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标准吧 > 标准下载 > DL T 5363 2006 水工碾压式沥青混凝土施工规范 条文说明 2

DL T 5363 2006 水工碾压式沥青混凝土施工规范 条文说明 2

时间:2012-5-28 14:42:50 作者:标准吧 来源:DL 阅读:3102次
DL T 5363 2006 水工碾压式沥青混凝土施工规范 条文说明 2
 

5.3.填  料

5.3.1  石灰岩粉和白云岩粉是最常用的填料,因这两种碱性矿粉

  (尤其是石灰岩粉)与沥青可发生较强的化学吸附,可有效地提高

  沥青混凝土的性能。其次,滑石粉系工业产品,颗粒极细,几乎

  可全部通过0.075mm筛孔,是一种质量很好的填料,但其价格较

  高,使应用受到限制,只在一些特殊部位采用。粉煤灰是一种工

  业废料,比较经济。但根据国内试验,采用粉煤灰作填料的沥青

  混凝土,和易性很差,难以压实。因此,粉煤灰作为水工沥青混

  凝土填料的适用性,还有待研究。

    目前,国内沥青混凝土施工中,基本上都是采用石灰岩粉作

为填料。

5.3.2水分含量的限制,目的在于控制填料不结块成团,易于分

散。规定填料的水分含量应小于0.5%。

    亲水系数即矿粉试样在水中膨胀的体积与在煤油中膨胀的体

积之比。亲水系数大于1的填料,表示填料对水的亲和能力比沥

青大,故规定亲水系数不大于l。

5.3.3在沥青混合料中,填料与沥青组成均匀的沥青胶结料,可

以提高黏滞性,从而提高沥青混凝土强度等。细骨料及粗骨料的

孔隙需要填料来填充,因此填料的级配也是一个重要问题。为了

明确填料和矿粉的概念,对于填料的细度要求,作了更进一步地

明确。填料的细度对沥青混凝土具有重要的意义,试验表明,适

当细化矿粉,可提高沥青混凝土的力学性能,一般填料的颗粒愈

细则作用愈大,但对填料的细度提出过高的要求,不仅会使加工

费用显著增加,而且过细的填料颗粒由于颗粒吸附的影响,易聚

集成团不易分散,反而对沥青混凝土的耐久性不利。

5.3.4填料的堆存要求同水泥堆存基本~致,其要求为:

    (l)防雨防潮,个别工程采用露天堆存,曾造成严重损失。

    (2)防止杂质混入。

    (3)要求疏松无结块,按加工或购入先后次序使用。

    (4)便于存取,袋装填料不宜码放过高。

    5.4改性剂

5.4.1  改性剂又称为添加剂,是以小剂量掺入沥青混凝土中的一

些特殊的材料。改性剂的目的是为了改善沥青混凝土的某些技术

性质,使之满足工程的要求,改性剂在水工沥青混凝土中虽然用

量很少,但在技术经济上影响甚大,故应慎重加以选择。目前,

改性剂在浇筑式沥青混凝土工程中使用较多,对于碾压式沥青混

凝土施工,使用的工程实例很少,国内碾压式沥青混凝土施工基

本没有使用改性剂。

6.0.1  沥青混凝土的配合比应满足工程设计的各项技术指标及

施工工艺要求,包括:

    (1)沥青混凝±质量均匀,施工过程中粗骨科不易发生分离。

    (2)确保沥青拌和物色泽均匀、稀稠一致,无花白料、黄烟

及其他异常现象,拌和物较易碾压密实,沥青混凝土密度较大。

    (3)沥青拌和物温度适当,易于保证沥青混凝土施工层面的

良好黏结,层面物理力学性能好。

    (4)沥青混凝土的力学强度、抗渗性能等满足设计要求,具

有较高应变能力。

    对于建筑物外部的沥青混凝土,要求具有适应建筑物环境条

件的耐久性。

    沥青混凝土施工前期准备阶段的主要工作是确定沥青混凝土

正式施工的配合比及施工工艺参数,主要的工作内容为沥青混凝

土原材料性能的检验及沥青混凝土室内配合比设计、场外沥青混

凝土铺筑试验和生产性试验三大部分。

6.0.2沥青混凝土室内配合比设计是根据设计规定的技术要求,

对选定的原材料进行多种配合比选择试验,优选出能满足设计要

求的沥青混凝土配合比参数,确定适用于现场铺筑试验的沥青混

凝土配合比。沥青混凝土室内配合比试验主要的试验项目有:

    (1)沥青混凝土原材料的性能试验。

    (2)沥青混凝土矿料级配及最佳沥青用量的选择试验。

    (3)沥青混凝土物理力学及变形性能试验。

    (4)推荐的沥青混凝土标准配合比。

    (5)沥青玛蹄脂试验。

6.0.3场外沥青混凝土铺筑试验是对室内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进

  行验证,掌握沥青混凝土的材料制备、储存、拌和、运输、铺筑

  (浇筑)或碾压及检测等一套试验的工艺流程,取得并确定各种有

  关的施工工艺参数,以指导沥青混凝土的施工。其主要的试验项

  目有:

    (l)沥青混凝土配料、拌和试验。

    (2)沥青混凝土运输试验。

    (3)沥青混凝士铺(浇)筑试验。

    (4)低温、雨季条件下的施工试验。

    (5)接缝、层面处理试验。

    (6)过渡层的铺筑试验。

    (7)心墙与过渡层结合性能试验。

6.0.4生产性试验是进行沥青混凝土上坝试生产,主要目的是验

证施工配合比及相应的施工工艺和质量检测与控制方法。其主要

的试验项目有:

  (1)拌和工艺验证包括原材料加工.与质盘控制、拌和与配料、

出机口沥青混合料质量检测等。

  (2)沥青混合料运输包括运输过程中的温度损失、沥青混合

料的离析情况检测。

  (3)层面处理。

  (4)沥青混合料摊铺和碾压工艺控制。

  (5)沥青混凝土施工质量检测。

6.0.5尽管沥青的生产为同一厂家,每批进场沥青的物理指标也

能满足设计要求,但由于原油的油源不同、开采方式及地理层次

不同、冶炼的方式不同等因素,均能对沥青产品化学四组分的含

量及比例造成影响,而沥青化学四组分的差异在沥青的物理指标

试验中不能充分反映出来,但对沥青混凝土施工配合比的适应性

较为敏感,因此,每批沥青进场后在使用前应进行品质鉴定,特

别是沥青化学四组分发生变化,故应进行沥青混凝土配合比的复

核试验。

    三峡工程标准《茅坪溪防护土石坝沥青混凝土心墙工程质量

检测及评定标准》(TGPS 26-2000)明文规定,每批沥青迸场

后在使用前必须进行沥青混凝土配合此的复核试验。该工程沥青

混凝土心墙一期工程共进场5批沥青,在相同的矿料级配指数情

况下沥青混凝土施工配合比沥青用量分别为6.4%、6.4%、6.5%、

6.8%、6.4%。

7  沥青混合料的制备与运输

7.1  拌和厂(站)

7.1:1  沥青混合料拌和厂(站)的选型,应根据沥青混合料生产的总量和旋工进度分析平均浇筑强度、高峰生产强度确定需要的生产能力。满足生产需要和确保施工质量,是确定沥青混合料拌和厂(站)生产能力的基本要求.

7.1.2沥青混合料生产的拌和厂(站),影响到工程质量和经济

效益,又有防火安全和环境保护要求,因此,拌和厂(站)位置、

工艺流程和机械设备等,应通过技术经济慎重选择。

    1通常工地道路质量不高,路面不够平整,车辆振动较大,

即使短距离运输,沥青混合料也容易发生离析,如运距过长,情

况将更为严重a从国内施工的经验来看,已发生离析的沥青混合

料在铺筑现场很难使之均匀,这就使铺筑后质量波动较大。特别

是面板工程,沥青局部集中的部位,由于热稳定性不足,将出现

局部流淌现象。此外,沥青混凝土施工有一定的温度要求,拌和

厂(站)靠近铺筑现场可以减少运输中沥青混合料的热量损失,

节约燃料,减少离析,并便于施工管理。

    2拌和厂(站)位置的选择,应考虑到施工爆破、洪水、积

水等的影响,以保证各种情况下均能正常运转。易燃品仓库应设

置在离拌和厂(站)较远的地区,以减免火灾。

    3沥青混合料生产过程中,将产生有毒烟气和粉尘,拌和厂

(站)远离生活区及其他作业区、施工区的下风处,有利于沥青混合料生产过程中粉尘、废气的排放及防火和施工区的环境保护。

    沥青混合料拌和厂(站)易生火灾,主要原因在于沥青是有

机材料,当温度超过燃点时能燃烧。因此,拌和厂(站)布置及

加热锅附近应考虑防火和配备一定的消防器材。

7.1.3拌和厂(站)一般包括矿料加工系统和沥青混合料拌和系

统(拌和楼),选购沥青混合料拌和楼,一定要注意沥青混合料

的配料方式、称量误差、配合比生产精度等具体技术问题。目前,

国内生产的沥青混合料拌和楼,都是为适应公路部门道路沥青混

凝土而设计的,其额定生产率是对路用沥青混合料而言,在水工

沥青混合料中,由于填料和沥青用量较多,须延长拌和时间,故

实际生产能力只能达到额定生产能力的65%~70%,在配合比精

度上与水工沥青混合料生产要求有一定的差距。通常所述的沥青

混凝土拌合楼,包含骨料初配设备、骨料加热干燥筒及提升系统、

填充料储存罐及输送设备、沥青储料罐、沥青加热及输送设备等

附属设备。

    目前国产的拌和设备的称量精度已可满足要求。为防止沥青,混凝土拌和楼热料仓溢料,矿料在进入干燥筒前应进行较为精确的初配,使之尽可能与施工配合比相一致。配料以电子皮带较为理想,以保持级配平衡,同时热料仓应设料位指示器,以实现物料平衡供应和温度均衡控制,防止热料溢出。

7.1.4.沥青混凝土拌和厂(站)的布置应尽量开阔,要保证矿物原料及所加工的骨料(包括天然砂)都具有自然风干的条件。

7.1.5矿料加工、筛分、人工砂和矿料分选系统是沥青混合料拌

和厂(站)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包括原料堆放场地及受料坑

(含天然砂受料坑)、粗碎车间、细碎车间、筛分车间、骨料堆场、柱磨机、分选车间、矿料储罐i胶带输送机及链式输送机等。为满足拌和楼在连续、高强度的运行条件下,满足设计技术指标、

生产能力及稳定性的要求,就需对其进行运行调试。

    沥青系统的调试主要是对专用设备的加热效果进行调试,保

证温度上升的速度;对其加热温度进行检验,要求能够将内部温

度控制在最高允许值以下,通常为110℃~120℃,避免或减小沥青材料的老化:对系统连续加温进行检验,确保其连续生产的能力。

    沥青混凝土拌和楼是整个沥青混凝土拌和厂(站)的核心。

它由骨料干燥筒、骨料输送系统、沥青喷洒装置、热料二次筛分

系统、称量系统、拌和斗、卸料系统等组成。沥青混合料拌和楼

的调试,应对每个系统、每个设备进行校验,保证沥青混凝土整

体的拌和生产能力。热料二次筛分系统和称量系统是拌和楼调试

的重点。

    二次筛分是在楼体内进行的,筛分后各集料的超逊径是否稳

定,决定了沥青混合料配合比波动的程度是否满足要求。一般可

以通过调整筛子的倾角、振动幅度、筛孔的大小来使其达到最理

想的工作状态,要避免欠筛、过筛。事实上,二次筛分原理虽然

很简单,但它却是实际工程应用中一个最难以解决的问题,在进

行运行调试时应引起重视。二次筛分后各集料的称量和配料,直

接影响配合比的精度々影响精度的直接原因就是称量和配料方式,它是与拌和楼的结构直接相关的。

    在完成了沥青混合料拌和厂(站)各个独立系统的调试任务

后,必须对其进行联合调试,对其整体运行效果进行检验,对各

个子系统相互间的协同作业进行试验调试,使之满足运行需要,

确保沥青混合料拌和厂(站)的生产能力,确保它拌和的沥青混

合料满足设计配合比的要求,为保证沥青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奠定

坚实的基础。

7.2原材料加热

7. 2.1  目前国内工程所用内燃式加热锅为专用脱桶脱水设备,多

用柴油作燃料,为了使油料充分燃烧,必须调节好风门、油门,

控制好风压、油压,油料加热时必须注意点火和熄火的操作程序。

油路、风路应经常检查,如发现漏油、漏气应及时检修,以免发

生事故和损耗油、气。

7,2,2  内加热式方法是通过埋设在沥青储料罐中的管道,对沥青

进行体内加热,使沥青顺利熔化,它要求的使用对象是专用设备,

速度快且效果好,对沥青材料老化性能的影响也很小。这种加热

方式主要适用于加热沥青储料罐或大型的沥青材料专用运输设备中的沥青.

    内燃式加热锅的热效率高,燃料消耗省,机械化程度较高,

使用方便,故对有条件的工程应采用。

7.2.3熔化沥青时,为避免溢出锅外,一要控制沥青量,使锅的

容积留有余地:二要控制温度,使水分气化不致过于迅速。根据

经验,本标准作此规定。

    但有另一种意见则认为用大火脱水更为合适,因为在沥青脱

水过程中,由于水分的存在,汽化时要消耗热量,故温度不会升

得太高.且大火加热时,由于汽泡上升快,水汽较易逸出,反而

不易溢锅。这种意见虽有一定道理,但实践经验毕竟较少,本标

准暂未采纳。    ’

7,2,5沥青的加热温度应按沥青混合料的种类、气候条件、运距

等情况而定。沥青加热温度宜控制在150℃~170℃范围内,沥青在加热罐的储存时间,一般规定不超过6h,其基本条件是沥青在高温下暴露于空气中,容易与空气接触而老化。三峡工程沥青混凝土拌和系统沥青加热罐密封较好,不容易与空气接触而老化,根据生产需要,一般热沥青只需储存24h,且经过试验发现,沥青在恒温罐高温保存24h,没有明显发生老化现象。按天荒坪抽

水蓄能电站的工程实践经验,沥青可以在密封的加热罐内储存一

周以上,故本标准规定沥青高温储存时间不超过24h。

7.2.6烘干、加热矿料常用的方法,一是钢板炒拌力口热,各种矿料按盘称重配好,加热至规定的温度后再加入沥青拌和。此法工效很低,燃料消耗高,适用于小型工程。二是内燃式加热滚筒,

适用于规模较大的工程。如浙江天荒坪水库、湖北三峡茅坪溪防

护大坝、四川南桠河冶勒水电站大坝、东北尼尔基水电站大坝等

工程,所采用的沥青混合料制各系统,其干燥筒(直径×长度)

1500mm×6500mm,倾角通常为30~60。倾角过大,出料过快,

加热温度不易达到要求。

7.2.7矿料的加热温度,在油量、风量一定时,主要取决于矿料

在烘干筒内停留的时间,应通过调整加料速度和烘干筒的倾角加

以控制。由于气温条件、矿石料含水率的变化,倾角的控制需要

通过试验确定。因倾角的调整较为费事,通常多是以调整加料速

度来控制矿料温度。

    骨料温度过高将加速沥青老化而降低沥青混合料质量,碧流

河水库曾用不同温度的骨料与150℃~160℃的沥青拌和,然后将

混合料的沥青抽提出来,测定三大指标以观察沥青老化的情况,

试验结果见表2。

DL/T 5363-2006 水工碾压式沥青混凝土施工规范 条文说明_2

表2骨科与沥青的温差对沥青的影响

试验指标

针入度

软化点

延伸度

实测值

0.1mm

比值%

实测℃

增加值%

实测值cm

降低值

%

原沥青材料

88

100

47

0

>113.5

0

粗骨科温度

150℃

88.5

100

47.8

1.7

>113.5

 

粗骨科温度

200℃

73.5

83.5

49.8

6.0

110.5

 

粗骨科温度

250℃

62.2

70.7

50.3

7.0

95.5

 

 

以上试验结果表明:提高骨科温度对沥青性质有一定影响,将使针入度、延伸度值减小,软化点提高。当骨科温度150℃,即与沥青温度相近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影响,随着骨科温度的增高,影响加剧。骨科温度大于200℃时,针入度降低到原沥青的83.5%。为使加热过程中沥青针入度降低不超过10%,碧流河水库规定的骨科加热温度为180℃±10℃,不得大于200℃。三峡DL/T 5363-2006 水工碾压式沥青混凝土施工规范 条文说明_2

茅坪溪防护土石坝和四川冶勒水电站拦水坝也进行了这样的规

定。

7.2.8填料对沥青混凝土性能影响很大。为了与沥青结合良好,

拌和所用填料应干燥、不含水分,分散均匀、不成团结块。

    沥青混合料中填料用量较少,一般为10%左右,填料温度不

是影响沥青混合料温度的主要因素,只要将砂石料温度略为提高,

就足以补偿填料升温所需的热量。填料是一种微粒粉状材料,表

面积大,与高温砂石料拌和,热交换很快,容易均匀升温。因此,

国内工程对填料不进行加热。

    国外的水工沥青工程,填料通常都要加热到80℃左右。分析

其原因,其一,通过热工计算可以看出,要使沥青混合料达到规

定的出机温度,避免砂石料过热,70℃是填料必需的最低加热温

度:其二,填料具有很大的比面积,在储存过程中能吸附一定的

水分,混合物拌和时间又短,虽在高温条件下这些水汽也不一定

能完全排出,而将填料加热则可保证其干燥。

    基于以上各点,故本标准规定,如需加热,加热温度和时间

主要以保证填料干燥为原则。

7.3沥青混合料的配料

7.3.1  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有试验室配合比、施工配合比和施工

配料单(或配料比)之分。试验室配合比是根据设计、施工规定

的技术要求,经室内试验所确定的配合比。施工配合比是对试验

室配合比经过现场铺筑试验和生产性试验,并根据现场原材料、

施工条件进行调整后所确定的配合比,即实际施工采用的配合比。

施工配料单是以施工配合比为依据,结合现场原材料的级配所确

定的各种原材料的实际配料重量。

    由于现场矿料级配经常变化,因此施工配合比虽然不变,但

配料单则需每单元都调整口拌和楼生产必须按当天签发的沥青混

合料配料通知单进行,配料通知单的依据是:

    (1)原料仓的矿料级配、超逊径、含水量等指标。

    (2)二次筛分后热料仓矿料的级配、超逊径试验指标。

    (3)最近一次生产沥青混合料的抽提试验成果。

    沥青混合料采用重量配合比,矿料以干燥状态为标准。沥青

在高温下为液体,亦可按体积配料,只要有正确的称量工艺,均

可达到一定的精度要求。

  按确定的矿质混合料配合比,计算各种矿质材料的用量,选

择矿料级配,估计沥青用量。

    目前国内沥青用量有两种不同的表示方法:一种方法是以矿

料、掺料总重为100%(国外多采用这种方法),沥青用量按沥

青占矿料、掺料总重的百分数计:另一种方法是以沥青混合料总

重(包括沥青在内)为100%,沥青占沥青混合料总重的百分数

计。这两种方法,各有其优缺点,可以互相换算,目前这两种方

法都在应用,但前者将矿料固定为100%,沥青用量成为独立的

变量,它的变化不影响矿料的计算,实际上较为方便,故应用较

多。本标准中未作统一规定。

7.3.2  规定沥青混凝土混合料中沥青的计量允许误差按沥青质

量变化量占沥青混凝土混合料中骨料部分的百分比控制的,根据

三峡茅坪溪防护大坝、尼尔基水电站大坝、四川冶勒水电站大坝

碾压沥青混凝土心墙采用的沥青混凝土拌和设备计量情况来看,

沥青的计量允许误差控制在0.3%是没有问题的。为了便于施工人

员掌握,-将沥青的计量允许误差确定为沥青质量变化量占应计量

的沥青质量的百分比,即按其本身质量的5%(约占混合料骨料

质量的0.3%~0.4%)。

    7.4沥青混合料的拌和

二’4.1  因拌和机冷机操作会产生温度损失,为保证拌和前几盘沥青烹料的温度满足规定要求,在拌制沥青混合料前,需预先对拌和楼系统进行预热,预热方式主要通过热骨料进入拌和素

拌,预拌后,热骨料可回收利用,预拌后要求拌和机内温度不低于IOO℃。

7.4.2沥青混合料配料称量精度是指拌和楼的称量精度。目前国内生产的拌和楼的称盘精度均能达到本条款要求的称量精度。

    例如,三峡茅坪溪沥青混凝土心墙工程使用的沥青混凝土拌和楼称量精度的重量偏差为,沥青±0.5 96、矿粉±0.5%、骨料±0.5%该工程设计要求规定的沥青混凝土配合比偏差为,沥青±0.3%、矿粉±1.0%、骨料±2.0%。每盘拌和的沥青混合料重1000kg,按预定配合比计算的lt沥青混合料对应的各种材料的

重量允许偏差和称量偏差见表3。

表3设计允许偏差与拌和楼实际称置精度偏差值对比表

           标准

偏差值

 

材料

 

 

设计允许偏差

 

 

 

拌和楼实际称盘精度

偏差位

 

沥青

配台比偏差

 

±0.3%

 

重量偏差

百分数

 

±0.5%

对应的重量

偏差

 

 

+2.82kg

 

对应的重盘

偏差

 

±0,3kg

 

 

矿粉

配合比偏差

 

士1.O%

 

重量偏差

百分数

 

±0.5%

对应的重量

偏差

 

 

+9.4kg

 

对应的重量

偏差

 

+0.56kg

 

 

    骨科

  配合比偏差

 

  士2.0%

 

   重量偏差

    百分数

 

  ±0.5%

  对应的重量

    偏差

 

 

±18.8kg

 

  对应的重量

    偏差

 

  ±4.1kg

 

 

    从表3看出该工程沥青混合料拌和楼的称擅精度偏差值远小于沥青混凝土组成材料配合比偏差的设计允许值,即拌和楼称盘

精度满足沥青混凝土组成材料的配合比偏差要求。

    而本规范.7.3.3条已对配合比的偏差作了适当放宽,拌和楼称赶精度更能满足沥青混凝土组成材料的配合比偏差要求。

7.4.3沥青混合料拌和有两种不同的加料方式。一种是先拌和粗

细骨料,再加入沥青,当沥青均匀裹覆粗细骨料后,再将填料加

入拌和至均匀为止。这种方式的特点是粗细骨料的表面积小,在

未掺入填料前,沥青混合料的黏度小,骨料表面易被沥青均匀地

裹翟,此后再加入矿粉,可以较均匀地分散在沥青中。另一种方

式是将粗细骨料和填料先拌和均匀,再加入沥青拌和。这种方式

的优点是可使各种矿料先进行热交换,特别是温度较低的填料能

先升温,使矿料温度均匀,然后加入沥青拌和。但由于填料与沥

青同时拌和,混合料的黏度增大,沥青与填料容易成团,使包裹

骨料变得较困难,拌和不易均匀,且易产生粉尘飞扬。不过考虑

到水工沥青混凝土的沥青用量较大,在强制搅拌条件下,从国内

施工的经验来看,只要控制好拌和时间,可以拌和均匀,尚未发

现质量问题。又鉴于目前各工程填料加热温度均较低,故采用后

一种加料方式。

    混合料中骨料裹覆率的规定是参照公路有关标准提出的,褒

覆率的测定方法为,在出机口取沥青混合料试样2kg~4kg,通过13mm筛从留在5mm筛上的粒料中取出200~500粒料,把它

们分成沥青裹覆好的和不好的两部分,按下式计算粒料的裹攫

率:

 DL/T 5363-2006 水工碾压式沥青混凝土施工规范 条文说明_2

  不过骨料的襄覆率也难准确测定。

    沥青混合料的拌和时间应通过试验确定,在三峡茅坪溪沥青

混凝土心墙二期工程施工中缩短了拌和时间,采用干拌15s、湿

拌45s,拌和出的沥青混合料均满足质量要求。

    沥青混合料应确保色泽均匀、稀稠二致,无花白料、黄烟及

其他异常现象,卸料时不产生离析。在正常生产条件下,混合料

应表现出均匀而稳定的性状。但目前对混合料和易性的测定,还

缺乏简单有效的试验方法。为了及时发现生产过程出现的异常因

素,根据生产经验对混合料的外观性状加以检查,如混合料出现

时稀时稠、色泽不一、质量不匀或有花白料存在时,即可定性判

断生产过程出现的问题并进行调整。

    沥青混合料应及时使用,不能及时使用时,应采取保温储存

措施。

7.4.4沥青混合料拌和后的出机温度,应使其经过运输、摊铺等

热量损失后的温度能满足起始碾压温度的要求,并不得超过

1 80℃。不同针入度的沥青,其适宜的出机温度,可参考表4。

表4  不同针入度沥青适宜的出机温度

针入度

O.lmm

 

40~60

 

60~80

 

80~100

 

125~150

拌和出机温度

 

175~160

 

165~I50

 

160~140

 

155~135

 

    确定拌和温度的原则与实例如下:

    (l)根据日本和我国水工沥青工程的施工资料可以看出,沥青

混合料的出机温度,受施工季节的气温、风速、运距和运输方式等

因素的影响,需综合考虑确定,最终目的是保证其碾压时的适宜温

度。现在工程一般加热温度对开级配混合料,沥青为160℃±10℃,

骨料为170℃±10℃,混合料为160℃±15℃;对于密级配沥青混

合料,沥青为170℃±10℃,骨料为180℃±10℃,填料为80℃±

15℃,沥青混合料为170℃±10℃。拌和温度也就是沥青加热的温

度,由于拌和温度不好量测,可用混合料出机温度代表。

    (2)为了减少温度对沥青老化的影响,对混合料出机口温度

定出上限值,本规范根据沥青路面规范采用180℃:出机口温度

的下限值应满足现场碾压温度的要求,考虑摊铺、运输的热量损

失以及沥青混合料温度波动的影响。

7. 4,5  当搅拌机停机后,或由于机械发生故障等其他原因临时停机超过30min时,应将机内的沥青混合料及时排出,并用热矿料搅拌后清理干净。如沥青混合料已在搅拌机内凝固,可将柴油注入机内点燃加热或用喷灯烘烤,逐渐将沥青混合料放出。

7.4.6沥青混合料采用重量配合比,骨料以干燥状态下的重量为

标准,并确保计量准确。每种骨料称好后其重量都应有精确的记

录,每批沥青混凝土的物料均应按级配配制,并且总量相符。测

温设备应对热储存仓中的沥青、称量前的沥青、干燥筒出口的骨

料、热料仓中的骨料及拌和楼出口处的混合料温度进行检测记录。所有称量、指示、记录及控制设备都应有防尘措施,并不受高温作业及环境气候影响。

    沥青混合料拌和楼中都设有统计系统,可以自动记录每一盘

沥青混合料的有关数据。所有的称量设备都应有一个使操作人员

工作时便于认读的读数装置,并可根据配合比要求进行调整。每

种记录设备都应装在一个可加锁的装置中。所有记录的图表、磁

带都应有便于辨认的标记以便于区分,并应标明时间,且应保证

一定的时间间隔。记录设备的安放要以便于操作为度,图表及磁

带在每天下班时都应取出妥善保管。沥青混合料拌和记录应完好,

作为工程验收的重要档案资料。

7.5沥青混合料的运输

7.5.1 目前国内沥青混合料的运输~般有以下两种基本方式:

    (l)汽车运输。沥青混合料装在汽车上的底开式立罐中运

到坝顶,起重机吊起立罐,将沥青混合料卸入喂料车转运至摊

铺机。

    (2)沥青混合料由保温翻斗车运输,运至施工现场。卸入装

载机改装的保温罐内,再运至摊铺机。

7.5.2运输沥青混合料的基本要求为:

    (1)不离析。水工沥青混合料的沥青含量较道路沥青混合料

的沥青含量大,路面如不平整,且运距较远时,可能发生离析。

如北京半城子水库面板工程,沥青混合料拌和站距铺筑地点达

2.5km,路面不够好,用手扶拖拉机运输,混合料发生较显著的离

析,不得不在坝顶用人工二次拌和,影响了混合料的质量。

    (2)热量损失少。要使沥青混合料铺面充分压实,必须在碾

压时保持适当的温度。沥青混合料的出机温度是根据碾压温度要

求、运输和摊铺过程的热量损失确定的。因此,减少热量损失甚

为重要。它与运距、气温、风速、运输机械的容量与保温设施等

因素有关。日本.《水利沥青工程设计基准》规定,沥青混合料运

输中表面温度降低不超过15℃时,不同气温下允许的运输时间见

表5 0日本《沥青混凝土路面》规定沥青混合料最好能在th内运

到。当气温在15℃以下,若运输时间在20min以上时,应注意保

温。如机械发生故障又未能及时排除,使沥青混合料温度降低过

多,不能满足碾压温度要求时,应作废料处理。废料应在运到斜

坡之前从运输容器中清理掉,否则运上斜坡后再清理,不仅更费

事,甚至会影响正常摊铺。

表5沥青混合料允许的运输时间

DL/T 5363-2006 水工碾压式沥青混凝土施工规范 条文说明_2

气温℃

>25

20~25

15~20

允许运输时间

min

80

30

20

 

    (3)不漏料。漏料往往是由于运送沥青混合料容器过小,道

路不平,车辆颠簸而引起的。因此,运输车辆或料罐的容量不宜

过小。

7.5.3沥青混合料运输应选择具备保温、防晒、防污染、防漏料

的设备。

    运料车上应设置车辆序号标志,先运到的料先铺,做到按次

序用料。

    应防止沥青与运输容器发生黏结,装料前,应将装料容器打

扫干净并涂刷防黏荆。防黏剂一般自行配置。配料比例分别为:

火碱:硬脂酸:滑石粉:水(80℃)=1:20:30:400,方法是先

将80℃的水与火碱、硬脂酸混溶,后加滑石粉。

    在施工过程中严禁将柴油作为防黏剂涂刷在运输容器表面,

因为柴油不易挥发,混在沥青混凝土中将严重降低沥青混凝土的

质量。

7.5.4为保证沥青混合料在转料、卸料过程中不分层、不离析,

沥青混合料下料时应符合以下规定:

    (1)沥青混合料从保温罐内下料到运料车辆、运料车辆卸料

到摊铺设备或摊铺仓面,出口处沥青混合料自由落差应小于

1.5m,以防止沥青混合料离析。

    (2)运料车辆直接下料时,下料速度应均匀,每卸一部分沥

青混合料后,应挪动一下运料车辆的位置。

8  沥青混凝土面板铺筑

8.1  一般规定

8.1.1  沥青混凝土面板分级铺筑概况:碾压式沥青混凝土面板过去很少用于高土石坝,故多采用一级铺筑,即斜坡运输与铺压机械的卷扬设备一次布置于坝顶,施工期间不再搬迁,但当斜坡长度过长(≥120m),使一级铺筑有困难时,或因施工导流、度汛

要求坝体需修成临时断面并铺设面板时,则应采取分级铺筑。目

前多为二级铺筑,即将面板分成上、下两部分铺筑。当铺筑下半

部分时,需设置临时性的坡间施工平台,供布置牵引设备及交通

道路之用。平台宽度应根据牵引设备的布置及运输车辆交通的要

求确定,以15m~25m为宜。

    分级铺筑时,应解决好下段面板沥青混合料的供应和防止滚

石对下段面板施工的影响,并需加设坡间平台。

    一级铺筑坡长的限制:一级铺筑的长度过长,将给卷扬设备

的工作带来困难。这不仅是卷扬机的钢丝绳长度有一定限度,而

且还由于过长的钢丝绳在自重作用下下垂可能擦坏已铺好的铺筑面,根据国外经验斜坡长度以不超过150m为宜,本标准规定不宜超过120m。

8.1.2沥青混合料的运输、摊铺、碾压全部采用机械施工。根据

我国机械化施工的发展水平,在大面积上铺筑沥青混凝土面板不

允许采用人工方法,只有在机械不能铺筑的部位才可采用人工铺

筑。

    机械化施工中,斜坡运输、摊铺、碾压机械的牵引设备及其

锚碇方法,目前多采用可移式卷扬台车作为牵引设备,因为当斜

坡施工机械需侧向移动时,可直接开到台车上,与台车一起移动。

台车本身附有平衡重,不需采取其他措施防止倾翻,’管理方便,

安全可靠。但这种方式,一次性投资大,对中小型工程可能不经

济,因此,可考虑采用其他牵引设备。牵引设备的锚碇,关系到

机构和人身的安全,必须认真设计和施工,仔细检查,防止事故。

8.1.3根据国内外经验,提出用肥皂水作为防黏剂。此外,西班

牙阿波诺施工的技术要求中,还提出用盐水作防黏剂:但我国尚

缺少实践经验,故未列入。车坝水库参考碧流河水库沥青混凝土

心墙施工的经验,在铺面上覆盖防雨布,也能防止沥青混合料黏

附振动碾滚筒:嫩江尼尔基主坝沥青混凝土心墙碾压时,也在铺

面上覆盖帆布保护,效果不错。但其经济合理性尚待论证,故条

文中暂未推荐。

8.2垫层施工

8. 2.1  土质施工面在铺设垫层时,坡面应用喷雾器喷洒除草剂,

以防植物生长穿透沥青混凝土面板。除草剂品种应调查当地对沥

青混凝土有威胁的植物类型的基础上通过试验确定。除草剂一般

在非雨天进行喷洒。

8.2.2垫层是沥青混凝土面板的基础,起排水、粒径过渡、支承、

整平和防冻胀的作用,对面板的安全运行影响很大,应严格按设

计的型式和尺寸施工。

    垫层有刚性和柔性两种。刚性垫层早期采用较多,目前已不

再采用。柔性垫层可分散坝体的不均匀沉陷,使面板适应坝体变

形的性能改善,便于机械化施工,近期修建的面板坝采用较多,

但摊铺机不便在其上行驶。不同的垫层应有不同的簏工要求。本

条仅对整修后的垫层平整度作出规定,柔性垫层主要采用连续级

配的碎(卵、砾)石铺筑而成,其坡面凹凸度可较小,故规定应

小于30mm。国内在建的面板工程,如河北张河湾、山西西龙池、

河南宝泉等抽水莆能电站,其坝坡、库岸碎石垫层表面凹凸度应

小于40mm,连接段碎石垫层表面凹凸度应小于30mm(凹凸度

  为3m直尺范围内最低点与最高点的高差)。牛头山水库柔性垫

  层施工实测凹凸度最大值不超过25mm,说明这一标准是可以达到的。

  8.2.3碎(卵、砾)石垫层所用石料要质地坚硬,其粒径及垫层的密实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关于垫层碎(卵、砾)石的粒径,垫层应具有必要的排水能力,以免形成反向水压力导致面板破坏。

  这就要求控制垫层的粒径的级配,其小于0.075mm的粒径应在5%以下。垫层的最大粒径必须满足在高水头的压力下,沥青混凝

土不被挤压到垫层的空隙中。

    关于碎(卵、砾)石垫层的铺筑,垫层的铺筑视厚度大小有

如下两种方式:一是顺坡铺筑,当垫层厚度较小时采用,在坡度

较缓时直接采用推土机摊铺,用卷扬机牵引顺坡进行碾压:在坡

度较陡时用卷扬机牵引推土机摊铺。二是先水平分层填筑再顺坡

碾压。当垫层厚度较大时采用,一般分为过渡层棱体和支承面板

两部分铺设。过渡层棱体按水平分层填筑,最大粒径一般为

50mm~70mm;在过渡层棱体的坡面上铺一层厚约150mm~

250mm的粒料,粒径为3mm~100mm,即为支承面层。用振动

碾顺坡碾压。碾压时,上行振动,下行不振动,以防粒料向下移

动。

8.2.4垫层铺设后,应在其表面喷涂一层乳化沥青或稀释沥青,

主要目的是加强垫层与其上铺筑的整平胶结层的黏结:同时对于

碎(卵、砾)石垫层颗粒有一定的黏结作用,从而提高垫层的稳

定性。

    喷涂材料应用阳离子乳化沥青口喷涂材料的用盘随垫层形式而异,对于干砌石一般为0.5kg/mDL/T 5363-2006 水工碾压式沥青混凝土施工规范 条文说明_2,对于无砂混凝土一般为

0.8kg/mDL/T 5363-2006 水工碾压式沥青混凝土施工规范 条文说明_2,对于碎石垫层一般为I.5kg/mDL/T 5363-2006 水工碾压式沥青混凝土施工规范 条文说明_2~2kg/mDL/T 5363-2006 水工碾压式沥青混凝土施工规范 条文说明_2,应通过试验确定,以喷涂均匀、不遗留空白为原则。喷涂前垫层表面应保持清洁干燥,下雨前不得喷涂。

8.2.5  垫层表面喷涂乳化沥青或稀释沥青有人工涂刷和机械洒

布两种方法.人工涂刷不易均匀,尤其是在碎(卵、砾)石垫层

上涂刷更为困难,故只可在中小型工程的刚性垫层上应用。机械

洒布一般有汽车洒布机、机动洒布机和手摇洒布机三种。汽车洒

布机虽然洒布较均匀,生产率高,但在斜坡上开行困难,不宜在

面板工程上应用。手摇洒布机劳动强度大,近来多为小型的机动

洒布机所代替,故在工程中以采用机动洒布机为宜。目前国产公

路沥青洒布机便是一种小型的机动洒布机,可改装为斜坡洒布机

使用。

  为使洒布均匀,应分条自下而上进行。洒布宽度根据洒布机

的性能而定,最小为3m。

    8.3沥青混合料的摊铺

8.3.1

    (1)铺筑方向。沥青混凝土面板通常是按垂直坝轴线方向铺

筑(见图1),只有渠道或面板长度很短的工程采用平行堤坝轴

线的方向摊铺,渠道一般采用专用的渠道摊铺机摊铺。德国兰根

泼洛兹尔顿的下池、上池和调节池的堤坝下部的斜坡(坡度为1:2.5)

是沿平行坝轴线方向铺筑的唯一实例。在沿垂直坝轴线方向铺筑

中,我国虽然有人提出过自上而下铺筑的方案,认为这样摊铺机

可以省去向下输送的机构,已铺好的铺面可以利用喂料车往返行

驶进行初压,但尚无实践经验,故本标准未予采用。

76

DL/T 5363-2006 水工碾压式沥青混凝土施工规范 条文说明_2              DL/T 5363-2006 水工碾压式沥青混凝土施工规范 条文说明_2

 

  (a)垂直坝轴线方向铺筑    (b)平行坝轴线方向铺筑

    图l面板铺筑方式

(2)摊铺宽度。加大沥青混凝土面板的摊铺宽度,可以减少

施工接缝,提高面板的抗渗性和整体性。国外多采用大型摊铺机

摊铺,摊铺宽度为3m~4m。我国过去多采用中小型摊铺机,其

摊铺宽度有1.5m和l.Om两种。目前我国自行研制的大型摊铺机,

其摊铺宽度为3m。根据二滩水电站上游围堰沥青混凝土面板工程

进行的铺筑宽度对单层防渗影响的初步研究,假定施工接缝的渗

透系数比条面的渗透系数大10倍,与施工接缝渗透系数相应的宽

度为0.05m,则单层防渗的组合渗透系数K与条幅宽度厶的关系为:

DL/T 5363-2006 水工碾压式沥青混凝土施工规范 条文说明_2 

8.3.2在国外摊铺的速度一般为1m/min~3m/min,摊铺速度太

快将影响摊铺质量。天荒坪摊铺速度为2m/min~2.5m/min。

8.3.3主要根据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上库实际施工资料及目前

欧洲国家的施工水平提出的,由于带熨平装置摊铺机的采用,目

前一般在120mm以下均采用单层摊铺。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上库

沥青混凝土防渗层厚100mm采用单层一次铺筑完成。多层铺筑主

要考虑面板厚度太厚,无法达到设计的孔隙率要求,多层摊铺施

工工艺较为复杂,费工费料,中间还得涂黏结层。

8.4  沥青混合料的碾压

8.4.2根据国内外的施工经验,初碾碾压温度一般在120℃~150℃,

主要根据现场的环境温度确定,初碾温度直接决定面板的施工质

量。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碾压温度控制为不小于120℃。如果初

碾温度定得低,层间结合不能保证。具体施工时应根据现场试验

确定不同环境温度下的碾压温度。

8.4.3面板的碾压均采用上行有振碾压,下行无振碾压。下行若

采用有振碾压,极易将面板拉列,破坏面板的防渗效果,所以禁

止下行有振碾压。

8.4.4此条主要保证接缝处的施工质量。

8.5施工接缝与层间处理

8.5.1  减少接缝的数量可采用加大摊铺宽度和条带长度的方法。

8.5.2此方法是目前国际上通用的接缝处理方法。天荒坪抽水蓄

能电站工程上库沥青混凝土面板‘的接缝就采用这种方法,尽管开

始担心后处理的烘烤加热深度问题,但通过对接缝处取芯和无损

探测,效果很好。

    这种方法有以下优点:

    (1)充分利用摊铺机性能,一次性收工前摊铺的最后条幅包

括边缘45℃角部位利用振动板压实达到规定的90%以上。

    (2)在混合料不低于120℃前可以利用振动碾将摊铺条幅压

实到规定压实度,使本条幅在质攮控制上得到保证。

    (3)新条幅摊铺冷却后再进行冷缝处理,消除了施工干扰,

不影响其他摊铺工作。

8.5.3一般采用渗气仪检验接缝的防渗性,已是国内外通常的做法。

8.5.5根据我国沥青混凝土施工技术发展水平,防渗层已不再分

层摊铺,但有些工程防渗层较厚,需分上、下层施工口防渗层间

加涂黏结涂层主要是为了提高防渗层的整体性和防渗效果。层间

涂层要均匀,而且不能过厚,以保证紧密结合又不发生滑移,一

般沥青用量不超过lkg/mDL/T 5363-2006 水工碾压式沥青混凝土施工规范 条文说明_2,厚度不超过1mm。层间喷涂可采用沥

青洒布机喷洒。无洒布机械时,乳化沥青和稀释沥青可用刷子涂

刷,热沥青可用刮板涂刷。

8,6面板与刚性建筑物的连接

8.6.3根据国内外许多沥青混凝土面板工程的资料,对连接部位

的混凝土表面均要求进行处理,以加强结合,处理中是喷涂一层

稀释沥青还是乳化沥青,可根据实际情况选用,其效果均能满足

要求。提出用量限制的要求的目的是防止稀释沥青或乳化沥青喷

涂过厚,反而会降低连接面结合的质量。

8.6.5  过厚的楔形体分层填筑易于散热,以利于下一工序的施工。

8.7封闭层施工

8.7.2封闭层用沥青胶应满足在坝面上夏季高温不流淌、冬季低

温不脆裂的要求,保证沥青胶符合设计要求的关键是控制其配合

比。沥青胶厚度小于2mm,涂量一般为(2.5~3.5) kg/mDL/T 5363-2006 水工碾压式沥青混凝土施工规范 条文说明_2

8. 7.5  日本《水工沥青工程设计准则》规定,封闭层应尽量在气

温10℃以上的天气施工,主要是为了便于涂刷。

8.7.6施工后的封闭层坝面,禁止人机行走,主要是为了保护封

闭层不受破坏,同时涂了封闭层很光滑,人员行走不安全。

沥青混凝土心墙铺筑

9.1  铺筑前的准备

9.1.1  心墙与基座连接面的处理十分重要,其技术要求和施工工序同面板与混凝土建筑物的连接面相类似:①清除灰皮:②喷

涂涂底材料:③涂底材料干燥后敷设.10mm~20mm厚的沥青胶

或沥青砂浆,使心墙与基座结合紧密。沥青胶或沥青砂浆的配合比,应经试验确定。碧流河大坝采用的沥青胶配合比为沥青:矿粉=3:7(重量比),沥青砂浆的配合比为沥青:矿粉:细砂=22:13:65,三峡茅坪溪防护士石坝、四川冶勒水电站大坝采用的沥青砂浆的配合比为沥青:矿粉:细砂=l:1.5:2.5或l:2.2,可供参考。9.1.2  碧流河砂砾石坝沥青混凝土心墙铺筑与左岸岸坡帷幕灌浆同时进行施工,当时缺乏严格的施工汁划,灌浆场地未设置排水系统,致使钻孔循环水和灌浆废料经常流入心墙铺筑部位,干扰了铺筑,影响了质量,有时,心墙不得不停止施工。故本条规定坝基防渗工程除在廊道内进行帷幕滋浆外应尽量在沥青混凝土心墙铺筑前全部完成。三峡茅坪溪防护土石坝沥青混凝土心墙铺筑与左右岸岸坡帷幕灌浆同时进行,由于制定了周密的施工计划,灌浆场地设置了堵、截、排水系统,使沥青混凝土心墙施工没有受到灌浆工程施工的影响。故本条又规定,若施工安排确有困难,需留部分防渗工程与心墙铺筑平行进行时,应作出周密的施工计划,合理布置场地,使心墙铺筑不受干扰或尽量减少干扰,确保心墙的铺筑质量和铺筑进度。

9.2模  板

9. 2.1  由.于心墙设计断面为渐变的,每一高程对应的心墙设计宽

度都不相同,因此,每次施工前均需调整摊铺机自带的钢模宽度

以满足设计要求。又由于碾压成型后的沥青混凝土与其两侧的过渡料的结合面为犬牙交错型,以及振动碾碾压时行走的线路不可

能是一条完全笔直的直线,为保证沥青混凝土的最小断面宽度满

足设计要求和避免因机械操作手的操作误差而造成沥青混凝土的局部断面尺寸小于设计断面尺寸,施工前模板的宽度调整应略大于设计宽度20mm~30mm。

9.2.2钢模重量轻,装拆容易,固定牢靠,可重复使用,费用较

低,故条文和建议采用。

    钢模板可用8mm厚钢板制作,其长度应便于两人搬运、架设、

拆除,并尽量采用长一些,以减少搭接,一般为Im~2m。其高

度应与铺筑层厚度一致。如钢模用机械装拆,尺寸则可适当加大。

9.2.3钢模架立的基本要求是:

    (1)架设牢固。使用活动卡具固定钢模能满足固定牢固和钢

模不变形的要求,活动卡具间距根据碧流河水库工程经验约为

1m~1.5m.三峡茅坪溪、四川冶勒、东北尼尔基等工程经验为

2.Om。

    (2)拼接严密。过去一些工程中,相邻两块钢模采取互相搭

接,搭接长度根据防止接头变形及砂粒从缝隙流入的要求确定。

根据碧流河工程的经验,搭接长度若小于50mm,回填过渡层时,

砂子可能沿钢模搭接缝隙流入钢模内,影响心墙铺筑质量。在三

峡茅坪溪、四川冶勒、东北尼尔基等工程中,由于采用的钢模加

工精细;且在两块钢模拼缝处采用活动卡具固定接头,使模板接

头不变形,不产生缝隙,保证了施工质量。

    (3)尺寸准确。钢模架设允许偏差(距中心线)±5mm,主

要是根据钢模板本身厚度8mm,若相互搭接后,实际上已有±8mm

的偏差,在此基础上适当放宽2mm:若钢模接头拼接,只需考虑

钢模自身的微小变形。故规定距心墙中心线的偏差应小于±5mm。

9.2.4先填外侧过渡层,并加以压实的目的在于不致使沥青混合

  料填入钢模后发生侧向位移,增加沥青混合料用赶,同时也避免

  由于填筑过渡层时将砂粒及其他污物落入钢模内已填好的沥青混

  合料上,使结合面受到污染。

    在沥青混合料碾压之前,将钢模拆卸的目的在于使心墙与过

  渡层形成犬牙交错的锯齿状结合,并便于心墙与过渡层边缘部位

  的碾压。

    钢模拆除后,黏在钢模上的少量沥青混合料仍处于温度较高

  的状态,容易清理干净。如果待使用时再清理,温度已接近气温,

  沥青混合料黏结牢固,清理就很费工,有时还清理不彻底,给重

  复使用带来不便。钢模清理干净后应堆放整齐,主要要求是堆放

  平整,以保证其不变形,同时,也不致因随意堆放而造成散失。

9.3过渡料铺筑

9.3.1  过去一些工程中,过渡料摊铺主要采用通用的土方机械或

人工摊铺。随着机械化程度的提高,专用心墙摊钢机摊铺心墙的

宽度可在一定范围内调节,并且可以同时摊铺心墙沥青混合料和

两侧过渡料,但是不同的工程其过渡料的设计宽度不同,且各个

工程采用的摊铺机总摊铺宽度也不同。三峡茅坪溪工程采用的摊

铺机总摊铺宽度为3.5m,但心墙及两侧过渡料设计总宽度为

5.5m~6.2m,四川冶勒工程采用的摊铺机总摊铺宽度与三峡茅坪

溪工程相同,但心墙及过渡料总宽度5.5m~9.2m,因此,摊铺机

无法摊铺的部位,采用其他机械(反铲)辅以人工摊铺。

9.3.2当沥青混凝土心墙一天施工一层时,由于前一层的沥青混

凝土表面温度在第二层旌工前已基本降至自然温度,沥青混凝土

表面已具有一定强度,过渡层的砂粒或其他污物落入沥青混凝土

表面上不会造成黏结,简单的清扫即可将其清除。当沥青混凝土

心墙一天施工多层时,由于前一层的沥青混凝土表面温度在后一

层施工时约可降低到70℃~90℃,此时,过渡层的砂粒或其他污

物落入沥青混凝土表面上将会造成黏结,简单的清扫难了:清除,

此种情况下要求过渡层填筑之前用防雨布遮盖钢模空腔,可以防

止填筑过渡层时砂粒或其他污物落入,减少清污工作量,并保证

铺筑质量。根据碧流河工程经验,防雨布遮盖范围应超出两侧钢

板各300mm以上,方能实现上述目的。

9.3.3过渡层如一侧先填筑、压实,由于侧压力的作用,使钢模

受力不均,向一侧发生较大变形,导致心墙偏离设计线或不能保

证设计的有效厚度。碧流河水库施工中曾发生过这样的问题,故

后来在施工中就明确规定:两侧过渡层要同步上升。

9.3.4心墙两侧的过渡料应采用小型振动碾碾压:

    (1)采用小型振动碾可以避免使用较大吨位的振动碾而使

沥青心墙产生位移和畸变。

    (2)过渡料铺筑部位狭窄且厚度为200mm~300mm的薄层

摊铺;使用小型振动碾碾压较灵活,且较容易压实,也不需要较

多的压实遍数。

    三峡茅坪溪、四川冶勒、东北尼尔基等工程均采用2.7t振动

碾,碾压遍数为6遍~8遍,其压实效果较好。

9.3.5心墙两侧过渡料压实后,在高程上低于心墙,这样有利于

施工部位的排水,否则,施工前要排水;且含泥积水污染的沥青

混凝土表面需耗费大盘的人力和机械进行处理,造成浪费。

    9.4沥青混合料的摊铺

9.4.1  沥青混凝土心墙铺筑速度低于两侧坝壳填筑速度,则心墙

部位将形成凹坑,当降雨时,积水难以排出,给施工带来困难,

也影响沥青混凝土铺筑质量;心墙与坝壳高差过大,还会造成坝

壳虚坡严重,增加处理工作量,且质量不易保证。本条提出高差

最大不得超过心墙顶面800mm。三峡茅坪溪、四川冶勒等工程心

墙铺筑与两侧坝壳填筑高差均不超过心墙顶面800mm。

9.4.2沥青混凝土心墙的铺压方法有人工、半机械化、.机械化(专

用摊铺机)三种。人工铺压缺点是劳动条件差,工效低,质量不

易保证,故只适用于工作量小或专用机械无法达到的地方。机械

化施工是采用专用的摊铺机,它装有远红外线加热器,可对底层

沥青混凝土加热,并装有滑动钢模,随机械前进而移动,过渡层

和沥青混合料同时摊铺。这种专用摊铺机不仅施工速度快,质量

也较有保证,国外己广泛应用,在我国三峡茅坪溪、四川冶勒、

东北尼尔基等沥青混凝土心墙工程中已全部实现机械化施工,积

累了成熟的经验,故条文中提出宜采用专用摊铺机进行施工。半

机械化铺筑是利用活动钢模板形成腔体,将沥青混合料用机械填

入,人工摊铺,然后用自行式振动碾压实。这种施工方法有些工

序仍由人工完成,但比人工铺筑的工效和质量均有提高,劳动条

件也有改善,可应用于中小型心墙工程。此外,即使采用机械化

的方法铺筑,在基座和两岸的结合部分也需要用半机械化的方法

铺筑。

9.4.3沥青混凝土心墙铺筑层厚与碾压机械的压实功能有关。根

据国内外实践经验统计(见表6),每层摊铺厚度一般为200mm~

300mm。若摊铡层太薄,则层面处理量大,立模、拆模等工作亦

相应增加;若摊铺层太厚,必须用重碾碾压,但重碾碾压容易发

生陷碾,使振动碾难以正常工作。故本条推荐摊铺厚度层厚度一

股为.200mm~300mm。

表6心墙摊铺厚度实例

工程名称

碧流河

高岛

武利

御所

二峡

冶勒

摊铺厚度

mm

200

 

250~300

 

250

 

250

 

200~250

 

250~300

 

 

    一般情况下,由于心墙设计宽度为均匀渐变的,在一层旋工

高度范围内,心墙的设计断面为一梯形断面,而实际的施工断面

为一矩形断面。为保证沥青混凝土心墙在任何高程处的摊铺宽度

不小于设计宽度,施工时摊铺宽度按每.施工层的底面高程对应

的设计宽度进行控制。又由于碾压成型后的沥青混凝土与其两侧

的过渡料的结合面为犬牙交错型,振动碾碾压时,行走的线路不

可能是一条完全笔直的直线,为保证沥青混凝土的最小断面宽度

满足设计要求和防止因机械操作手的操作误差而造成沥青混凝土

的局部断面尺寸小于设计断面尺寸,施工前模板的宽度调整应略

大于设计宽度20mm~30mm。由于上述原因及处于节约成本的考

虑,每层施工前应根据沥青混凝土心墙的设计和施工要求对摊铺

宽度进行调整。

    采用专用摊铺机摊铺时,应保持摊铺机的行走速度均匀,随

时注意摊铺机料斗中沥青混合料数量,以防“漏铺”和“薄铺”

现象发生。人工摊铺时,卸料车要均匀卸料,以减少工人的劳动

强度,摊平仓面时,不允许用铁锹将混合料抛撒,必须用铁锹端

着料倒入仓面,最好用耙予将混合料摊平,以避免沥青混合料分

离。

9.4.4连续铺筑2层以上时,由于沥青混凝土来不及降温,第二、

三层在温度较高的软沥青混凝土面上进行摊铺碾压,会降低振动

碾对沥青混合料的压实效果,因此应等待上一层沥青混凝土温度

降到一定程度再进行下一层的铺筑,在温度较高的软沥青混凝土

面上进行铺筑的施工工艺应通过试验确定。四川冶勒水电站在

90℃以下沥青混凝土层上一天内连续铺筑2至3层沥青混合料获

得成功。

9.4.5不同沥青品种、不同季节、不同地域环境对沥青混合料的

入仓温度要求不同,具体通过试验确定。如,三峡茅坪溪土石坝沥

青混凝土心墙工程规定,沥青混凝土的入仓温度为160℃~180℃,

盛夏最低不低于130℃,冬季最低不低于140℃,气温偏低时,入

仓温度应提高,气温偏高时,入仓温度应降低。在保证沥青混合

料的碾压温度的同时,应尽量缩短沥青混合料入仓后的静止时间,

以提高工作效率。实践证明,在盛夏季节,如果沥青混合料的入

仓温度在170℃左右,要放置1h~2h才能将温度降到150℃左右

的初始碾压温度,这势必延长了工作时间,使劳动效率降低;而

在冬季,由于温降较快,如果沥青混合料的入仓温度过低,碾压

过程中温度损失过大,终碾时温度会达不到规定的要求,从而影

响沥青混凝土的碾压质量。

    不同品种的沥青其针入度、软化点不同,相应的最佳碾压温

度和入仓温度亦不相同。不同地域,沥青混合料的入仓温度将随

着地域的自然温度不同而作相应的调整,具体由试验确定。

9.5沥青混合料的碾压

9.5.1  由于沥青混凝土心墙一般设计宽度窄,沥青混合料为热施工的特殊混合料,重碾碾压容易发生陷碾,使振动碾难以正常工作,故本条推荐采用小于1.5t的专用振动碾进行碾压。

    为避免过渡料的混入而造成沥青混合料的污染和保证施工速度,一般情况下,沥青混合料的碾压设备不得与过渡料的碾压设备混用。

9.5.2沥青混合料摊铺后,为确保过渡料的碾压对已压实的沥青

混凝土不造成畸变,规定沥青混合料摊铺后先进行两侧过渡料的

同步碾压后进行沥青混合料的碾压,同时这种碾压次序也有助于

过渡层对施工的心墙起到支撑的作用,减少沥青混合料在碾压中

的损耗。

9.5.3采用振动碾碾压时,一般先无振碾压2遍,再振动碾压,

是为了防止陷碾或碾压困难。

    本条还规定碾压时振动碾不得突然刹车,是为了防止沥青混

合料受剪发生裂缝、碾压机械横向跨过心墙,容易使沥青混凝土

一心墙向一侧偏移,应禁止。前后两段交接处应重叠碾压是为了防止漏碾。

9.5.4关于心墙沥青混合料的碾压温度与面板一样,应通过试铺

确定。当没有现场试验成果时,可按沥青的针入度参考条文表

8.4.2选用,必要时,可适当降低。

    从国内外实践经验来看(见表7),当铺厚为200mm~250mm,

采用.0.5t~1,5t的振动碾碾压时,心墙碾压温度可选用120℃~160℃

(指沥青混合料的表面温度)。

表7心墙沥青混合料碾压温度实例

工程名称

碧流河

高岛

武利

御所

三峡

冶勒

碾压温度

 

120~130

 

140~l50

 

140

 

120^-130

 

140~150

 

150~160

 

  9.5.6沥青混合料与过渡料的碾压,由于过渡料的压实系数一般高于沥青混合料的压实系数,因此,当采用贴缝碾压时过渡料的摊铺厚度宜略高于沥青混合料20mm~30mm,当沥青混凝土心墙宽度小于振动碾碾轮宽度时沥青混凝土心墙采用骑缝碾压的方法施工。由于骑缝碾压时过渡料会对振动碾碾轮起到一定的架撑作用而降低沥青混合料的压实效果,为保证骑缝碾压施工时沥青混合料的压实质量,过渡料的摊铺厚度宜与沥青混合料的摊铺厚度相同或略低于沥青混合料的摊铺厚度20mm~30mm。

  9.5.7.大型压实机械的振击力和振动影响半径很大,若在距心墙两侧很近范围压实坝壳料,将使沥青混凝土心墙遭受强烈振动而发生畸形或破坏,根据大型机械的振动影响半径,偏于安全考虑,故作本条规定。

    大型机械直接横跨心墙时,将使心墙局部遭受过载和振动而

发生畸变或破坏,故亦应禁止。

    9.6施工接缝及层面处理

9.6.1、9.6.2为了使沥青混凝土与常态混凝土更好的连接,常态混凝土表面必须粗糙平坦,需作毛面处理,将其表面的浮浆、乳皮、废碴及黏着物等全部清除。

  在常态混凝土基础面清理工序中,要求稀释沥青和沥青砂浆

的配料比例要正确,稀释沥青涂抹要均匀,无空白,无团块,色

泽要一致,最好是浅褐色,每平方米的喷涂量为0,2kg左右,喷

涂多了稀释沥青不易挥发,且造成浪费。

    沥青砂浆抹厚度一般为10mm~20mm,表面应无鼓泡、无流

淌且平整光顺。

9.6.3沥青混凝土心墙横向接缝,不管处理多好,仍是一个薄弱

环节,故应尽量减少。但又不能完全避免。为了不在立面上形成

通缝,故规定上下层横缝应错开一定距离(最小2m),对心墙的

整体变形有利。

    工作缝做成斜面,可使结合面加长,有利于牢固黏结。但若

过长,处理量加大,费用增加,也不易处理好。根据国内外的实

践经验(见表8),本标准推荐结合面的坡度为1:3。

表8心墙工作缝结合面坡度实例

工程名称

武利

八乇子

驺漉河

三峡

冶勒

尼尔基

结合面坡度

1:4

1:2

1:3

1:3

1:3

1:3

9.6.4  关于心墙沥青混凝土结合而受细沙及尘土的污染时抗渗性的影响问题,碧流河水库、三峡茅坪稀土石坝曾作过初步研究,对表面受细沙严重污染的部分进行了钻孔取样,观察表明结合面无缝隙,经注水试验,其渗透系数DL/T 5363-2006 水工碾压式沥青混凝土施工规范 条文说明_2,满足设计要求。但考虑到未进行强度试验,而香港高岛水库沥青混凝土心墙对层面受细沙污染的芯样抗剪试验结果均在污染部位剪断,说明污染层面是一个薄弱环节,故在规范中仍提出此条要求。

仓面清理一般用高压风就可以吹净仓面上的水珠、沙粒和尘土,不仅非常有效,而且可使表面风干,有利于层面的良好结合。但对于停工一段时间的仓面,无论上面是否覆盖布,仓面都会很脏,这时光用高压风吹就清理不干净,必须配以高压水冲洗。

必要时个别部位还要人工用刚毛刷刷洗,对于已污染的仓面和用刚毛刷仍然无法刷掉的沙粒部位,表层必须输用红外线加热器烤软后铲除,特别注意试验检测后仓面留下的污渍处理,如渗气仪测渗透系数是留下的黄油,用油漆写的桩号,高程等。

沥青混凝土表层温度指沥青混凝土层面以下10mm处的温度。采用红外线加热器时只需2min~3min,沥青混凝土表面便可达到70℃以上,且可深达10mm~15mm。专用摊铺机加热层面时,需控制好行走速度,使其加热均匀,温度满足要求。人工用红外线加热器加热时,除了使各部位加热均匀外,还要同沥青混合料的入仓时间相衔接,如果加热太早,特别是温度较低的天气,加热过的沥青混凝土心墙表面温度会很快损失掉,从而达不到技术要求。另外层面加热时还要注意,加热时间不宜过长,否则会引起沥青混凝土老化,从而影响沥青混凝土心墙的质量。对于红外线加热器无法加热到的部位,采用喷灯烘烤。

下面沥青混凝土层面温度过低,当铺筑上层沥青混合料时,结合面质量不易保证,会形成薄弱环节,故国内外心墙施工均对结合面温度作出规定(见表9)。

表9沥青混凝土结合面温度实例

工程名称

碧流河

武利

御所

八王子

三峡

冶勒

尼尔基

结合面温度

 

70

 

60~80

 

60以上:

 

60~70

 

70~90

 

70~90

 

70~90

            关于加热的方法,国外多用红外线加热器,碧流河水库、三

峡茅坪溪、四川冶勒、东北尼尔基等工程均用之。实践证明采用

红外线加热还有利于消除吸附于下层沥青混凝土表面的水汽,因

此在本条中明确推荐了这一方法。

  ’根据党河和碧流河水库、三峡茅坪溪等工程施工经验,利用

上层新铺沥青混合料(140℃)的热显,停置30min后,可将下层

沥青混凝土融化50mm深,结合面的温度可达70'C,结合面渗透

系数K=10DL/T 5363-2006 水工碾压式沥青混凝土施工规范 条文说明_2~10DL/T 5363-2006 水工碾压式沥青混凝土施工规范 条文说明_2cm/s,因缺乏结合面强度试验成果,故未列入

条文。

9.6.5沥青混凝土表面越冬及其他原因长时间停歇、暴露会造成

层面的污染,因此当越冬及停工、停歇时间较长时,需采取覆盖

保护措旌,重新施工时应对于因故停工、停歇时间较长,大面积

的、较脏的沥青混凝土层面,采用9.6.4的方法全部采用红外线加

热器烤软后铲除进行处理则处理工程量大且不经济,因此本条建

议在层面上均匀喷涂一层稀释沥青,待稀释沥青干涸后再铺筑上

层沥青混合料。当然层面仍需按照9.6.4款要求干燥、加热至

70℃以上时,方可铺筑沥青混凝土。

9.6.6钻取芯样后的孔洞应及时处理回填沥青混合料,孔洞中的杂物、水珠必须清理干净,并用喷灯烤干,周壁要加热到70℃以上,再分层回填沥青混合料,每层厚500m,人工用10kg重的捣棍夯实25次以上。芯样孔回填高度应略高出心墙20mm。

10 沥青混凝土低温季节与雨季施工

10.1  低温施工及越冬保护

10.1.1  沥青混合料需在低温季节施工时,一般可选晴天和气温

较高的时段铺筑,这是一种有效的措施,而且简单易行,应优先

采用。根据陕西正岔水库、石砭峪水库、三峡茅坪溪土石坝、尼

尔基大坝、四川冶勒大坝等工程沥青混凝土施工实践,日平均气

温虽稳定在5℃以下,但一般高于-5℃,在晴天,9:00~16:00这段时间内,环境气温在5℃以上,进行沥青混合料铺筑困难不大,基本可以达到设计规定的压实要求。

    在低温季节施工,沥青混合料在施工过程中的热量损失将随

着作业时间的加长而迅速增大。因此,要做到及时拌和、运输、

摊铺、碾压,尽量缩短作业时间。特别是面板铺筑,减小摊铺范围对减少热量损失效果非常显著。运输设备上加设保温设施,效

果亦较好。保温设旅类型很多,如在车厢或料罐四周和底部加设

保温层,上部则可用防雨布或棉毛毡覆盖等。要求运到现场沥青

混合料的温度,在表面50mm深度内不宜低于160℃。

    试验表明,过高的拌和温度会加速沥青老化,故在本措施中

提出采用上限出机温度。

    沥青混凝土心墙在平面上施工,可搭设暖棚铺筑。虽还缺乏

实践经验,但在混凝土坝、土石坝黏土心墙均有暖棚施工的经验,

可供借鉴。

10.1.3寒冷地区指年度内最低月平均气温小于-10℃,年内日平

均气温不小于5℃的天数少于215d的地区。

    由于非防渗沥青混凝土孔隙率较大,水分容易进入,越冬时,

易冻胀破坏。故需要越冬时,应采用防渗沥青混凝土将其表面和

四周封闭。

10.1.4  沥青混凝土心墙越冬如不保护,易因收缩开裂,产生上

下游贯穿裂缝。故应在表面用干砂覆盖保温。

10.2  雨季施工及施工期度汛

10.2.1  雨季~般气温变化异常,阵雨出现的机会较多,除了设

备及摊铺地点应有防雨设施外,在铺筑时应缩小面积,随铺随压,

遇突然降雨,来不及压实,其返工范围也较小。

10.2.2沥青混凝土面板是分层铺设的,应尽量将死水位以下的

面板,在汛前全部完成,这样汛后可不再放空水库,减少排水及

清淤环节。如因故不能全部完成,汛后采取措施排走积水、清淤

并完成剩下层次的铺筑。

    当洪水较大,完成洪水位以下全部面板确有困难时,在征得

设计单位同意后,可抢铺一层防渗层或适当提高整平胶结层的防

渗性能,作为临时拦洪措施,以减少渗漏量,有利于支撑体的稳

定。

10.2.3未完建的面板,还存在一些未全封闭的漏水通道(如面

板本身、两岸连接部位、基础等),蓄水将会有大量的渗水进入

面板背后,使面板后的水位升高(特别是当支撑体排水不畅而又

无专门排水设施),当放水时,若不控制下降速度,面板将受较

大的反向压力而鼓包。故本条规定限制在2m/d,是借鉴土石坝水

位骤降标准,同时根据对几个工程验算作出的,这一标准还有待

实际验证。

10.2.4沥青混凝土心墙是一个薄层防渗体,是依靠上下游坝壳

的支撑保持稳定的,因此,要求心墙和坝壳的施工能同步上升。

如果汛期洪水位超过心墙和坝壳,将引起漫顶、淘刷下游坝壳使

墙和坝体破坏。同时,心墙断面很窄,临时设置子堰抢险亦无条

件,故一般要求心墙与坝体应在汛期前达到施工洪水位以上,并

应考虑坝体蓄水沉陷、风浪高度和必要的安全超高。

11 安 全 监 测

11.1  一般规定

11.1.1  安全监测仪器设备安装埋设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

其观测数据是评价建筑物安全运行的重要依据,因此,应对观测

仪器安装埋设的施工队伍进行资质审查,,审查其质量保证体系的完整性与有效性,审查其计量管理是否满足法律法规的要求。

11.1.2  在沥青混凝土内埋设仪器属于隐蔽工程,如果仪器质量

有问题或计算参数不准确,将无法修复或补救,所以在埋设前一

定要坚持对每支仪器进行率定检验。在DL/T 5178中对常用的几

类仪器率定都作了规定,但对耐高温(180℃)仪器的率定未涉及,

附录B介绍的方法是三峡工程茅坪溪沥青混凝土工程试验研究与工程应用的总结,该方法简明实用,指标适中,经后续工程验证稳妥可靠,被编入《99大坝安全及监测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得到国内外安全监测专家的普遍认同,可参照执行。

11.1.3一般情况下沥青混凝土施工时的温度会在140℃~180℃,常规仪器会因为温度太高导致仪器失灵或飘移,如果具体工程的沥青混凝土施工温度偏离这个范围,对仪器要求的温度应作适当调整。

11.1.4  仪器埋设是在沥青混凝土及其过渡料施工的同时进行

的,与土建施工交叉干扰较大,经验告诉我们,要搞好监测仪器

埋设,必须加强协调与合作。

11.2埋设与观测

11.2.1  现行的观测技术规范SL 60、DUT 5178对安全监测仪器

埋设作了较详细的规定,沥青混凝土防渗墙中的仪器埋设除部分

仪器有特殊要求外,可以按现行技术规范执行。

11.2.2沥青混凝土主要作为防渗结构,一般厚度尺寸较小,沥

青混凝土与其他物件的结合部位是薄弱环节,又是应力集中点,

如处理不好,很容易形成渗水通道,所以,埋入沥青混凝土内的

物件应尽量小,并避免贯通防渗墙。

11. 2.3在监测仪器安装埋设时经常要用到一些水泥砂浆和一些

连接铁件,如果不处理干净都可能在沥青混凝土内形成薄弱环节。在沥青混凝土内埋设监测仪器的目的本来是监控沥青混凝土防渗体的安全运行,如果因为仪器的埋入而影响了防渗体质量,那就违背了设计初衷,事实表明,如果安装埋设方法不当是会对沥青混凝土施工带来质量隐患,甚至破坏其原有结构的。

11.2.4  目前使用的用于永久监测的温度计性能较好,可直接埋

设在热沥青混合料中,并且由于是直接埋设,感温效果好,可以

及时观测到沥青混合料铺筑过程的温度变化:如果将温度计预埋

在预制块中,不但新老沥青混凝土结合面不好处理、,影响碾压效果,而且温度滞后很多。

11.2.5  电缆埋设与保护工作至关重要,引出沥青混凝土牵引主

要是减少耐高温电缆用量。沥青混凝土与过渡料(层)的沉降变

形是有差异的,电缆跨缝必须处理并预留足够长度。

11.2.6沥青混凝土仪器埋设后一段时间,沥青混凝土温度逐渐

下降,要持续一段时间,由于沥青混凝土的温度敏感特性,在较

高温度下,沥青混凝土的力学、变形性能较复杂,为了多收集一

些沥青混凝土高温时段的监测资料,在这段时间的观测频次不宜

太少,宜保持4h/次~8h/次的频度为宜。

12 施工质量控制

12.1  原材料的检验与控制

12.1.1本条文强调控制程序。

12.1.2规定沥青混凝土原材料的进场检测内容,确定验收指标

和评定标准;对原材料的检测频次作出规定。

12.1.3本条对沥青质量进行了严格规定,同时,强调了沥青在

储存过程中的抽检,不能因为储存不当引起沥青品质变化。

12.1.4骨科对沥青混凝土的性能影响很大,对骨料的品质应严

格要求,但考虑各工程的料源差别,设计对骨料的技术要求。考

虑到建筑物的使用性能,强调了骨料性能应满足设计要求。

12.1.5矿粉加工过程应加强工艺控制。填料的密度、含水率、

亲水系数指标为反映品质关键性指标,应严格控制。

12,2  沥青混合料制备质量的检验与控制

12.2.1本条文强调了沥青混合料制备控制关键点。

12.2.2规定沥青棍合料制备时的检测内容,确定验收指标和评

定标准;对检测项目的检测频次作出规定。

12.2.3沥青混合料废料主要指失控料和工艺性误差料。

12.2,4沥青混合料的抽样检测取样地点,一般为机口取样和仓

面取样,沥青混合料检测应在施工现场沥青混合料摊铺完成但未

碾压之前取料,检验其配合比和技术性质,更能反映沥青混合料

生产均匀性,同时,样品反映了沥青混合料在运输、摊铺过程中

的质量变化。

12.3沥青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检验与控制

12.3.1  规定沥青混凝士面板施工的检验与控制内容。

12.3.2  规定沥青混凝土心墙沥青混合料碾压时的检测内容;对

检测项目的检测频次作出规定。沥青混合料在碾压过程中除了对

沥青混凝土的孔隙率和渗透系数进行检验控制外,还要对温度、

厚度、宽度、碾压及外观进行检验控制。

沥青混凝土的孔隙率资料可直接反映沥青混凝土的压实度。

    (1)沥青混凝土芯样的孔隙率。沥青混凝土芯样取自沥青混

凝土,卧墙,其孔隙率更能直接反映沥青混凝土的质量,用其他手段检测沥青混凝土质量有异议时,均以沥青混凝土芯样的孔隙率作为最终结果。

    (2)马歇尔试件的孔隙率。从施工现场取沥青混合料,在室

内标准条件下成型制各马歇尔试件,试件孔隙率可代表沥青混合

料最佳密实状态,即沥青混凝土可达到的最小孔隙率,可直接反

映现场沥青混合料的可压实程度。马歇尔试件的孔隙率与现场沥

青混凝土的合格率存在明显的关系,即室内马歇尔试件的孔隙率

越低,现场沥青混合料越容易压实,沥青混凝土合格率越高。当

马歇尔试件孔隙率低于1.5%时,现场沥青混合料完全可以压实;

当马歇尔试件孔隙率大2.5%时,现场沥青混凝土的压实质量就

不能保证。因此,室内马歇尔试件的孔隙率,应当作为一个关键

的事前控制项目加以控制。

    (3)现场无损测试的孔隙率。现场采用核子密度计测试沥青混凝土二的密度?通过计算获得沥青混凝土孔隙率,其特点是方便、快速口沥青混凝土无损测试成果受到的影响因素很多,如沥青含盈、矿料密度、测试时沥青混凝土温度等,测试成果必须与对应的沥督混凝土芯样检测值进行对比,找出其中的相关关系,才能准确地反映沥青混凝土质量。无损检测可以作为现场沥青混凝土

孔隙率检测的主要手段。

    沥青混凝土渗透系数与沥青混凝土孔隙率存在明显的关系。

可以这样认为,如沥青混凝土的孔隙率满足设计要求,则其渗透

系数亦能够满足设计要求。现场沥青混凝土渗透系数可采用渗气

仪测试,也可以钻取芯样进行室内渗透系数测试。

3102
国家标准下载

下载说明:
1.请先分享,再下载
2.直接单击下载地址,不要使用“目标另存为”
3.压缩文件请先解压
4.PDF文件,请用PDF专用软件打开查看
5.如果资料不能下载,请联系本站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大名:
联络: QQ 或者 邮箱
内容:不能超过250字,需审核,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验证码: 3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