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标准吧 > 标准下载 > SJ Z 9133—87 通信线路保护器Protectors for communications circuits

SJ Z 9133—87 通信线路保护器Protectors for communications circuits

时间:2012-5-28 14:42:50 作者:标准吧 来源:SJ 阅读:791次
SJ Z 9133—87 通信线路保护器Protectors for communications circuits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工业推荐性部标准

通信线路保护器

Protectors for communications circuits

 

    本标准是以UL497《通信线路保护器》安全标准为依据制定的。所依据的UL497的

版本如下:

1978年12月15日发布);

    2.UL497第四版的修订单(1980年7月21日发布);

    3.UL497第四版的修订单(1984年5日25日发布)。

    本标准文本中的计量数值,凡带括号的数值是原UL497文本中不带括号的要求值,

凡不带括号的数值是原UL497文本中带括号的近似值。    ’

第一部分  总  则

范围

1.1  本标准适用于按AN SI  CI[--1978《美国电气法规》第800条规定使用的通信线路

保护器。

1.2  本标准涉及的通信线路保护器由单对和多对带有或不带有熔断器或其它限压装置

的空气隙避雷器或气体管避雷器组成,保护器用于保护设备、电线和人身免受因雷击、

触及电源线、电源感应和地电位升高在电话线中引起的过高电压和过大电流等造成的

危害。

1.3 本标准不包括下列内容:

    A.对二次分配线路系统和设备进行保护的雷电保护装置。

    B.无线电和电视接收装置的天线放电单元。

    C.建筑物保护装置的雷电导体和空气端之间连接的避雷针。

    D.火警信号线路的保护器。

术语

2.1  下列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2.2  贴装式避雷器组件  appliquearrester assemlly

    位于保护器单元上的预定用于工厂或现场跨接在一对碳棒避雷器两端的二只2电极

或一只3电极气体避雷器组件。用其释放雷电感应电压来减小对碳棒避雷器的维修,雷电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工业部1988—01—05批准


感应电压可引起碳棒避雷器劣化。贴装式避雷器可设计为并联在电话线路到大地之间或

通过熔断开路自动从电话线路上移开,这样,电话线路上出现持续异常电压时让并联的

避雷器工作。

2.3  弧光方式arc  mode

    指当线路阻抗使得电流超过从辉光到弧光的转变电流迸而击穿之后避雷器的导电方

式。同样,弧光电流流动期间避雷器两端的电压降被定义为弧光电压。呈现在避雷器两

端的残留电压(通常小于50V)表示弧光方式的特性。

2.4  碳精棒避雷器arresten,carbon

    一种用于限制电压的装置,装有由一个精确控制的空气隙分开的两个碳精电极,气

隙通常大约为0.08mm(0.03in)。它也装有当有过多的电流流过时防止过热的元件。

2.5  气体避雷器arrester,gas

     一种用于限制电压的装置,此装置在封闭介质中(而不是在气压等于或低于大气压

的空气中)装有两个或多个电极。它同样可装有当有过多电流流过时防止过热的元件。

2.6  碳精棒避雷器组件  arrester  assembly,carbon

    装有一个或多个碳精棒电极组的装置,也可装有防止过热的元件。元件对于碳精棒

电极可以是附加的。

2.7  气体避雷器组件  arrester  assembly,gas

    装有一个或多个气体避雷器的装置,它可装有防止过热的元件。该元件可外加在气

体避雷器上。

2.8  导电  conduction

    当电流通过保护器放电时,避雷器处于导通状态。

2.9  直流击穿电压  direct  current  (DC)

    指当直流电压以等于或小于100V/s的速率增加时,避雷器由不导电变为导电的电

压。

2.10  暴露设备  exposed  plant

暴露设备是中心办公室和服务的建筑物之间电话设备的任何部分,它能经受工作燕在

高于地电位300V的电源线接触电压或雷电感应电压。

2.11仪器的熔断器(寄生电流熔断器)  fuse  instrument( fuse  sneak

                                     current)

    指串联连接在避雷器所接设备的一边和电话设备之间,用于防止“寄生电流”损坏

设备的熔断器。

2.12  熔断器装置  fuse  equipment

    串联连接在电话入口的导体和避雷器及电话设备之间的熔断器,在电源处于故障

时,熔断器断开线路并且防止保护器和地线过热,熔断器的装置边连接到避要器上。  

2.13  熔断丝  fuse  wire

    指当安装无熔断保护器时,插入电话设备中的一种导线。把该熔断丝接在电话交换设


备(电话线和接地线之间)和保护器接合点中间。

2.14  可熔断元件fusille  element

    指由易熔合金组成的避雷器组件的一个部分,它在出现持续故障电流的情况下(如

电源跨接)熔断并将避雷器永久性短路到地。能工作并提供短路模式的其它机械装置同

样可认为是可熔断元件。

2.15  辉光方式glow mode

    当线路阻抗限制电流小于辉光到弧光的转换电流时,气体避雷器击穿后的导电方

式。在辉光方式中,避雷器中的气体没有完全被电离,并且跨接在避雷器上的电压大于

弧光电压但小于击穿电压。

2.16  线路导体line  conductor

    端接在外部设备或保护器的现场端的导体。

2.17  电源线路碰触故障power line contact fault

    由电源线碰触电话线而使电话线带电引起的故障。

2.18  熔断保护器protector,fusecl

    一种装有避雷器和线路熔断器的保护器。

2.19  无熔断保护器protecor,fuseless

    一种装有避雷器但无线路熔断器的避雷器。

2.20   多路保护器protector,multiply pail

    用于连接多路电话线路的保护器。

2.21  单路保护器protector,single pail

      仅用于连接一条电话线路的保护器。

2.22  短路线路失效型式short circuit failure mode

    当避雷器的阻抗小于1Ω时,避雷器的最终失效模式。

2.23  寄生电流sneak current

    指电话导线上的一种异常电流。它不足以断开熔断丝或线路熔断器,而且它不是

由可引起避雷器工作的、足够高的电压所导致。

2.24  电话台导体  station conductor

    端接在设备上或保护器的电话台旁边的导体。

    第二部分  结  构

概述

3.1  通信线路保护器应设计为对于其预定的安装和使用,按本标准的性能章节进行检

查时它将是坚固的。

3.2 用通信线路保护器的零件装配的元器件应符合该元器件的结构、性能和使用要

求。

3.3 本标准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


3.4  无熔断保护器应由一个绝缘底座组件构成,绝缘底座括含有两个或多个避雷器或

等效装置,该组件还含有用于连接一对或多对电话线导体、相应数目的电话站导体、及

连接至少一个接地导体的接线装置。避雷器应连接在每条线路导体和地导地之间,接地

导体应导电连接到几个避雷器的地电极上。组件上可装有罩子。

3.5  熔断保护器应由有一个绝缘底板的组件构成,绝缘底板包括两个或多个避雷器或等

效装置。该组件还应含有安装两个或多个线路熔断器安装装置、连接一对或多对电话线

路导体和相应数目的电话站导体,以及连接至少一个接地导体的接线装置。熔断器的固

定安装应使熔断器串联在每个人线终端设备和相应的电话站终端设备之间。接地导体应

导电连接在几个避雷器的非地电极上。避雷器应连接到电话站终端设备的熔断器末端。

组件上可装有罩子。

3.6  避雷器不应有电极气隙调节装置。

3.7  用于室外使用的保护器,应装有防雨罩子和外壳。

外壳

    [概述]

4.1  保护器外壳的组成和装配应使得外壳有必须的强度和刚性以防止全部或部分损坏

而导致间距减小、松动、移动或其它严重缺陷。

4.2  单个元器件的外壳、整机的外壳和两者的组合均应按4.1条检查。

4.3  保护器的外壳应有固定的安装装置。

    [金属板外壳]

4.4  除了所考虑的表面是弯曲、加肋或其它加强方式、或表面形状和尺寸能提供等效

机械强度的情况下,可以用较薄的金属板外,保护器的外壳所用的金属板的厚度应不小

于表4.1和表4.2所给出的值。

    [非金属外壳]

4.5  单对或多对保护器的非金属材料外壳的机械强度和使用寿命应满足使用要求并且

其造型应覆盖所有载流零件。见14章热塑性材料的试验。

    [避雷器阱尺寸]

4.6  在单对或多对保护器中,采用A型和B型阱的避雷尺寸应符合表4.3。根据保护器

的设计也可采用其它阱尺寸。


表4.1  碳精钢或不锈钢电气外壳金属板的最小厚度

无支承框架

有支承框架或加固设备a

最小厚度mm(in)

最大宽度b

cm(in)

最大长度c

cm(in)

最大宽度b

cm(in)

 最大长度

cm(in)

  无涂敷

  (MSG)

  金属涂敷

  GSG

10.2 (4.0)

12.1 (4.75)

    不限

14.6(5.75)

15.9(6.25)

17.1(6.75)

不限

21.0(8.25)

0.51(0.020)

(24)

0.58(0.023)

(24)

L5.2(6.0)

17.8(7.0)

    不限

22.2(8.75)

24.1(9.5)

25.4(lO.O)

不限

31.8(12.5)

0.66(0.026)

(22)

O.74(0.029)

 (22)

20.3(8.0)

22.9(9.0)

    不限

29.2(11.5)

30.5(12.0)

33.0(13.0)

不限

40.6(16.0)

0.81(0.032)

(20)

0.86(0.034)

(20)

31.8(12.5)

35.6(14.0)

不限

45.7(18.O)

49.5(19.5)

53.3(21.0)

不限

63.5(25.O)

1.07(0.042)

(18)

1.14(0.045)

(18)

45.7(18.0)

50.8(20.0)

不限

63.5(25.0)

68.6(27.0)

73.7(29.0)

 不限

91.4(36.0)

1.35(0.053)

(16)

1.42(0.056)

(16)

55.9(22.0)

63.5(25.0)

不限

78.7(31.0)

83.8(33.0)

88.9(35.0)

不限

109.2(43.O)

1.52(0.060)

(I5)

1.60(0.063)

(15)

63.5(25.0)

73.7(29.0)

 不限  .

91.4(36.O)

99.1(39.0)  104.1(41.0)

不限

129.5(51.O)

1.70(0.067)

(14)

1.78(0.070)

(14)

83.8(33.0)

88.9(35.0)

 不限

119.4(47.0)

129.5(51.0)

137.2(54.0)

不限

167.6(66.0)

2.03(0.080)

 (l3)

2.13(0.084)

(13)

106.7(42.0)

119.4(47.0)

 不限

149.9(59.0)

162.6(64.0)

172.7(68.0)

不限

213.4(84.O)

2.36(0.093)

(12)

2.46(0.049)

(12)

132.1(52.0)

152.4(60.0)

不限

188.0(74.0)

203.2(80.0)

213.4(84.0)

不限

261.6(103.O)

2.74(0.108 )

 (11)

2.82(0.111)

(11)

160.0(63.0)

185.4(73.0)

 不限

228.6(90.0)

246.4(97.0)

216.6(103.0)

不限

322.6(127.O)

3.12(0.123)

 (l0)

3.20(0.126)

(10)

注:a.支承框架是角形或管形结构或紧固在外壳表面上的一段坚硬的折叠金属板.而且其外部尺寸和外壳表面基本相同,它还具有足够的扭转硬度以阻止倾斜时通过外壳表面向折叠板施加弯距。一种与角形或管形框架同样坚固的结构可以通过设计实现,这种结构被认为具有等效的加强功能。无支承框架的结构包括:(1)单镶边形成的单片(组成边缘)。(2)打折或加肋的单片。(3)外壳表面松松固定到框架上(如弹簧的夹子)。

  b.宽度是外壳部分的矩形金属片的较小尺寸。外壳的邻近表面可有共同支架而且可由单片组成。

  c.对沿一边无支承的板(例如盒子的侧板)无支承边的长度应限到规定的尺寸,除非上述边装有至少12.7mm(1/2in)宽的镶边。

  d.预定室外用(防雨)的外壳钢片,如果镀锌,其厚度不应小于0.91mm( 0.036in);如果不镀锌,则钢片厚度不应小于0.81mm(0.052in)。

   


  表4.2   铝、紫铜或黄钢电气外壳金属片的最小厚度d

无支承框架

有支承框架或加固设备a

最小厚度

最大宽度b

cm(in)

最大长度c

cm(in)

最大宽度b

cm(in)

最大长度

cm(in)

mm

(in)

7.6(3.0)

8.9(3.5)

不限

10.2(4.0)

17.8(7.0)

21.6(8.5)

不限

24.1( 9.5)

0.58

(0.023)

10.2(4.0)

12.7(5.0)

不限

15.2(6.0)

25.4(10.0)

26.7(10.5)

不限

34.3(13.5)

0.74

(0.029)

15.2(6.0)

16.5(6.5)

不限

20.3(8.0)

35.6(14.0)

38.1(15.0)

不限

45.7( 18.0)

0.91

(0.036)

20.3(8.0)

24.1(9.5)

不限

29.2(11.5)

48.3(19.0)

53.3(21.0)

不限

63.5( 25.O)

 1.14

(0.045)

30.5(12.0)

35.6(14.0)

不限

40.6(16.0)

71.1(28.0)

76.2(30.0)

不限

94.O(37.0)

1.47

(0.058)

45.7(18.0)

50.8(20.0)

不限

63.5(25.0)

106.7(42.0)

114.3(45.0)

不限

139.7(55.0)

1.91

(O.075)

63.5(25.0)

73.3(29.0)

不限

91.4(36.0)

152.4(60.0)

162.6(64.0)

不限

198.1(78.O)

2.41

(0.095)

94.0(37.0)

l06.7(42.0)

不限

134.6(53.0)

221.0(87.0)

236.2(93.0)

不限

289.6(114.0)

 3.10

(0.112 )

132.1(52.0)

152.4(60.0)

不限

188.0(74.0)

312.4(123.0)

330.2(130.0)

不限

405.4(163.0)

3.89

(0.153)

注:a.支承框架是角形或管形结构或紧固在外壳表面上的一段坚硬的折叠金属板,而且其外部尺寸和外壳表面基本相同。它还具有足够的扭转硬度以阻止倾斜时,通过外壳表面向折叠板施加弯距。一种与角形或管形框架同样坚固的结构可以通过设计实现,这种结构被认为具有等效的加强功能。无支承框架的结构包括:(1)单镶边形成的单片(组成边缘)。(2)打折或加肋的单片。(3)外壳表面松松固定到框架上(如弹簧的夹子)。

  b.宽度是外壳部分的矩形金属片的较小尺寸。外壳的邻近表面可有共同支架而且可由单片组成。

  c.对沿一边无支承的板(例如盒子的侧板)无支承边的长度应限止到规定的尺寸,除非上述边装有至少12.7mm( 1/2in)宽的镶边。

  d.预定室外用(防雨)的紫铜片、黄铜片或铝片外壳,其厚度不应小于0.74mm( 0.029in)。


表4.3  避雷器阱的尺寸

 

 

标称尺寸mm(in)

 

公差mm(in)

A型

B型

直径

0.13(0.005)

12.7(1/2)

11.1(7/16)

深度(电极接触面

到顶部)

0.38(0.015)

15.9(5/8)

15.9(5/8)

电极高度

0.25(0.010)

3.2(1/8)

3.2(1/8)

电极尺寸

0.25(0.010)

7.9(5/16)

7.9(5/16)

电极接触面

0.25(0.010)

2.4(5/32)

2.4(5/32)

螺纹数(最小)

2

2

螺纹/英寸(最大)

20

20

中心到中心尺寸

公差mm ( in )

[单对仅38.1~39.7(1SJ/Z 9133—87 通信线路保护器Protectors for communications circuits~1SJ/Z 9133—87 通信线路保护器Protectors for communications circuits)]

防腐蚀

    [概述]

5.1  应采用上法琅、电镀、涂敷或其它等效的方法保护钢铁零件不受腐蚀。

5.2 5.1条的要求适用于钢片或铸铁制造的所有外壳、所有弹簧以及可决定适当机械操

作的其它零件。5.1条不适用于小零件,象垫圈、螺钉、插销等等,只要这类未保护零

件失效不会导致危险情况或损坏保护器的工作。如果必要的话,经适当的抛光和处理之

后,不锈钢零件不要求另加保护。支承面所用的材料不应由于腐蚀而粘合。

5.3  金属不能用在结合部位上,以防引起对机壳或外壳有不利影响的电镀作用。

5.4  链铰和其它连接装置应耐腐蚀。

5.5  可采用有色金属机壳和外壳而无需防腐措施。预定室外用的保护器铝盖应给以涂

敷以防盐雾腐蚀。

    [垫圈]

5.6  线路入口孔应具有密封垫圈或类似物以防止水或外部物质注入。应以能接受6.2和

6.3条规定的最大数目的导体来选定密封垫圈的尺寸。

现场导线连接

    [概述]

6.1  保护器应装有连接预定保护的全部线路和电话站导体的接线端子或引线。

    [现场接线端子]

6.2  保护器的线路端子应设计成可端接所用的一种尺寸或多种尺寸的导体。单对或双对

保护器的一个线路端子应能至少端接一根AWG16号导线。如果保护器的构造是使电话

站接线打算端接在线路端接在线路端子上,则该端子应能端接一根AWG 16号并且不少

于一根AWG22号导线。对一个或多个电话站导体的连接安排应不防碍线路导体的恰当


  端接。

6.3  一个单对或双对保护器上应至少一个接地导体(不小于AWG12号线)的连接措

  施。一个三到六对保护器应至少有一个接地导体(不小于AWG10号线)的连接措施。

  预定连接多于六个电话线路的保护器应有一个接地导体(不小于AWG 6号线)的连接

  措施。

6.4  为进行符合6.2条和6.3条的现场接线连接,可利用下列终端配置或等效装置:

    A.导线固定螺母的终端型式(接线柱)。接线柱不小于6号(普通螺钉尺

寸)(3.5mm)。

    B.捆扎导线的有色金属螺钉或接线柱,其尺寸不小于8号(4.2mm),每25mm的

螺纹线不多于36条。

    C  电话型终端——采用一个窄V型开槽把导体固定在一个专用连接线柱上的有色

金属终端板。导线连接要求用专用工具。

    D.绕接终端——要求使用专用工具和终端接线设计的无焊绕接的有色金属终端。

6.5  应防止接线端子转动,而且不应采用在安装时会切断导体的定位螺钉的接触方

式。

6.6  捆扎绕线的螺钉不应穿入非金属材料。

6.7  为绕线螺钉攻丝的端子板可在纹丝孔处冲孔,以使其达到为改入至少两个满螺纹

所需的厚度。具有等效强发的终端}板和螺纹紧固绕线螺钉的其它结构方式也可采用。

    [现场导线连接]

    (贴装式单元)

6.8  贴装式单元的结构方式应使其可容易、快速地在现场进行连接。可以使用单股或

多股导线。应将多股导线的末端焊住以防多股线散开。连接线路终端的导线其最小尺寸应

为AWG18号(0.8mm2),接地线后的最小尺寸应为AWG16号(1.3mm2)。所有引

线均应具有应力消除装置。如果在引线的末端装有端子接线片,除非引线的硬度能使得

当端子的紧固螺母松动时使接线片仍保持在端子上,否则接线片应为封闭环式、钩式或

装有向上翘起的耳状物。应有三个连接端,两个用于单对终端盒的每一个线路端子,

而一个连到接地端子。如果预定与无熔断保护器终端连接的熔断丝导线为小于AWG

20号(0.52mm2)的铜线,则可使用小于AWG18号(0.82mm2)但不小于AWG20号

(0.52mm2)的导线

    [应力消除(引线)]

6.9  现场连接用的每条引线或在安装和正常工作时经受移动或手拉的内部引线都应能

承受44.5N(10P)的力1min而没有明显损坏。

    [现场接线的引线的电缆]

6.10  接线或在电缆中使用的并用在保护器组件未被保护一侧的导线应封装在软金属电

缆或导管中。未用金属或聚合以外套封装导线的热塑性绝缘材料的厚度应为0.76mm

( 0.030in)。电缆外导体的最小厚变应为0.25mm(O.OlOin),此时外套最小厚度应   


为0.76mm(0.030in)。

7.元器件

[概述]

7.1  如果转动或移动位置会导致减小间距则应把未绝缘带电件固定在底座或安装面

上。

7.2  避雷器阱应有防止灰尘或其它影响避雷器正常工作的材料赃污避雷器的保护措

施。

7.3  载流件应为金属、如:银、铜、铜合金或等效物。

[避雷器组件]

7.4  装有保护器或预定现场更换使用的避雷器组件的结构设计应适合于其所配用的保

护器的底座。见23章。

    [电气绝缘材料]

7.5  安装载流件的材料应为瓷质、酚醛质、冷压制品或等效材料。

7.6  如果已证实聚合材料与7.5条所指的材料相等效,则该聚合材料也可用作未绝缘带

电件的单支撑物。

7.7  埋头密封零件应用防水绝缘化合物覆盖,绝缘化合物在高于组件最高正常工作温

度l5℃并至少为65℃时不熔化。

间距

8.1  保护器在未绝缘带电件与不带电金属件之间,以及极性相反的未绝缘带电件之间

应具有可靠的维持间距。这些间距应不小于表8.1中的数值。

    表8.1最小间距

 

    最小间距

 

    mm( in)

 

    应用位置

 

 

    通过空气

 

    通过表面

    外壳壳体

 

    .

    浇铸金属外壳

 6.4(1/4)

6.4( 1/4)

    板状金属外壳

12.7(1/2)

12.7( 1/2)

    绝缘接线端子

    有挡板

3.2(1/8)

6.4( 1/4)

    无挡板

6.4(I/4)

6.4(1/4)

    钢性固定组件

1.6(1/16)

1.6( 1/16)

    其它零部件

1.6(1/16)

注a.在间距不足的部位所用的硬化纸板,涂漆层.云姆,酚醛制品或类似材料的绝缘套管或挡板的厚度应不小于0.71mm (2.28in);但厚度不小千O.33mm( 0.013in)的套管和挡板可以与不小于所要求的空气间距一半的间距一起使用。套管应放在不受飞弧有害作用的地方。如果能适用于具体应用,也可使厚度小于所规定厚度的绝缘材科。


熔断器

9.1  如果专用熔断器要与保护器联用,则这样的熔断器应与保护器一起提供且不能以

普通灯用和电源电路用的标准管壳熔断器来替换。

9.2  如果准备采用标准管壳熔断器,则此熔断器不必与保护器一起提供。

9.3  如果准备采用仪器熔断器,则此熔断器应安放在避雷器的装置边缘,串联在避雷

器线路和设备终端巾。

第三部分  特  性

10  概述

    [试验样品]

10.1  除非另有规定,用能完全代表产品的样品单元进行下列每一项试验:

10.2  应用下列样品进行试验

     单对保护器浆置

A. 室内用的无熔断 

 保护器--65个样品

    B. 室外用的无熔断

    保护器--65个样品

    C. 室内用的熔断

    保护器--55个样品

    D. 室外用的熔断

    保护器--55个样品    .

    E. 保护器装置盖子--25个样品

    F. 密封垫片——12个样品

    多对保护器装置

    G. 带有避雷器的完整

    装置组件--5个样品

    现场更换组件

    H. 贴装式单元---65个样品

    I. 螺栓拧入式更换

    避雷器组件--从四个制造厂抽取样品,每个厂抽125个避雷器和25个保护器装

置。

    例外:如果提供的避雷器打算仅用在提供者的保护器中,则可不必按第1项从其它

制造厂抽取附加的25个保护装置。

11 线熔断器

 [载流容量]

 


11.1  线熔断器应能承载其额定电流。见11.2~11.8条。

    [温度试验]

11.2  当线熔断器连续承载额定电流时,线熔断器外部温升不应超过70℃(126℉)。

11 .2A  在试验熔断器时,熔断器盒固定安装面的温升不应超过65℃(117℉)。

11.3  本试验可以用任何适宜电压的60Hz交流试验线路。如果能为每个熔断器装一个

并联开关或等效装置使得当任何一个熔断器开路时,使试验电路能重新建立,则可把两

个或更多个熔断器串联起来。

11.4  每个熔断器都应用预定的方法,用预定类型的熔断器座支撑住。每个熔断器座都

应水平或者垂直(根据制造厂的规定)固定安装在非导电材料的台子或试验板上,其布

置安排应使得试验时每个熔断器在试验板上方保持水平位置。

11.5  两个或多个熔断器串联进行试验时,熔断器座的放置应固定住,使任何两个被试

熔断器闾的间距不小于152mm( 6in)。并且这些熔断器不能重叠放置几个熔断器座和

安培计,用0.6m( 2ft)长的AWG8号橡胶绝缘或热塑性绝缘材料导线相互连接并与供

电电源连接,但与供电电源连接的导线应不短于1.2m( 4ft)。

11.6  利用钠硅化合物或等效材料把热电偶固定在试验样品上测定熔断器外壳的温度。

11.7  只要试验期间环境温度变化不超过5℃(9℉),则试验可在18~32℃(64~

90℉)范围内的任何环境温度下进行。试验连续进行直到每个熔断器都达到恒定温

度。每隔5min读一次连续三次温度相对f环境温度不再增加时就认为熔断器温度已经

恒定。

11.8  对每个额定值取六个样品进行试验,若每个额定值的六个样品至少其中五个样品

符合这些要求,就认为样品符合要求。

   [过负荷试验]

11.9  当载流量为其额定电电流的150%时,线熔断器应在5min内断开。

11.10 对每个额定值取六个样品进行试验,若每个额定值的六个样品至少其中五个样

品符合11.9条的要求并且六个样品的平均断开时间不超过5min就认为结果是合格的。

11.11  按11.4和11.5条所述进行此项试验。各个熔断器不带外壳进行试验,试验从室

温开始,试验可在18~32℃(64~90℉)范围内的任何环境温度下进行,只要试验期

间环境温度变化不超过5℃(9℉)。

    [短路试验]

11.12  当用具有对称有效值短路载流容量为10 000A、电压6OOV、60Hz的电路按11.4

~11.22条进行试验时,熔断器应断开电路而不引燃围着管壳及盖着排气孔的细纱布。

11.13  对每个额定值取六个样品一次一个的进行试验,每个额定值的六个样品若至少

其中五个样品符合这些要求,则试验结果合格。

11.14 如果排气孔位对管子侧壁,用三个样品排气孔向下,用三个样品排气孔向上进

行试验,应将熔断器在每种情况下水平或垂直固定住(按制造厂规定)。对于排气孔向

上的试验,纱布应放在管子顶部并且两头应卷在管子和底座之间。对排气孔向下的试验,


纱布应放在底座和管子之间,并且两头应提起来盖住管子的顶部。绝不能在管子和底座

之间放大量纱布,以免引起堵塞。

11.15  在测定熔断器是否符合11.12条的要求时,供电电源应为开路电压规定电压范围

5%以内的交流系统。

11.16 当用一个宽50.8mm( 2in),厚6.4mm( 1/4in)的铜条连接熔断器座端子而使

系统短路时,供电电源和试验电路应有足够的容量,以提供10 000A的对称有效值。供

电电源和试验电路在此条件下能否有提供10 000A电流的能力可使用按此电流精确标定

的电路断路装置跳闸来测定,也可用示波器或合适的仪表设备测定。

11.17 与试验电路相连的设备包括有一个调节电阻、一个合适的开关或若干开关以及一

个能断开10 000A电流的电源电路断路器。

11.18 试验板上应装有一个能容纳被试熔断器座装置。试验板应在熔断器盒端子的安

置使被熔断器保持在试验板上方的水平位置的情况上固定在水平或垂直位置(由制造厂

规定的正常位置)上。

11.19 调节电阻应有一个微小的温度系数。

11.20 应把试验板、电路断路器、调节电阻和开关连接在一起,然后用导电率不小于

500 000圆密耳( 253mm2)的电缆导线把它们连到供电端子上。

11.21试验电路(包括供电电源)应达到当流过100A电流时,其电压降为开路电压的

0.0097~0.010 3倍。

11.22 试验电路应为没有交叉电缆的单环电路并且不含有任何磁性材料(装有试验设

备的建筑物因结构而必须的那些材料除外)。试验电路的任一部分都尽可能不要封装在引

线外壳、钢管或其它金属外壳中。

12  仪器熔断器

    [概述]

12.1  仪器(“寄生电流”)熔断器应符合11.1~11.11条的要求,也应符合12.2条的要

求。

    [短路试验]

12.2  当在600V,60Hz的电路上每次烧断一个熔断器时,这个熔断器应保持完整无

缺,并且切断电路而不泄放出足以将完全围住管壳以及盖住通风孔的纱布点燃的火焰或

熔化金属。如果保护器规定用专用型电源熔断器,试验电路的电流应限制在所用电源熔‘

断器电流额定值的300%。如果保护器规jt用标准的管壳封装式电源熔断器,试验电路

的电流应限制在90A。如果保护器规定不用电源熔断器,试验电路中的电流应限制在

30A。

12.3  为确定熔断器是否符合12.2条的要求,对每个额定值取六个样品进行试验,如果

每个额定值的失效不多于1个就认为试验结果合格。

13  避雷器


    [概述]

13.1  当单对或多对保护器的贴装式单元和避雷器单元装在预定使用的保护器部件中

时,应经受下列试验。

    [击穿电压的测量]

13.2 所有避雷器应在制造厂额定电压的25%范围内击穿。额定值为一种范围时,所有

值应在规定范围内。当经受13.3条所述的放电电压增长试验时,击穿电压决不超过

750V。

13.3 每个避雷器连接在如图13.1所示的线路中。供电电压以大约1OOV/s的速率增

加。用一个合适的仪表监示在每种极性下避雷器两端的电压,并记录每个避雷器的起始

击穿电压。电容器通过一个与避雷器串联的IOΩ的电阻放电,见图13.1。

13.4 为确定受到光线照射的气体管避雷器与光线的关系应将五个样品贮存在完全黑暗

的环境中30天后,五个样品的起始击穿值应符合13.2条的要求。一定要注意当将样品连

接到试验线路中时不要使它们暴露在光线中。

SJ/Z 9133—87 通信线路保护器Protectors for communications circuits

    图13.1击穿电压测量试验

    [冲击电压测量试验]

13.4A  当避雷器分别承受具有正极性和负极性的单脉冲电压作用时,避雷器应在小于

1 000V的电压下击穿。每个脉冲的电压上升速率为100±10Vμs(1)一次保护避雷器,

击穿电压按此上升速率从300V升到l OOOV(2)二次保护避雷器,击穿电压按此速率从

600V升到1 500V。

    例外:仅用于二次保护避雷器,在电压小于1 000V时不必击穿,但在电压小于

1 500V时应击穿。

    [有限短路试验]

13.5  无熔断器电话台保护器应能承受因触及电源线而引起的有限短路电流而不损坏保

护器的功能,也无着火危险迹象(见13.10条)。既要对刚接收的样品,也要对已经受

腐蚀试验、加热试验和冷却试验的样品进行本项试验。

13.6  为确定有限短路电流对保护器的影响,每个保护器连接在如图13.2所示的试验线

路中,并且只应有一根导线通过接线盒连接到保护器的线路端子,见图13.2。去除导线

绝缘层使其保持最小,每种试验电流和每个要求的预处理(见13.8和13.9条)用三个保

  


护器进行试验。熔断器的导线由保护器预定要用的最大尺寸的导线组成。本试验用单对

保护器;只有当多对保护器的结构或设计(如底座的形式、避雷器阱之间的间距等等)

不能用单对保护器代表时,才用多对保护器单元进行试验。如果一个保护器含有预用作

熔断导线的辨状集总引出端引线,与被试避雷器相连的引线自由端应连在电源上。采用

多对电缆的保护器应具有熔断导线,此熔断导线连接到一个较大的非熔断导线上,并且

安装在散热片的接头上以使其在试验样品内熔断。接着,把非熔断导线连到电源上。

SJ/Z 9133—87 通信线路保护器Protectors for communications circuits

    注:①由保护器制造厂规定的尺寸

        ②l=350A(对试验2),120A(对试验2).60A(对试验3)

        ③AWG14号=2.l(mm2

    图13.2有限短路电流试验

13.7  室外用的保护器按其预定的使用装上盖子或外壳进行试验。室内用的保护器要拆

去盖子或外壳进行试验,但规定保护器在使用申装有盖子或装在外壳内的情况除外。试

验时,用单层纱布松松地盖在被试件上以便触及避雷器而又避免“熔断器”导线连到终

端上。

13.8  试验电压约500V有效值,试验电流用60、120和350A。每次试验都要记录下断开

线路所需要的时间。

13.9  避雷器在接收条件下,即已经受下列条件的试验之后进行试验。

  A.室温条件下,在含有硫化氢和饱和水蒸汽的混合气体中暴露10d,见16.3和17.3条。

  B.在室温条件下,在含有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和饱和水蒸汽的混合气体中暴露10d,

见16.4和17.4条。

  C.在由20%的食盐溶液产生的盐雾中暴露10d(保护器的外罩复位);见17.6~17.9

条。

  D.加热和冷却50个循环,每个循环为-34.4℃(- 30℉)冷却15min,接着在67.1℃

(150℉)加热15min。

  E.在30±2℃(86±3℉),相对湿度95±5%的潮湿箱中暴露24h,样品在潮湿箱外

 


恢复1h后进行试验。

13.10  在本试验中,着火危险用纱布的点燃或烧焦、或从被试单元放出的火焰或熔融

金属(而不是可熔成分)来表示。 

13.11  按l3.9条进厅处理以硬进行有限短路试验后,在接收条件下测量每个避雷器样

品的击穿电压。经受13.9条的处理后,避雷器可在低于13.2条规定的限定值时击穿,但

不应超过这些限定值。有限短路试验后,避雷器不应在高于它的最大额定击穿电压时击

穿。避雷器短路则合格。贴装式单元可在开路情况下工作(只要是这样设计的)。

    [异常工作试验]

13.12 避雷器应能经受住连续故障电流(如电源碰到电话线路上引起的故障电流)而

在其安装表面无起火或超温危险(如13.18条的规定)。

13.12A对于采用备用空气隙或其它类型的二次保护避雷器,应按13.13条的规定对已

装的一次保护元件以及已变成无效的一次性保护元件进行异常工作试验,该避雷器应符

合13.12条规定的要求。避雷器可短路,而不应出现明显的开路状态。

13.13  装有避雷器的单对无熔断保护器的两个保护器样品应这样连接,每个避雷器同

时承载30A的电流(有效值)持续15min,保护器上盖上单层纱布。本试验所用电路连

线均为AWG6号(13.3mm2)导线。    .

13.14  两对保护器的连接应使每个避雷器用最小48OV(有效值)的电压或足以使避雷

器击穿的峰值电压同时承载15A的电流持续15min。

13.15  为端接三个或更多个电话线路而设计的保护器,六个相邻避雷器的每一个同时

在480V(有效值)的电压下承载1OA的电流持续15min。

13.16 整体装在一个多对保护器组件上的连接电缆保护罩,在屏蔽和保护器接地端子

之间承裁60A的电流15min而无开路,其固定安装面无着火危险或超温迹象(按13.18

条规定)。试验时,将单层纱布盖在0.9m( 3ft)长的电缆上。

13.17 将每个被试保护器安装在垂直软本表面上。在15min结束时用热电偶测软木表

面和保护器单元之间的温度。

13.18对13.12~13.17条的试验,着火危险用纱布的燃烧或烧焦或从被试单元泄放出

的火焰或熔化金属(而不用熔断元件)来指示。试验期间软木固走表面的温升不超过

65℃(117℉)。此试验后再次测量击穿电压,所有避雷器均应在不高于最大额定击穿

电压下击穿。  

   [放电试验]

13.19  避雷器在连续五次承受由2μF电容以每10s间隔为一次馈出的1 000V直流电压

(该电压施加在避雷器一端到地)作用后,在高于它的最大额定电压下不应击穿并应保

持工作(自清除)。

13.20 六个避雷器承受放电后就其是否符合l3.2条击穿电压的要求进行试验。三个避

雷器用相同的极对地进行冲击电压试验,其余部分用相反的极对地进行冲击电压试验。

    [重复放电试验]


13.21  避雷器在承受由充电到10 000VDV的0.001μF电容以每5s放电一次,共500次的

放电(放电电压施加在一端到地作用后,任一避雷器在高于其额定击穿电压时都不能被

击穿,参考图13.3。

SJ/Z 9133—87 通信线路保护器Protectors for communications circuits

    或能使电容器两端充电到10 000V的电压

    图13.3重复放电试验

13.22  为确定避雷器是否符合13.21条,应用六个避雷器进行重复放电试验,然后按照

13.3条测试其击穿电压。这此测试结果应在13.2条给定的范围内,放电试验后,任一避

雷器都不能在高于其最大击穿电压额定值的情况下击穿。三个避雷器应用相同的极对地

进行冲击电压试验而其余的避雷器用反极接地冲击电压进行试验。若避雷器随放电而短

路则避雷器合格。

    [辉光方式的加热试验]

13.23  在连续以“辉光方式”工作期间,电话保护器的样品应无着火危险的迹象,而

且在此试验后,避雷器在高于其最大击穿电压下都不应击穿。

13.24  为检查是否符合13.23条,以大约500V的电压,按次序用0.25A,0.5A、1A和

2A的电流以及刚好低于辉光到弧光的转换电流(如果该电流大于2A)测试样品。其它均

按“异常工作试验”所述的程序进行试验。试验连续进行直到温度达到恒定,但不管怎

样不得少于2h,除非装置采用一种能使温度降至正常工作温度的破坏短路装置。在这种

情况下测出最高温度。本试验用来模拟导通电流或感应电流,例如当电话电缆在极为接

近电源处运行时的感应电流。

18.25  试验期间,安装表面的软木的温升任一时刻均不应超过65℃(117℉)。本试验

后,按13.3条所述测量每个单元的击穿电压,任一避雷器均不得在高于其最大额定击穿

电压的情况下击穿。

18.26  室外用的保护器的盖或外壳匣按预定使用的位置安放进行试验。室内用的保护

器在去除保护器或外壳后进行试验,除非保护器在使用中有专门的盖子或内壳。试验

时,把单层纱布松松地盖在被试样品上。

 


    [寄生电流试验]

13.26A   带有寄生电流热线圈或等效的低电流保护元件的避雷器型保护元件在经受

13.26B~13.26D所述的试验时不应产生着火或电击危险。此外,试验期间,安装面软

木的温升不应超过65℃( 117℉)。试验也连续进行直到达到恒温,但不能少于2h,除

非装置采用一种能使温度降至正常工作温度的破坏短路的措施。

13.26B  对两组样品中的4个装置(共8个样品)进行试验,每一个对应一个试验电流。

每一边试验电流分别为0.25A、0.5A,1A和2A,电压为I20V(交流)。两边同时通过

这些电流。

13.26C  室外用的保护器的盖子或外壳应按预定使用位置安放后进行试验。室内用的保

护器去掉盖子或外壳后进行试验。除非保护器在使用中有专门的盖子或内壳再安装在使

用场所。在进行试验时,把单层纱布松松地盖在被试装置上。

13.26D  在试验完成之后,每个样品应符合下列要求之一:

    A.样品应熔断开路寄生电流元件,使非保护线与通信线路受保护部分分离;

    B.在线路和接地端之间形成永久性短路;或

    C.样品应能承载电流而不发生不能接受的故障条件(按13.26A的规定)。

    例外:只要一次保护在制造厂的额定直流击穿电压范围内击穿,则其它工作模式也

是可接受的。

13.26E   除去试验电压增加到交流600VAC外,采用熔断器元件时避雷器型元件应与采

用热线圈元件经受同样的试验。进行本试验时,断开避雷器接地并且寄生电流应(1)

施加到每个标有端点输入端并通过标有“端点”的输出端引出(2)通过标有“铃”的

保护单元终端侧面返回。

    [排气试验(气体避雷器)]

13.27  气体排气试验进行之后,当按照13.2和13.3条进行击穿电压测量试验和按13.14

A进行冲击电压测量试验时,任何气体避雷器的击穿电压不应超过1 500V。在避雷器的

组件中应体现出这些能力。

13.28  气体避雷器的十个样品用锉刀,钻机或类似方法排气,以避免损坏管子内部零

件。排气试验之后,样品应经受13.2和13.3条的击穿电压测最试验和13.4A条的冲击电

压测量试验。

14  聚合材料的试验

    [概述]

14.1  预定用作载流零件的唯一支承件或用作保护器的盖子的聚合材料应经受下列试

验。可能的话,应用整个保护器作为试验样品。

    [老化试验]

14.2  用作载流零件的唯一支承件的聚合材料当以典型塑料材料样品在恒定为70℃

( 158℉)的循环空气炉中老化7d后,该聚合材料应无变形,水密封盒子的完整性应无

损伤。经受本试验的盖子按预定使用位置安装在保护器上。


14.3  本试验至少用三个典型样品放入高温炉中。7d的老化结束后,取出样品,允许冷

却到室温,然后进行检查。盖子经受本试验后进行淋雨试验,见19章。

    [燃烧试验]

14.4  按14.5~14.9条进行试验时,用作保护器载流零件唯一支承件的塑料材料或封装

带电导线的保护器盖子在经受了第五次的6s火焰试验后,继续燃烧不应超过1min。  每

次火焰施加间隔为5s。试验期间没有颗粒燃烧或滴落,样品也不得全部损耗,材料不应

在试验火焰的区域遭毁坏,以致失去保护功能。三个此种材料的样品经受本试验。要考

虑到把可能影响的元器件或其它零件留在相应位置。

14.5  三个试验样品至少应有两个合格。如果第三个样品不符合14.5~14.9条的要求,

换一新样品在与不合格品完全相同的条件下重新进行火焰试验。如果新样品仍不符合要

求,该种材料不合格。

14.6  采用下列试验设备:

    A.  试验箱——试验箱由一个610×305×305mm(2×1×lft)金属板容器组成,在顶

部沿一个长边开口。试验箱应充满气体,但样品不能受到气流。试验箱应放置在通风柜

中,但为了除烟仅在两次试验之间通风,在进行试验时,关闭鼓风机。

    B.  带有夹持样品的可调夹具的支架。

    C.燃烧器和垫块——试验用的火焰用具有9.5mm(3/8in)标称内径的管子的梯瑞

尔( Tirrill)燃烧器产生。最初空气入口的管长约102mm( 4in)。当在垂直位置时,应

调节燃烧器使火焰总高度为126mm(6in),锥状内部兰色焰心的高度为38mm(1SJ/Z 9133—87 通信线路保护器Protectors for communications circuitsin)。

应使用一个垫块使燃烧器处在与垂直方向成20°角的位置。

    D.秒表或计时器。

    E.空气循环烘箱。

14.7  试验样品在温度为70℃的循环空气烘箱中放置7d。火焰试验前,允许样品冷却到

室温。

14.8  试验样品按预定使用位置安装在试验箱中。试验火焰以与垂直方向成20°度的方

向施加到外壳内的任一部位,因靠近带电件或弧光件、避雷器,或导线该部位判为易点

燃的部位。

14.9  试验火焰施加在三个试验样品中每一个的不同部位。

    [紫外线和水的暴露试验]

14.10  当保护器盖在对其间歇喷水的情况下受紫外线照射720h后,保护器外壳应没有

明显的损坏迹象,如裂纹或破碎,并且外壳样品的抗拉强度和最后拉长不应小于未暴露

样品相应参量的65%。

14.11  取五个样品放在紫外线中照射,紫外线来自垂直电极之间形成的两个封闭碳棒

弧形板,电极直径12.7mm( 1/2in),放置在盛径787mm( 31in),高451mm(17SJ/Z 9133—87 通信线路保护器Protectors for communications circuits

in)的可转动的垂直金属圆筒中心。弧形板工作电流近似为15~17A,弧形板间的电压

近似为120~145VAC弧形板应封装在清洁的PX 9200号耐热玻璃球内。

 

 

 

 

 

 

14.12  圆筒每分钟绕弧形板转动一圈,并应具有一个喷淋系统,以便当圆筒转动时,

按顺序对样品喷水。当装置处于工作状态时,筒内温度应接近60℃。

14.13  除了25.4mm( 1in)的分离标志(对橡胶样品)在样品经受照射试验后再放在

样品上外,用与抗拉强度和拉长试验相同的方法准备五个外壳样品。壳盖样品垂直安装

在紫外线装置中的圆筒内部,样品的宽度面对弧形板,这样使其不与其它样品接触。

14.14  在装置中的每20min工作周期期间,壳盖样品暴露在来自碳棒弧形板的光照中

17min,然后光照淋水3min。试验连续进行直到在紫外线中暴露共612h,并且在紫外

线照射下淋水108h。

14.15  暴露试验后,将壳盖样品从试验装置中拿出,检查是否存形变、裂纹、凹陷和

其它损坏的迹象,并且在经受抗拉强度和拉长试验前,在环境室温和大气压力条件下保

持不少于16h但也不多于96h。为了对比,还未在紫外线和淋水中暴露过的三个壳盖样

品在与暴露过的样品试验的同时经受物理试验。对塑料盖样品来说,准备样品和进行抗

拉强度以及拉长试验的方法应按14.16条的规定,而对橡胶壳盖样品,应按16章的规

定。

    [微小抗拉强度试验]

14.16  对塑料壳盖准备并且按照ASTM  D1708--70《使用微小抗拉试验样品进行塑料

抗拉性能试验》标准中给出的试验程序进行试验。使用带有二个以1.3mm/min(0.05in/

min)速率运动的滑动头的instron试验机。

   [低温跌落试验]

14.17  室外保护器的塑料材料壳盖,在暴露于-40℃的温度中之后从lm高处跌下时不

应有裂纹或其它可能损害保护器工作的损伤。

14.18  为检查是否符合14.17条的要求,三个壳盖在-40℃的温度箱中贮存24h.然后

从箱中拿出壳盖并尽快从1m高处跌落到水泥地上然后对样品上是否有明显的损伤进

行检查。如果发现损伤,应将壳盖重新安装在保护器上,然后带有壳盖的保护器应按19

章所述经受淋雨试验,以检查壳盖是否能保持防止进入足以引起带电件潮湿的水的能

力。

15  橡胶材料的试验

    [抗拉强度和拉长试验]

15.1  橡胶材料的盖子或密封垫圈(或其它零件)的抗拉强度电不小于8.3MPa( 1200

psi)并且最后拉长应不小于300%(25.4~10l.6mm(1~4in))。

15.2  用ASTM D412—75《橡胶拉长性能试验》标准中所述的试验方法和规定类型的

动力机器确定橡胶的抗拉强度和拉长性能。

15.3  机械传动夹具的运动速率为208±25mm/min( 20±lin/min)。

15.4  用符合ASTM D412---75所述的模片C(或模片D)切割样品。

15.5  把哑铃状样品模切成窄条,其尺寸为:长33mm(1.3in),宽6.4mm(0.250

in)(对模片C),3.2mm(0.125in)(对模片D)。有可能时,扩大的未端可为


  25.4mm (lin)宽。

  15.6   应对样品的窄条部位进行磨光,以将表面上不规则部分除去。在用模片切割前磨

  光样品。

  15.7  用电动磨光机(研磨轮子),磨去样品的不规则部分。研磨轮是30~36号砂轮,

  轮子的直径和旋转速度应使轮子有20.3±3.6m/s(4 000士700ft/min)的线速度。试

  验机应具有慢速进切装置,以便通过一次性切割时能移去微小的成分,这样可避免样品

  过热。

  15.8  用水浸湿切割模片的边缘可易于切割样品。盖子放在对模片切割边缘没有损伤的

  光滑柔软的平面上。为此可使用一根皮带或一片小纸板。

  15.9  用分度为O.02mm(0.001in)的微米分度表测最三次样品狭窄部分的厚度,用

  85g重的重物作为负载作用于样品上。通过一个圆形的直径为6.35±0:03mm的扁平接

  触脚施加此负载,接触面的压力为26.2kPa(3.8psi)。在计算抗拉强度的过程中以获

  得的最小值作为样品的厚度。

  15.10 相距25.4mm(lin)的两个基准点标在每个样品的狭窄部分的中央。

  15.11 拉长量用刻度盘或其它装置测量。使用这些装置以不接触样品的方法并能以

  2.5mm( 0.1in)的精度指示拉长量。

  15.12  当哑铃状试验样品在基准标记的外部破裂或如果抗拉强度或拉长结果低于要求

  时,用另外的样品做试验,应考虑最后的试验结果。如果试验样品刚好在基准标志稍外

  处破裂,只要抗拉强度或拉长试验在最低要求值以内,试验结果仍合格。

    [加速的氧气压力老化试验]

15.13  在压力为2.07±0.07MPa( 300±10psi),温度为70±l℃的条件下经受94±

1/2h的氧气作用之后橡胶的盖子或密封垫圈(或类似物)样品的抗拉强度和最后拉长应

不小于没有经过氧化的样品相应性能的60%。

15.14  本试验应采用ASTM D572--73 《加热和氧气压力下的橡胶损伤试验》中规定

的试验装置。

15.15  除了在将样品放入容器之前给样品印上25.4mm(lin)的分离标记之外,其它应

按与抗拉强度和拉长试验所用的同样方法准备三个样品。按ASTM D572—73给出的试

验程序进行试验。

    [臭氧暴露试验]

15.16 按照15.17和15.18条所述,橡胶材料的盖子和垫圈(或类似零件)在温度为

40℃,含臭氧100/105(PPhm)的空气中承受应力和暴露70h后不应有明显的裂纹痕

迹。

15.17 本试验所用的臭氧试验箱应符合ASTM  D1149--64(R70)《橡胶(扁平样

品)在试验箱中的表面臭氧裂解损伤试验》标准中给出的要求。样品盒应符合ASTM

D518--61( R74)《橡胶表面裂解损伤试验》标准中程序B给出的要求。

15.18三个橡胶盖或垫圈(或类似物)样品安装在符合ASTM  D618--67(R74)程序

 


 

B要求的样品盒中,调节臭氧箱使臭氧的浓度为lOOpphm,温度为40℃。当在臭氧箱中

已获得恒定试验条件,并已安装样品在无臭氧空气中保持24h后,样品应在试验箱中放置

70h。暴露试验后,从试验箱中取出样品并用7倍放大率的放大镜检查。

16 室内用保护的腐蚀试验

    [概述]

16.1  预定仅供室内用的保护器和避雷器组件,在经受16.3和16.4条所述的腐蚀气体作

用后,按顺序进行击穿电压测量试验以及13章所述的“有限短路电压试验”,试验完成

之后,保护器和避雷器组件应能以正常方式工作。

16.2  为进行暴露试验,保护器和(或)避雷器按预定工作位置安装并且垂直支承在试

验箱中。暴露试验后,从箱中取出样品,在经受击穿电压测量和有限短路试验前允许样

品干燥最少24h。在暴露试验中保护器不用盖子,除非室内使用时常带盖子。

  [硫化氢]

16.3   九个样品应在室温情况下,在含有约占体积0.1%的硫化氢的饱和水蒸气中暴露

lOd。

16.4   九个样品应在室温情况下,在含有约占体积0.1%的二氧化碳和0.5%的二氧化硫

的饱和水蒸汽中暴露10d。

17室外用保护器的腐蚀试验

    [概述]

17.1  预定在室内使用也在室外使用的保护器和避雷器组件经受17.3~17.9条所述的腐

蚀气体作用后按顺序进行“击穿电压测量试验”以及13章所述的“有限短路试验”试

验后应能以正常方式工作。

17.2  为进行暴露试验,保护器和(或)避雷器按预定使用方式安装并垂宣支承在试验

箱中。暴躇试验后,从箱中取出样品,在经受击穿电压测量和有限短路试验前允许样品

干燥至少24h。所有三个暴露产品均使用保护器盖子。

  [硫化氢]

17.3  九个样品应在室温条件下,在含有约占体积1.0%的硫化氢的饱和水蒸汽中暴露

10d。

   [二氧化硫——二氧化碳]

17.4  九个样品应在室温条件下,在含有约占体积1.O%的二氧化碳和1.0%的二氧化硫

的饱和水蒸汽中暴露lOd。

  [盐雾试验]

17.5  九个样品应在17.6~l7.9所述的盐雾试验中暴露lOd。

17.6  盐雾试验装置由盐雾箱、盐溶液容器,适当的压缩空气供气源,为产生盐雾而按

照ASTM Bl17--73,ANSI  Z118.1--1974 《盐雾试验》标准制造的盐雾扩散塔、样品


支架,加热箱子的装置和必要控制装置。

11.7  产生盐雾的盐雾扩散塔应放在箱子的中间并应提供117~131kPa(17---19psi)

气压下的潮湿气体以便将盐溶液以雾状吸入箱体内部。

17.8  盐溶液由重量百分比为20%的普通盐(氯化钠)和蒸馏水构成,混合溶液的PH

值在6.7和7.2之间,温度35℃(95℉)时的比重为1.126到1.157。整个试验过程中,箱内的温度应保持在35+1 -2℃(95+2 -3℉)。

17.9  在箱子的顶板或盖子上聚积的溶液水滴要防止滴在样品上。滴落在样品上的溶液

不得再循环使用而是应在设备的底部放置一个泄水管排出样品上的溶液。

18  冲撞试验

18.1  保护器应能承受使用使用中会发生的碰撞和振动引起的冲撞而没有任何零件松动和位移会损坏其连续正常工作。

18.2   保护器应按其预定使用的位置安装在四角固定的1.8×1.2m(6×4ft),19.1m

m( 4/3in)厚的胶合板中心。用—个重0.54kg( 1.18p),直径50.8mm(2in)的钢

球或者通过一个挂于775mm( 2.54ft)高处产生的摆弧或从775mm(2.54ft)的高度跌

落,对这个板的反面的中心施加能最为4.08J(焦耳)(3fp)的冲撞,此值取决于设备

的安装,见图18.1。

SJ/Z 9133—87 通信线路保护器Protectors for communications circuits

19  淋雨试验

19.1  预定室外用的保护器应在经受淋雨试验后电气零件不潮湿。盖子按预定要求安

装。

19.2  淋雨试验装置由安装在如图19.1所示的供水管支架上的三个喷头组成,喷头构造

应如图19.2所示。对所有试验每个喷头上的水压应保护在34kPa(5psi).中心喷头与被

 

 

 

 

试产品间的距离约1.5m( 5ft)。被试产品应放在三个喷头的焦平面上。在这个盘誊阳

这种条件下,当被试样品按正常使用位置安装在垂直面上时,会有最大量的水喷淋住产

品上。喷头的方向与放试产品或最靠近载流件的开孔的垂直方向成45°角。整个淋雨试

验将持续lh。用两个样品进行本试验。

SJ/Z 9133—87 通信线路保护器Protectors for communications circuits

 

项目

mm

in

A

B

710

1400

28

55

C

55

2SJ/Z 9133—87 通信线路保护器Protectors for communications circuits

D

E

230

75

9

3

 

图19.1  淋雨试验喷头管

 


SJ/Z 9133—87 通信线路保护器Protectors for communications circuits

项目

mm

in

项目

mm

in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31.0

11.0

14.0

14.68

14.73

0.40

c

1.52

5.0

18.3

3.97

6.35

2.38

1.7/32

7/16

9/16

.578

.580

1/64

c

.06

9号b

23/32

5/32

1/4

3/32

N

P

 

Q

R

S

T

U

V

W

0.80

14.61

14.63

11.51

11.53

6.35

0.80

2.79

2.49

16.0

1.52

1/32

.575

.576

.453

.454

1/4

1/32

(35号)b

(35号)b

5/8

0.06

注:a.可使用UL试验的成形淋雨试验喷头。

    b.ANSI B94.11规定的钻头尺寸。

    c.任选——用作扳手夹具.

    图19.2淋雨喷头


19.8  淋雨试验之后,应仔细擦净每个样品外部的水,拆除壳盖并目测检查是否有水进

入和浸湿载流零件。

20  跌落试验

20.1避雷器或贴装式组件应能经受得住20.2条规定的跌落试验而不产生防碍其安装或

其它破坏其保护功能的损坏,并且应符合13.2条的要求。如果避雷器跌落后目测检查有

明显损伤,那么就不必进行工作。如果损伤不明显,样品应符合13.2条或能设置短路条

件。

20.2  十二个避雷器组件的每一个都必须升到2.4m(8ft)的高度并一次跌落到水泥地

板上。如果目测检查没有发现损伤,样品应安装在任何一个预定用的保护器的底座上并

检查其击穿电压。

21 壳盖更换试验

21.1  预设计以按相配合方式安装壳盖的保护器应能承受50个周期的移动和更换而无任

何不利的影响。

21.2  保护器按预定使用情况安装,而且按制造厂的建议移去或更换壳盖。

22  更换避雷器的安装试验

22.1  预定给保护器单元中现场替换使用的拧入式避雷器应设计成与预定安装其内的保

护器单元中的阱相容并且它们的安装不应导致损伤避雷器或保护器探管。

22.2  为了确定其相容性,十个避雷器组件的每一个都应装在保护器单元的一个阱上,

而另外十个避雷器的每一个以拧紧板手上有一个2.8N·m(25P·in)的最大转矩安装在

预定使用的相反阱上。安装之后的每个产品应经受13章所述的“击穿电压测量”并应符

合要求。

23  贴装式组件的安装

23.1  预定在现场更换使用的贴装式装置应设计成在每个使用该贴装式组件的保护器单

元内的安装,既不损坏贴装式装置也不损坏保护器单元,若壳盖上装有保护器单元,用

贴装式装置不应防碍该盖子的正常更换。

23.2  在现场安装保护器单元(通常是带盖的)中预定补充碳棒缝隙避雷器的贴装式装

置应能用正常的方法安装在保护器单元中而没有过分的弯曲或损坏连接引线、妨碍更换

盖子或者在带盖的情况下没有过大的压力施加于贴装式装置或引线上。

23.3  为确定贴装式组件是否与保护器单元相容,用三个样品安装在预定使用的每个保

护器单元上,然后目测检查贴装式装置或保护器盒有无损伤。

23A  介质耐压试验

23A.1  保护器应承受lmin电压而不击穿,电压频率为40~70Hz的基本正弦交流电压或

直流电压,电压加在(1)带电件和外壳之间,(2)带电件和外露非带电金属件之间,

(3)不同电位或不同频率工作线路内带电件之间。试验电压(亦见23A.2条):


    A.对一个电压等于或小于30VAC有效值(直流或峰值42.4V)到500V(若用直流

电压707V)的电路。

    B.对一个电压在31~250VAC有效值的到l000V(若用直流电压为1414V)的电路。

    C.对一个电压高于250V交流有效值到1 000V的电路加上两倍的避雷器元件击穿

电压范围最大额定值(若用直流电压为1414加上两倍的最大额定值)。

23A.2  对于符合23A.1条(3)项电位处(以线路的最高电压为准)施加23A.1条A、

B和C项规定的电压可用值进行试验。施加试验电压前断开线路之间的电气连接。 

23A.3 23A.1条(2)项中所指的外露非带电件为非载流金属件,它们很可能变为导电

金属件,且从外部机壳中可触及到。

23A.4  为保持规定的电压,可从任何具有足够能量的适当电源得到试验电压。监视试验

设备的输出电压。从零开始,以约为200V/min的速率增加电压,直到达到要求的试验

2值并保持此值1min。

23A.5  如果保护器盒或底座是聚合材料或非金属材料制造的,要将避雷器从盒中或保

护器底座上移开。盒子和底座包在铝片中而铝片与所有的带电件分开,然后在铝片与带

电件之间施加电压。

24  标志牌粘接试验

    [概述]

24.1  为了确定用粘合剂固定标志牌是否合格,采用典型样品经受24.3~V24.5条所述的

试验。在每次试验中,把三个标志牌样品粘到与预定使用相同的试验面上。试验前,标

志牌与试验面粘接时间不少于24h。

24.2  立即从每个试验媒介移开标志牌并在室温情况下暴露24h后,从每个试验媒介上

移开标志牌,如果达到以下几点则可认为标志牌符合要求。

    A.每个样品显示出良好的粘接且没有卷边;

    B.标志牌应耐磨损或揭掉,用一个2mm( 5/64in)厚的扁平金属刮刀在试验面板

上刮削,以证实是否符合要求,试验时刮刀与试验面板成直角并且试验中向下施加一个

8.9N(2p)的力;

    C. 印刷字迹清楚,且用拇指或指头进行压擦应无磨损。

    [高温老化]

24.3  试验时,用三个标志牌标品放在87℃的高温箱中保持240h。

    [浸泡]

24.4  三个标志牌样品应在温度为23°±2℃的水中浸泡18h。

    [接收]

24.5  三个标志牌样品应在刚接收条件下进行试验。

    第四部分  制造和生产试验

25  概述


 25.1  为在生产过程中保证这些要求的一致性,制造厂应提供必要的生产控制,检查和

试验。方案应至少包含下列试验。

26  击穿电压试验

26.1  应用与13.2条规定等效的电路对采用额定值的气体管避雷器的击穿电压进行测

量,以确定击穿电压是否在规定范围内。如果击穿电压不在规定范围内,整个生产批报

废。对一个给定的生产批,样本大小和接收/拒收标准按Mil Spec 105,用检查水平Ⅱ

和1.O的AQL来确定。

    第五部分  标  志

27  概述

27.1  保护器底座上应有标志,当移去保护器的外壳后进行安装该标志应清楚可见。标

志有制造厂的名称或专用标记或商标和分类号或类似号码。标志上同样应有生产日期或

产品代号。

27.2  当熔断器被插入熔断器盒内使用时,应有清楚标记;制造厂的名称或商标和额定

电流值的标志。

27.3  应清楚地标出保护器的端子以指明合适的连接位置,如果保护器没有电源熔断器

或仪器熔断器,则仅需标记接地端子。    .

27.4  预定为一般用途的气体管贴装式装置和更换用气体管或碳棒缝隙避雷器应标有击

穿电压范围或一个醒目的色码标记。电压范围可标在产品运输包装箱上,色码要求标在

单元上,仅供保护器单元专用的贴装式装置要求在单元或包装箱上另作标记,要有生产

厂名和预定要用于其配用的保护器型号。

27.5  适用于室外用的保护器应标有“室外用”“室内或室外用”或类似标记。这种标

志可标在盖子上。

27.6  如果制造厂在不止一家的工厂生产保护器、熔断器,则每个成品上应有醒目的标

志以便于辨认该产品的生产厂。

27.7  压敏材料标牌应符合标志牌粘接要求,见24章。

22.8  保护器单元应标有“小心”字样并且注明下列内容或类似内容:“电击危险——

没有安装避雷器组件的保护器不得使用。”也可在安装文献中提供这一信息。

 

791 国家标准下载

下载说明:
1.请先分享,再下载
2.直接单击下载地址,不要使用“目标另存为”
3.压缩文件请先解压
4.PDF文件,请用PDF专用软件打开查看
5.如果资料不能下载,请联系本站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大名:
联络: QQ 或者 邮箱
内容:不能超过250字,需审核,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验证码: 0571