和连接头之间应有适当的间隙,避免发生偶然的接触和爬电.

5.1.6.3.3使用射频电缆的地方,应有合适的阻抗匹配。

5.1.6.3.4布线应固定和保护,以避免在振动或移动时引起磨损。

5.1.6.3.5金属屏蔽应与底板有良好的电连接.

5.1.6.3.6印制电路板的设计和选用包括印制板基村、被覆金属层、导线、尺寸、间距、孔径等应符合相应标准的规定.   

5.1.6.3.7按入测试设备的印制电路板应借助于配对的连接器进行连接,不应将印制电路板

作为连接器来使用.

5.1.6.4外部接线

5.1.6.4.1  电缆、连接器和电缆组件应有可靠和良好的电连接.在安排和接线时,不应把带电的引线连接在插针或其它暴露的触点上。带电的自由端连撩器应为插孔式,而不用插针式。

5.1.6.4.2当电缆是测试设备内部线路整体的一部分时,其屏蔽层应在设备内接地。当连接

器用于电缆连接时,屏蔽层应接地并接至连接器的金属外壳.地线应包含在电缆内,不应依靠接地的屏蔽层,但同轴电缆除外.屏蔽层至少在电缆的一端应可靠的接到地线上,当详细规范中另有规定或与电磁兼容性要求不一致时除外.

5.1.6.4.3所有咏冲或射频信号应使用同轴电缆或波导,同轴电缆端接的优选特性阻抗为

50Ω

5.1.6.4.4多芯电缆组件和线束应有标记.

5.1.6.4.5测试设备的测试电缆、互连电缆和模制结构或密封式电连接器中的转接电缆应确

未使用过的备用导线.其数量应与电连接器中未使用过的备用接点一致.

5.1.6.4.6电源电缆和电源电缆组件应符合SJ 20371的规定.

5.2  I型测试设备的设计和结构

除非在详细规范中另有规定,I型测试设备的设计和结构要求应与I型相同.

  5.3  Ⅱ型测试设备的设计和结构

Ⅱ型测试设备的设计和结构应符合相应类别测试设备的要求和5.3.1~5.3.5条的规定

5.3.1控制器和显示器

    5.3.1.1应设置机内调整器和补偿器,任何调整或控制的改变应在规定工作条件下产生预定的控制作用.

    5.3.1.2除非在详细规范中另有规定.操作控制器、度盘和指示器应设在测试设备的前面板上,并为直读式.

    5.3.1.3前面板显示指示器在预定的距离、角度和环境亮度条件下应易读.除非在详细规范中另有规定,前脚板显示器应能在3mm距离内、最高环境亮度1080Lx(勒克斯)和最低环境亮度10.8Lx时清晰可辨.排成一行的单个平面显示字符高度至少为10mm,对于仅在一臂之长距离内使用的测试设备,其数字显示字符的高度可为3mm.所有显示指示器应在O~45观察度内可辨认。

    5.3.2电连接器和内部布线

    5.3.2.1应采取措施保证电连接器仅与其配对的连接器连接。若使用相似结构的连接器,则配接的连接器应有适当编码或标志,不配接连接器的带电端或高压端应有适当保护措施,以防发生电击和短路.

    5.3.2.2测试设备的设计,应考虑在维修或校准丽拆装时,使内部连线损坏的可能性减至最小.

    5.3.3冷却

    5.3.3.1测试设备应具有在其适用级别的最高工作温度上述续工作24h的能力.

    5.3.3.2需要设置冷却装置时,应符合5.1.5.1.3条的要求.

    5.3.4自测试和诊断能力

    在详细规范中有规定时.测试设备的设计应包含机内校准、自测试和诊断能力.

    5.3.5不允许的设计

    5.3.5.1一个集成电路不应直接焊接在另,个集成电路上.

    5.3.5.2印制电路板不应采用切割导线的方法修整或仅用焊料堆焊导线的方法连接电路.

    5.4数字接口

    5.4.1带程控的测试设备的数字接口应符合GBn 249.1~249.2和其他有关接口标准的要求.

    5.4.2由数字接口传递的测量数据应在设备详细规范中规定,数字接口的程控功能应包括量程范围、状态和电平.

    5.4.3接口功能和它们的子集应按GBn 249和详细规范的规定,其接口功能子集的标志应符合下列规定.

    a    源方挂钩SH

    b.  受方挂钩AH

    c.  讲者或扩大讲者T或TE

    d.  听者或扩大听者L或LE    .

    e.  服务请求SRI

f.  远地、本地RL   

g    并行查询    PP 

h.  器件清除    DC

1.  器件触发    DT

J.  控者(控制者)C

  除非在详细规范中另有规定,所有的数字和字母数据(输入和输出)应为ASC I码或其它

  规定的码,其最高有效位应最先传递.

  5.5机箱要求

  5.5.1机箱的设计应能对测试设备提供保护,其保护的程度应使整个设备能满足适用于该型测试环境级别和按机箱形式的环境试验要求,当按机箱形式的要求开通风孔时,应符合

  SJ 20373中的有关安全要求.对l型测试设备的机箱应按5.1.5.1.4的规定开通风孔.

  5.5.2按SJ 20369的分类要求,测试设备的机箱分为A、B、C、D、E、F、G、p和T式.其中B、C、D、E式机箱可转换成机架安装式详见附录A(补充件).

    应根据需要选取机箱式样,并在详细规范中作出规定.

  5.6尺寸、重量和机械稳定性

  5.6.1应在详细规范中按长、宽、高的顺序给出最大外形尺寸或局部尺寸.

  5.6.2舰船、车载等使用的测试设备的外形尺寸不应超出其允许的最大外形尺寸.

  5.6.3应在详细规范中给出测试设备的最大重量. 

  5.6.4机械稳定性。

  5.6.4.1测试设备应设计戚在正常操作和工作时有足够的机械稳定性.

  5.6.4.2除非在详细规范中另有规定,对抚箱为A,B,C,D式的测试设备,在以正常姿态放

置在操作台上或以其它姿态置于地板或甲板上时,都应有足够的机械稳定性,试验方法详见附录B(补充件).

  5.7维修性

  5.7.1基本要求

    本标准的维修性要求适用于I、Ⅱ、Ⅲ型测试设备,对于各类测试设备的维修性详细要求应在详细规范中规定.

5.7.1.1测试设备的设计应便于使故障隔离,允许对最小分立元器件进行维修和更换.

    注:最小分立元器件通常是指电阻器、电容器、开关、半导体器件以及某些不可修复的组件等.

5.7.1.2对电机加油、过滤器清理等预防性维修应钝不拆开测试设备就可进行操作.

5.7.1.3底座的结构应设计成在移动或移开外壳盾,该底座能以维修、校准和调整所需要的

态置于水平平面上,且不损坏任何元器件、零部件,也不应使结构发生永久性变形.

5.7.1.4当详细规范中有规定时,任何专门的连接器、线路板扩充器、专肛具,设备维修和

校准用的连接电缆等都应提供备件.

5.7.1.5测试设备的拆装应尽量使用一般工具,少用专用工具.

5.7.2易接近性

5.7.2.1测试设备的各个组件和底座内的元件,在不移动其它硬线连接的分组或元器件的情

况下应能便于拆出.印制电路板应无需焊开电缆和内连导线就可移动.当用印制电路板做母

板时,该印刷板应能从两边进行维修.

5.7.2.2测试设备的调整应在不需移动任何元器件、印制电路板或组件的情况下进行,但允

许使用辅助工具,

5.7.2.3测试设备的结构应便于维赂和迅速更换备用件,在需要与可能的情况下可设置必要

的维修出入口、观察窗.

5.7.2.4对测试漫备内的测试点应易接近,并应进行分类标志

5.7.2.5熔断器应能在外部更换。

附录A

机箱要求

(补充件)

本附录规定了各种机箱式样的详细要求.

A1 A式机箱(牢固的组合箱)

   A式机箱为水密性机箱.在规定的环境条件下贮存、运输或携带、使用期间,能将外界有害因素与箱内测试设备隔离.

   A式机箱是测试设备整体的一部分,适于在暴露的野外使用或贮存.

A1.1形式

    机箱由主箱和箱盖组成,当打开或取掉箱盖时,允许测试设备以工作台方式或便携方式工作.需要时可在前面板上设置空气进气口和排气口.

A1.1.1箱盖

    机箱的箱盖应可拆卸,当箱盖盖好锁紧时,与主箱间应为水密性配合。箱盖的插销应有防止箱盖被固定至错误位置的措施.

A1.1.2插销

    主箱和箱盖相对的两侧应设置快开锁紧式搔销,插销应有保护措施,以免被其它物体挤碰而损坏。不应使用弹簧丝作为机械压紧装置,插销的主体部分应在箱盖上,较小部分在主箱上.解销时,插销应不影响取掉箱盖.

A1.1.3堆码

    机箱应设计成允许堆码而损坏机箱和内部测试设备的几何结构.主箱应设置两组突出部,一组设置在底部,另一组设置在背面.允许的堆码高度由详细规范规定.

A1.2结构

A1.2.1材料   

    机箱应用铝、塑料或玻璃纤维材料制造,除非详细规范规定更合适的材料.

A1.2.2面板元件的保护

    面板的设计应使面板上安装的控制器、指示器或熔断器座等元件的凸出部分不超过嵌入

式安装框架或刚性把手的保护高度.

A1.2.3标识板

    标识板应设置在机箱的前面板上.

A1.2.4把手

    机箱的把手应采用带有铰链的金属把手,把手中间应有一个面积为44mm×106mm、边缘半径为24mm的孔.把手的手握部位应用非金属材料制成,长度至少为89mm,截面直径为

19mm(经批准也可做成手感舒适的其它截面形状).把手应在张开90时限位,并在不使用时

由弹簧承载或使用其恢复至关闭位置.把手应是嵌入式或有保护措施,以利于堆码.当把手设置在顶部时,必须是嵌入式.把手的数量和设置位置应使每个把手上的承载不超过20kg,把手应设置在测试设备重心的上方。当仅有一个把手时,应设置在顶部或侧面,当需要两个把手时,应安装在机箱的两个侧面。 

A1.2.5附件室

    除非在详细规范中另有规定,机箱应在箱盖或主箱内设有能装入所有附件,包括技术说明书、可拆卸电源、电缆、信号线、备件等的附件室,附件室的设置不应影响测试设备携带时的稳定性,并在运输中能防止损坏测试设备和附件.附件的取放应方便,而不用拆开机箱校封.

A1.2.6周角

    机箱的所有周角均应为圆角,并应有足够的强度.

A1.2.7连接和控制

    所有外部的电连接和操作控制器应设置在机箱的面板上.

A1.2.8底座的紧固

    底座应用螺钉或快速紧固件可靠牢固地图定在机箱上.

A1.2.9操作说明

操作测试设备的必要图表和类似的操作说明,安置在机箱的前面板有空的地方或箱盏里.

A1.2. 10压力平衡阀门

    应设置一个嵌装式压力平衡阀门,其突出部分不应超过机箱.当机箱关闭时,应可接触到阀门。

A2 B式机箱(牢固的设备箱)

    B式机箱为测试设备在工作台上工作时使用的机箱,在顶部和前面板不设通风孔,在侧面或后面可设由百页窗保护的通风孔。

    B式机箱是测试设备整体的一部分,并应在不使用箱盖的情况.下对设备提供保护.

A2.1形式  

    机箱应符合SJ 20372的防滴雨要求,并能使测试设备适用于工作台上工作.

A2.1.1堆码

    机箱应设计成允许堆码而不损坏机箱和内部测试设备的几何结构.机箱应设置两组突出

部,一组设置在底部,另一组设置在背面.堆码高度由详细规范规定.

A2. 1.2机架安装措施

    当详细规范有规定时,机箱安装于机架的转换装置应符合AI0.2的要求.

A2.2结构

A2.2.1材料

    同AI.2.1.

A2.2.2面板元件的保护    .

    面板的设计应使面板上安装的控制器、指示器或熔断器座等元件的凸出部分应不超过嵌

入式安装框架或刚性把手的保护高度。以满足试验台操作要求而不被损坏.

    减振器可以设在后面.

A2.2.3标识板

    同AI.2.3。

A2.2.4把手

    同AI. 2.4.当详细规范有规定时,可用倾斜吊环把手代替带有铰链的金属把手.采用倾斜吊环把手时.水平或垂直放置测试设备仍应机械稳定,维修时,可以使用普通工具拆除把手或把手组件.

A2.2.5连接和控制

    所有外部的信号连接和操作控制器应设置在机箱的面板上,但外部电源连接应在背面.

A2.2.6底座的紧固

    底座应采用螺钉或快速紧固件可靠牢固地紧固在机箱上。

A3 C式机箱(半牢固的组合箱)

    C式机箱是可以在半暴露区使用的机箱。它允许测试设备在箱盖打开或取撺时在工作台

上或便携使用.并对测试设备提供防机械损坏和防滴雨保护。

    C式机箱是测试设备整体的一部分..

A3.1形式

    机箱由主箱和箱盖组成.

    机箱的上面(顶部)不允许开通风孔,可以在侧面或背面开通风孔,但应满足环境要求中防滴雨要求.

A3.1.1箱盖

    机箱的箱盖应可拆卸,应能安置在适当的位置上并锬住.箱盖的插销应有防止箱盖被固定到错误位置的措施。

A3.1.2插销

    同A1.1.2.

A3.1.3堆码

    同A1.1.3.

    机箱也可用适当弹性材料制成的四个减震脚代替两组凸出部。

A3.1.4机架安装措施

    同A2.1.2.

A3.2结构

A3.2.1材料

    同Al.2.1.

A3.2.2面板元件的保护

    同A2.2.2.

A3.2.3标识板

    标识板应设置在机箱主箱的外面。

A3.2.4把手

    机箱把手的设置除不要求把手在张开90时限位外,其余要求与A2.2.4相同。

A3.2.5附件室

    除非在详细规范中另有规定.c式机箱应在箱盖或主箱内设置附件室,存放测试设备的附件包括简要操作说明,或拆卸电源电缆.信号线和备件等。附件室的设置不应影响测试设备携带时的稳定性,并在运输中能防止损坏测试设备和附件.附件的取放应方便,而不用拆开机箱校封.

A3.2.6周角

A3.2.7连接和控制

    除非在详细规范中另有规定,同A2.2.5.    、

A3.2.8底座的紧固

    底座应采用螺钉或快速紧固件可靠牢固地紧固在机箱上。

A4 D式机箱(组合箱)

    D式机箱应能对测试设备提供防机械损坏的保护,不必保证防滴雨,应允许测试设备在打开箱盖或取掉箱盏时在工作台上或便携时使用。

    D式机箱是测试设备整体的一部分.

    D式机箱为商业设计.

A4.1形式

    机箱由主箱和箱盖组成,允许开通风孔.    ‘

A4.1.1箱盖

    机箱的箱盖应可拆卸,可在关闭时锁住.

A4.1.2插销  ‘

    除非在详细规范中另有规定,箱盖的插销应是快开式.不应使用弹簧丝作为机械压紧装

置。解销时,不应影响箱盖取掉。当把手设置在箱盖上时,插销应支撑设备的重量,并能防止偶然打开。

A4.1.3堆码

    机箱应设计成允许堆码而不损坏机箱和内部的设备和结构.允许堆码的高度由详细规范

规定.

A4.1.4机架安装措施

    同A2.1.2.

A4.2结构

A4.2.1材料

    同A1.2.1.

A4.2.2面板元件的保护

    同A2.2.2.

A4.2.3把手

    除非在详细规范中另有规定,应设置一个或多个把手。

    机箱把手的数量和设置位置,应使每个把手上的承载不超过20kg.把手应设置在测试设备重心的上方.

    当详细规范有规定时,可用倾斜吊环把手代替铰链式把手。采用倾斜吊环把手时,水平或垂直放置测试设备,机械上仍应稳定.维修时,允许使用普通工具拆除把手或把手组件.

A4.2.4附件室

    同A3.2.5.

A5 E式机箱(设备箱)

  E式机箱应能对测试设备提供防机械损坏保护,不保证防滴雨。E式机箱的测试设备通常

用于环境可控的场合,E式机箱是测试设备整体的一部分.

A5.1形式

机箱应设计成可供工作台面上使用,允许开通风孔.   

A5.1.1机架安装措施

    同A2.1.2

A5.2结构

A5.2.1材料

    同A1.2.1.

A5.2.2面板元件的保护

    同A2.2.2.

A5.2.3把手

    同A4.2.3.

A6 F式机箱(机架安装箱)

    F式机箱应为不用拆装工具就可以安装在机架上的机箱,通常是装在G式机箱内。

    F式机箱是设备整体的一部分.

A6.1形式

    机箱应设计成专为安装于机架的形式,而不应设计成用于工作台上或便携式使用,

    机箱允许开通风孔.

    机箱的面板尺寸、间隙和机架安装孔应符合A10.2的适用要求..

A6.2结构

A6.2.1材料

    同A1.2.1.

A6.2.2面板元.件的保护

    可使用嵌入式面板或刚性把手保护安装在面板上的控制器、指示器和熔断器座等元件不

被损坏。减震器脚可以设置在后面。当机箱被倒置使用时,可以提供吊环或其它适用的方法保护元件。

A6.2.3把手

    应设置两个刚性金属把手,用于将机箱从机架内取出,

A7  G式机箱(机柜)

    机箱是可以安装一个或多个标准单元的落地式机棺。为内装的测试设备提供规定环境的

保护.

A7.1形式

    机箱应设计成可安装一个或多个F式(或其它形式)的机箱.允许开通风孔。

A7.1.1安装措施

    将F式机箱或可转换成机架安装的机箱装入G式机箱(柜)的措施应符合A10.2的要求.

A7.1.2可运输性

    机箱应设计成在正常直立位置时,能方便地用叉车提升和运输。

A7.2.2通向内部的入口应设置门或设置具有插销或铰链的面板,门和铰链面板应装有A7.2.2的把手。

A7.1.4机箱工作面

    机箱的工作面应用非导体材料制成.从G式机箱伸出的悬臂式工作面应能收回或拆卸

以便于运输.

A7.2结构

A7.2.1材料

    同A7.2.1.

A7.2.2把手

    安装的门把手应和机箱外表面齐平,门把手应设计成门或铰链面板在关闭位置时有锁紧

的措施.

A7.2.3附件室

    应设置抽屉或类似的空间,以存放必要的操作附件、手册、测试用的工作备件等.

A7.2.4机箱的拆卸

    F式机箱,转换成的上架机箱或装于G式机箱的其它机箱,应能方便的拆下取出,而不必大范围拆开.应提供能使用导轨、滚栓或枢轴的导槽结构,以便内装机箱单元能朝前拉出,并设置自动锁定装置,以将内装机箱单元锁定在工作位置

  A7.2.5小脚轮

   当详细规范有规定时,应设置小脚轮.

  A7.2.6冲击隔离

    当详细规范有规定时,应提供防震隔离系统或减震帑。防震隔离系统或减震器被完全压紧时,不应损坏.

  A8 T式机箱(牢固的运输箱)

    T式机箱是测试设备整体机箱外提供附加保护的运输箱。T式机箱应为水密型的,能对内

装的测试设备提供防振动,防冲击及提供运输、贮存中可能遇到的巧境条件下的保护.T式机箱适于在暴露地区内储存使用.

AS.1形式

    机箱由主箱和箱盖组成,它只需设计成由唯一方向装卸测试设备,不考虑封装后测试设备的操作能力.

A8.1.1箱盖

    同A1.1.1.                     

A8.1.2插销  ‘

    同A1.1.2.

A8.1.3堆码

    同A4.1.3.

A8.2结构

A8.2.1材料

    机箱应用铝、塑料、玻璃纤维、或用三层或多层胶粘树脂板的组合材料制造,除非详细规范规定了更合适的材料.

A8.2.2标志牌

    标志牌应设置在机箱箱益的里面。

A8.2.3把手

    机箱的把手应采用带有铰链的金属把手.把手中间应有一个面积为44mm×106mm、边缘半径为24mm的孔.把手的手握部位应用非金属材料制成,长度至少为82mm.截面直径为12mm(经批准也可做成手感舒适的其它截面形状).把手应在张开90时限位,并在不使用时由弹簧承载或使其恢复至关闭位置.设置在机箱上方的把手应是嵌入式或有保护措施,以利堆

码.机箱把手的数量和设置位置,应使每个把手上的承载不超过20kg,并尽可能均匀分布以便于操作.把手应装在测试设备重心的上方以保证搬运时的稳定性.

A8.2.4附件室

    同A7.2.5.

A8.2.5周角

    同A1.2.6.

A8.2.6压力平衡阀门

    同A1.2.10.

A9 P式机箱(运输箱)

    机箱应为测试设备整体机箱外提供附加保护的运输箱,能对内装的测试设备提供防振动、防冲击及规定环境条件下的保护.P式机箱搀商业设计.

A9.1形式

    机箱由主箱和箱盖组成,它只需设计成对内装测试设备提供保护,而不考虑测试设备装箱后的操作能力.

A9.1.1箱盖

    机箱的箱盖在盖好并锬紧时,与主箱间应紧密配合.

A9.1.2插销

    同A1.1.2

A9.1.3堆码

    同A8.1.3.

A9.2结构

A9.2.1材料

    同A8.2.1.

A9.2.2标志牌

    同A8.2.2.

A9.2.3把手

    除非在详细规范中另有规定,应设置一个或多个把手,机箱把手的数量和设置位置,应使每个把手上的承载不超过20kg.把手应设置在测试测备重心的上方.

A9.2.4周角

    同A1.2.6.

AIO机架安装要求

    需要安装于机架的机箱。包括可转换成上架的机箱,和要求适用上架的机箱应符余GJB

100和GJB 28的要求 

A10.1 可转换成上架的机箱

    当详细规范有规定时,B式、C式、D式和E式机箱应是能转换成上架的机箱。

A10.2安装于机架的转换装置

    B式、C式、D式和E式机箱转换成上架机箱时,应由一套转换装置完成。转换装置应包括构成上架安装机箱的全部零件。当面板高度不是优选面板高度增量的倍数时,或其宽度小于机架宽度时,应包括填充板。

    要求上架的测试设备的各部分均不得超过面板的上面或下面.

A10.3安装于机架的滑动装置

    当详细规范有规定时,F式机箱和可转换成上架的机箱应提供滑动装置。该滑动装置应能使测试设备顺利推至G式机柜接近后面板的位鼍.

除非在详细规范中另有规定,滑动装最不必安装在测试设备上.

附录B

机械稳定性试验方法

(补充件)

B1一般要求

    试验的大气条件应按SJ 20372第4.2.1条的规定.

    除非详细规范另有规定,测试设备应按5.6.4条的要求进行机械稳定性试验.重量小于

2.5kg.深度为高度4.5倍及更大的测试设备,或高度小于100mm的测试设备不必进行机械

稳定性试验.

B2试验方法

    a.  将受试设备放置在一升高的平台或桌面上,该平台应有足够的面积,以容纳受试设备的受试面.

    b.  重新放置受试设备,将受试设备底面的1/4伸出平台或桌面的边缘,确定是否有不稳定迹象.一面不稳定即构成一次失效

    c.  对受试设备的所有垂直侧面重复a条和b条的试验

    d.  对受试设备每一种可能的工作位置,重复a条至c条的试验,

    e.  当受试设备是用于地板或甲板上,且背面安装有支脚或减震器时,不必直接按b条重新放置,而应提供一块辅助支撑板,该板的面积不大予受试设备变换了受试面的尺寸,但应能容纳下支脚或减震器,再按b条重复放置受试设备进行试验.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所归口.

本标准由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所和天津电子仪器厂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秦琴华、刘连富、赵悼殳、孔方峰。    .

计划项目代号:B03029.

 

2232
国家标准下载

下载说明:
1.请先分享,再下载
2.直接单击下载地址,不要使用“目标另存为”
3.压缩文件请先解压
4.PDF文件,请用PDF专用软件打开查看
5.如果资料不能下载,请联系本站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大名:
联络: QQ 或者 邮箱
内容:不能超过250字,需审核,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验证码: 2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